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师验证| 初语教师验证|扬州教师验证|快速获积分| 宣传获积分 微信宣传得积分| 积分换VIP |积分来源
唐老师网站
唐老师网站提供免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资源库服务。有希望合作者,请联系我们。 合作内容:1.资源共同开发、宣传、使用。2.网络与语文教学结合技术支持。3.宣传推荐学校、机构、个人及产品。4.为本站用户提供免费产品或服务。5.其他合作内容。

TOP

谈谈父母与孩子应当怎样相处
2014-04-29 08:46:37 来源:唐老师网站 作者:方巷学校 【 】 浏览:537次 吐槽:0
最近浏览过的会员: (查看更多)

" 一、成人和孩子为什么不好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来说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特别是父母和孩子。天天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很少有父母会说孩子我爱你,孩子也很少说爸爸妈妈我爱你。父母与孩子不直接用言语表达爱,当然也更少用其他的方式表达爱。加上中国父母很吝惜表扬,而且成人和孩子想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和孩子沟通,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对亲子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父母应该怎样改善亲子关系 1.更新观念。无论是“独立意识”与“权威意识”的矛盾,还是代际差异,还是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都与父母的观念有关。不更新观念,不能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和子女沟通,就不可能有科学、适当的沟通。所以,父母一定要更新观念,正确审视自己的意识、期望,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过程,正确认识子女社会化过程的现况。在此基础上,寻找科学沟通的契机,进行科学的沟通。 2.重视情境。行为学认为,父母对于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境传播方式,即通过肢体。而不是通过语言。所以为人父母首先是有正气、有理想、有真善美的信念,不管社会怎么变化,都要确信真善美是主流。其次是要有实干的精神,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干融入社会中作出自己应该做能够做的事业。再次是对物质不要过于追求。当今社会物质条件在不断地改善。各自都有自己的物质追求目标,但不能脱离实际经济能力,片面地去追求不实际不适用的物质享受。用最低的物质生活,开启最丰富的心灵世界,潜移默化中引导子女,亲子间就可以海阔天空了。特别是对于在社会化过程出现问题的子女,通过情境和子女沟通更为重要。如果父母整天陷入麻将桌上、歌舞厅里,他们给儿女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印象。 3.耐心真诚。父母与儿女之间是血缘亲情关系,但在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关系应象朋友、同事一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老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做父母的就要不断“充电”,既要教育子女,也要向子女学习,平等、耐心、真诚地与子女沟通。亲子沟通过程不能是有意识的教育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拉家常,通过拉家常融汇亲情。许多做父母的离开工作岗位或年龄大了以后,对新知识不够了解,特别是不了解子女关心喜爱的事物,这样,就少了拉家常的话题。如果在与子女们交谈中过于表现自己,一般是表现自己过去的艰辛,只能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与子女沟通的正确方法,一是要放下架子,不要居高临下,在沟通时要注意谈话的内容,以增进感情,对于家中的琐事尽量从侧面点到为止,不必探究追问;二是学习新知识,最好保持一颗童心;三是要有耐心,当沟通阻塞时,既不能感到伤自尊,也不要认为是子女对自己不尊重;四是要真诚,如果自己有错误,适当地对错误进行剖析、反思,会体现做长辈的修养与真诚,而拉近与子女的心理距离。 4.尊重子女。作为父母应宏观地对待子女,对子女们非原则性的吵闹,不要“随便掺和”。一旦子女有“独立”能力,就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少管他们。如果子女的学习、生活发生了问题而必须介入时,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沟通。一般不要用教育的形式,不要就具体问题细究原因,而应该从宏观角度,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尽量限于引导,调动子女的积极因素,千万不要说教。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尽可能增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且父母在儿童早期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开。此外,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检查以往的亲子交往是否正常,坚持那些有助于亲子交往的活动,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改善家庭的气氛,并制定相应的家庭计划。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另外,还可以举办适当的团体活动,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哪些行为属于娇惯孩子,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行为,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算达标。 现在,一个家庭里就一个孩子,因此,父母长辈们对孩子更是疼爱有加。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对孩子如下的几种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把宽容演变成纵容。 1.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达标做法: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2.顺手牵羊 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达标做法: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在超市,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地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也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因为前不久刚刚买了一套芭比娃娃。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它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讨厌。 4.天女散花 临睡前,6岁的孩子脱下衣服,随手扔到桌上、凳子上,甚至一只袖子耷拉到地上。达标做法:对孩子说:“穿好睡衣,然后把你的衣服叠好。在幼儿园午睡前,老师不是要求你们都把自己的衣服叠整齐吗?老师还告诉妈妈,你做得非常好,有时还帮助小朋友呢。妈妈知道你是个很讲秩序的孩子。来,妈妈看着表,你准保能在3分钟之内完成,马上开始吧。”说这些话时,不必高声,但一定要柔中带刚。孩子喜欢听好话,妈妈对其好行为的强调,恰是对他的正面激励,在反复的督促中,孩子能逐渐学会自理,并懂得承担责任。 5.我要一次玩个够 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间,9岁的孩子却坐在电脑前不动。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宽容度:“好吧,再给你5分钟,把这局玩完,如果还不结束,明天也不允许你玩了。”