小语教师验证| 初语教师验证|扬州教师验证|快速获积分| 宣传获积分 微信宣传得积分| 积分换VIP |积分来源
唐老师网站
唐老师网站提供免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资源库服务。有希望合作者,请联系我们。 合作内容:1.资源共同开发、宣传、使用。2.网络与语文教学结合技术支持。3.宣传推荐学校、机构、个人及产品。4.为本站用户提供免费产品或服务。5.其他合作内容。

TOP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实录
2009-09-14 12:15:06 来源:唐老师网站 作者: 【 】 浏览:7946次 吐槽:0
最近浏览过的会员: (查看更多)

一、导入
师: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佳人团聚呢?
生(齐答):不是。
师:你能举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吗?
生1: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
生2: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生3: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
生4: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
……
师:对!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
二、品读欣赏
(一)配乐诵读三首诗词。
(放录音,学生听,教师巡视)
师:这三首诗中,哪一首让你听后最有回味。
生:《水调歌头》
生:《我的思念是圆的》
生:《十五夜望月》
师:我听到这三首诗词,大家都喜欢。相比较来说,喜欢《水调歌头》的同学较多些,那我们这一节课就先去看看苏轼的这首词——《水调歌头》。
(二)品读《水调歌头》
1、配乐诵读《水调歌头》
(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感知)
2、师生活动,感知词中意境。
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1:诗人在月光下端着酒杯,昂头质问上天。
生2:诗人踏风而行,准备去天上的宫阙看看。
生3: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随风而动。
生4:明月当空,诗人躺在床上,望着低低的窗子,辗转反侧,睡不着。
……
师:很好!大家捕捉的画面很合词意。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幅画面。请大家看看,并试用词中的一句来概括画面的内容。
(投影九幅画面,学生观看)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让我们随着这几幅画面再次把这首词齐读一遍。
(学生诵读,教师移动、变化画面)
3、品析《水调歌头》
师: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当时诗人苏轼已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又与其弟子由分别六七年未见,心情抑郁不欢。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
师:结合注释、画面,小组讨论:
①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
②体会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小组讨论,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1)全班合作交流,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
师:在讨论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请你指出来,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生1:我们小组对“把酒问青天”中的“把酒”含义不是很清楚。
生2:我们小组认为是:端起酒杯。
生3:“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什么含义?
生4:“归去”的含义是:回到天上去。
生5:“高处不胜寒”中的“不胜”是什么含义?
生6:“不胜”的含义是:经不住,承担不了。
生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含义是什么?
生8:“弄”是“玩弄、欣赏”的含义,“何似”是“哪像是,怎比得上”的含义。这句话的意识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师:好!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我们已把课文的含义疏通了。现在,我们就结合词意,跟着录音,大声把课文齐读一遍。
(放录音,学生齐读,教师巡视)
(2)全班合作交流,体会诗人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师:请同学把你们小组讨论的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说给大家听听。
生1:因为政治失意,家人分离,诗人内心有一种想超脱世俗的念头,词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即: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生2:我们小组认为,诗人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家人相别,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但诗人更喜欢人间的生活。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即: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3:我们小组认为,诗人在下阕中,把个人的忧怨全都怪罪在了中秋之夜的圆月上,说它“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诗人心情较低落。
生4:我们小组有补充意见,在下阕的开头,诗人的心情是有些低沉,但诗人在感知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诗人在体会人无完人之时,顿生感悟,以理遣情,最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迈之语。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大家都能抓住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师:我们就把自己当作诗人苏轼,跟着录音再一次把该词一起诵读一遍,体会诗词魅力所在。
(放录音,学生齐读)
师:我们就以《明月几时有》的歌曲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跟着唱。
三、作业:
(一)诵读,体会
(二)对照,体会另外两首诗词的含义及作者情感。
(三)拓展:搜集有关咏月的名言名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139
Tags:《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实录 分享网友:libaiyu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吐槽】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实录 下一篇   《七律   长征》课..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图片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贡献者排行榜(感谢“唐老师们”)

您正在浏览:《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实录 需要更多请站内搜索,还是没有请免费向我们索取。
部编版统编语文*********您正浏览唐老师网站资源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版权申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2009 - 2013 520yuwe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5032846-1号
站长:唐桂荣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