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6年第6期

总是劳动在追逐资本

作者:周 立

字体: 【


  更多的挑夫则在行进过程中,对游客挡道颇不耐烦:“哎,让让,让让嘞!”这是文明点儿的。“靠边,靠边,靠边!Wunipi(当地骂人土语),听不到咯?”这是颇不耐烦的。
  由于大多数挑夫并没有好心情或者好气力回答游客太多的相同、无聊以至无理的询问,我碰了壁,加上观察到挑夫不太良好的心情状况后,就选择了多观察,而不是主动询问了。
  但我还是碰上了好脾气的挑夫。有一位挑夫,约50岁,一路走,一路还哼几句号子,或与游客打趣一两句:“我前边挂小鸡儿,后边挂小鸭儿……”。然后哼哼几句地方戏,为自己和上下的同伴助兴打气。
  有一位刚当了一两个月挑夫的小伙子,愿意对我多说两句:“我才开始干,一开始真是吃不消的,好长时间吃不消。现在我一次才能挑一百四五十斤,好多人可以挑二百斤呢!”
  一位挑夫在我下山时,向我兜售了他担子里的黄瓜:“嫩着呢!我自家种的,两块钱一根。”因山上通常要价三块钱一根,他要价并不高。我见他挑得辛苦,自己也早有打算在这种环境下,试验一下自己对黄瓜需求的效用程度。就掏出两个钢崩儿,买了一根,借机和他聊了几句天,知道了挑夫的一些真实情况。他告诉我,山上挑夫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都是本地人,还要找关系才行。他们挑山,靠的是力气和经验,不论商品价值大小,只论重量,一斤3毛钱。我按照挑夫挑担范围在150-200斤匡算,每天挑夫的毛收入也就是在45-60元之间,即使整日无休,全年无休,挑夫月毛收入也就是在1200-1800元之间。若按有正常双休日的工资计算,月毛收入则在1000-1300元之间。若再扣除挑夫不可避免要发生的饮水和午饭费用,则月收入还要再下降200-300元。如此超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却只有如此可怜的收入,无怪乎挑山工多是黄山附近没有多少门路的农民。他们吃的是青春饭,干的是力气活儿,一旦略有些伤病,就无法再干下去,即使勉力维持,收入也会大有降低。我也见到好几位50岁以上的挑夫,他们能够承受的担子明显偏低了,约在130-160斤之间。其中有一位头发已经白了80%的挑夫,担子右端装的是海鲜和米,左端则是一些蔬菜,可能不够120斤。这样,他的收入就实在有限了。
  挑夫如此廉价地出卖自己的青春和劳动,却还要走后门,找关系,以求得到资本的雇佣。这不由得使我想起那些标榜“劳动自由”、“个人无论如何都控制着人力资产的发挥和生产性供给”的言论,在一个又一个挑夫“咯吱咯吱”地经过我面前时,这些言论显得如此的苍白甚至具有讽刺意味了。而马克思对于自由劳动者“能够卖”,且“不能不卖”的“资本雇佣劳动”困境所描述的景象,则清晰而又自然地浮现在面前:“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3.和山上店铺摊点老板的聊天和观察
  与挑夫相比,山上各个店铺摊点的老板,显出其劳动者兼小资本拥有者在经营和道德水准上的复杂性来。
  在山下,店铺老板们总是用如此动人的理由劝人们多买些东西:“快买呀,山上的东西贵死了。买什么东西上山都划算。山上的矿泉水都要10块钱一瓶,山上的啤酒25块钱一瓶”,“买点牛奶面包上山吧,上山后你就知道后悔了,上边的东西,又贵又不好,还找不到解渴治饿的东西。”