电脑游戏容易使人上瘾,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规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比如一天一次,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并严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过服从外在的约束力,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另外,在规定时间的前5-10分钟,父母可提醒一次,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为准时离开电脑提供可能。 6.用谎言掩盖事实 8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的家里的猫干的。达标做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 6、7岁以上的孩子明知说谎不对,却为了逃避惩罚而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致他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7.该睡不睡 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毛绒玩具摊到床上。达标做法:指指墙上的卡通挂钟,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去幼儿园不迟到。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他们永远没玩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
四、怎样让孩子们懂得感恩 前些日子一个同事我时告诉我,一位家长不小心割伤了手,可孩子漠不关心,让家长觉得心寒,认为孩子不懂得感恩,不会照顾家人。这位家长想知道,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实际上,感恩是一个极高的意识形态,它不同于回报。回报是因为你爱我,所以我也爱你,是交换式的给予。可感恩不同,处在感恩中的人会感激世界,感激生命,这样的心态建立在成熟的生命状态之上。想让孩子拥有感恩的生命状态,需要让这个生命从0岁起,向着这个方向成长,其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所以,家长割伤了手,孩子看似漠不关心,并不代表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让他懂得关爱,因此孩子不具备关爱父母的状态。 从成人身上,能探究到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我们发现,越成熟的成人,越懂得感恩,懂得爱别人,而越不成熟的成人,越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生命能否走向成熟,走向爱和感恩,和他小时候是否得到爱有很大的关系。正常的孩子在小时候都不会主动照顾妈妈,这里我们要把照顾、讨好和爱区分开,讨好是为了改变生存状态。一次一个孩子在飞机上尿了裤子,下飞机后被妈妈发现了,结果被数落了一路。那个孩子极力想方设法地讨好妈妈,这是一种被掌控的心态,而不是爱。如果孩子习惯于讨好父母,那么内疚感会一直陪伴着他长大。于爱来说,人的生命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到6岁,儿童将双臂打开,毫无保留地向妈妈索要爱。这个阶段不能奢求孩子去爱你,除非你给他的爱质量很高,他会模仿你的模式去回馈别人。比如在幼儿园,孩子一哭老师便抚摸着他的后背说:“会好的,会好的,老师爱你。”孩子浸泡在老师爱的模式中,于是他也学会了爱别人,这就是模仿之爱。如果孩子不懂得用爱的模式去对待别人,那一定是孩子没从成人那儿学习到。第二个阶段从7岁开始,儿童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爱,需要成长,必须把全部的激情和精力用于自我的成长中。如果孩子能按照正常的轨迹成长,7岁实际上是一个由内往外发展的年龄开端。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发现跟别人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我需要爱”,而是爱的流动——我爱你,你爱我,我能与你有情感的流动,这需要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里,孩子会特别在意和父母的关系,大量地需要父母的关心。以这样的模式度过六年后,孩子开始把注意力从父母那里转移开,从自我和与父母的关系中走出来,开始关注父母,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开始实施爱。从13岁到20岁,爱的实施像桥梁一样,让孩子走向社会。这个阶段孩子会爱很多人,上电梯主动开门,父母难过时会抚慰父母,体现出爱的高尚品质。小时候没有受到压抑,得到爱的孩子,在青春期不会破坏性地逆反,而是懂得体贴关怀父母了。 因此,儿童早期对爱的索取,是为了爱的流动,为了通过爱与人连结,这不是教育,不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生命能量的连结。一旦连结后,爱就像空气一样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起来。孩子年幼时与妈妈的关系就是情感能量的流动,流动实际上是走向了生命深处,领会彼此是相爱的。连结之中,爱形成了场域,将孩子包裹其中,感受爱。连结是生命获取爱的本质方式,但当今有两个普遍的现象,一是有成人在的场合,孩子总不自在,习惯避开成人,这种普遍性说明在孩子眼里成人不友善。第二个现象是,孩子不跟人连结,不习惯跟人对视,而儿童天然就有跟人连结的本能,需要用眼睛看着别人,让爱在眼睛之间传递。这说明,孩子没有从跟成人的连结中获得爱,反而因为受到伤害而不再和人连结。这两个现象都指向爱的教育的缺失。 爱的教育表现在点点滴滴。首先,我们不能按照大人的要求来要求儿童,必须了解儿童,了解儿童在每个阶段爱的成长方式,这样才知道孩子的做法是合理的,而不再对孩子不耐烦,指责孩子。儿童和成人是两极,小朋友玩捉迷藏,每次都藏在门背后,让你反复地在同一个地方找到他,每一次被找到都会快乐地大笑。儿童热爱这个游戏,因为他还不知道妈妈就在门外面,要通过反复地确定,确定妈妈在那里,妈妈的爱也永恒地存在着,这是成长必需的东西。儿童在生命的头七年主要发展情绪和感觉,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情绪,调节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到来时,不能用思维告诉他怎么做,而要在爱中让孩子的情绪流淌起来。获得爱的孩子没有逆反心理,自然就会关心别人,因为他的生活环境告诉他,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别人。这就是孩子从爱中获得的,无爱的教育无法让孩子抵达这样的状态,而这样的孩子才有可能做到感恩。[出处:网络]"
27
Tags:现况 奢求 撒泼 顺手牵羊 细究 分享网友: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吐槽】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赏识教育的一个范例 下一篇谈话方式影响婴儿智力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图片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贡献者排行榜(感谢“唐老师们”)

您正在浏览:谈谈父母与孩子应当怎样相处 需要更多请站内搜索,还是没有请免费向我们索取。
唐老师网站**********************一线语文教师互动分享***************部编版统编语文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版权申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Copyright © 2009 - 2013 520yuwe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5032846-1号
站长:唐桂荣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062号

本站与www.yz110.com同为“唐老师网站”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