  上得山来,的确发现一切东西都坐地起价,翻了好几倍的价钱。比如,矿泉水多是8-10元一瓶,啤酒10元(听装)-15元(瓶装)一瓶,黄瓜2-3元一条,苹果3元一个,切成小薄片的西瓜(约3两左右)1-2元一块,方便面冲开水5元一碗……我后来在靠近云谷寺的一个摊点歇脚吃过方便面。据这个店铺店主介绍,山上的店铺,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汤口镇管的,分布在前山、后山两路步行上下山的过道旁,共6个摊位。另一类是属于风景区管委会管的,分布在两条索道山上终点(玉屏楼和白鹅岭)之间的山顶各大游客集中区(主要在玉屏楼、天海、西海、北海一带)。风景区管委会的售货点,价格统一的高,售货员统一的傲慢无礼,基本没有兜售行为,游客爱买不买,但靠着在游客最集中的区域垄断经营,他们赚去了大部分的销售利润。而这里的宾馆都在三星或准三星级以上,以颇高的垄断价格,几乎赚去了全部的食宿利润。
  相比之下,汤口镇管辖的这6个摊点,要有活力得多。每一个摊点往往是全家甚至亲友一起出动,充分利用摊点所在的空间,和每一个游客经过的机会,兜售他们的货物。据最接近云谷寺的摊点店主的介绍,这6个摊点全是汤口镇每年招标定价的。云谷寺摊位今年的标价为13万元,其他几个摊点,在10万-21万之间不等。最高的标价是后山的“仙人指路”(21万),而最便宜的摊位是前山的慈光阁与立马桥之间的摊位(10万)。每年只有持汤口镇户口者,才能参与竞标,一年一换。由于黄山游客年年增长,旅游利润年年增长,而黄山旅游摊位被垄断并固定在这几处,使得标价年年大幅度上涨。云谷寺摊点去年标价8万,前年更低,而今年摊主最后要出到13万才标到此摊。摊主说,他全年无休,平均每天要净赚360元,才能够应付标价成本。加上其货物成本,每天他的摊点平均营业额要在700元以上,才有利润。由于黄山旅游还有淡旺季之分,在夏季旅游的旺季,每天营业额要在千元以上才成。经营的压力,使这些摊点竭尽全力地叫卖、拉客,并努力搞点黑导游、黑挑夫等多种经营。自然,也就使用了不少拉客技巧甚至骗术,比如:
  “西瓜解渴嘞,光喝水不行嘞,来呀。黄山的西瓜,不甜不要钱呐。西瓜三元两块嘞。”(游客质疑,“上边才是一元一块!”)“上边的是小块,我这里是大块!别走,别走哇,给你一元一块!”
  “来来来,黄瓜三元一条嘞。吃黄瓜补充维生素,多买几条上山,越上山越贵。什么,上边两元一条?他们那是放了五天的黄瓜,都蔫了,我这里可是新鲜的嘞。”“好的黄瓜都摆在我这里卖,差的就摆在上边卖,我和山上的人都认识,我还不知道?!不可能越到山上越便宜,都是一挑子一挑子挑上去的,哪会山上比山下的还便宜呢?”“吃黄瓜嘞,吃黄瓜,走路顶呱呱。来来来,10元3条……”
  “来碗泡面吧,泡面顶肚子喽。等一下上了山,想吃也没有了。”
  “来来,下山带包茶,带点纪念品回家,做个纪念喽。我们的茶是自家采的,新鲜!”
  “买把连心锁吧,和老婆一块儿把心连起来。要不连起来,心就给哪个小情人连起来,就勾走了。”
  ……
  就是这样,一到每个摊位集中处,这样的叫卖声就不绝于耳,这样的价格欺诈和以邻为壑的竞争就无处不在。有时,这些摊位的经营者也兼做点挑包和导游的工作:
  “挑包上山呐,省点力气,在家赚钱,出门花钱,那么辛苦干什么?”
  “要想玩得好,导游少不了。黄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找个导游带你们吧,保证大小景点都不漏。要不,你那200块钱门票就白花嘞(黄山门票奇贵,200元的价格在国内恐怕少找。即使与国际上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相比,门票价格也是相当高昂的。比如,法国卢浮宫也不过8.5欧元——约90元人民币、摩纳哥蒙特卡罗赌场不过10欧元——约110元人民币、德国菲森白天鹅城堡也不过9欧元——约100元人民币,这几乎是我旅游欧洲十多个国家近百个城市中最贵的门票价格。通常,自然风景区一般都免费),你上了一趟黄山就是走马观花啦!”“你看看,那棵藤和那个树就是‘小蜜傍大款’,我不说,你能看出来不?!”
  

[1] [3] [4]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