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作者:汤小军 王引娣

字体: 【

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不过,也应该看到,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也有为其统治培养各级干部,强化独裁专政的目的。蒋介石1944年lO月12日说:“第一,要使一般社会公民改变其过去对于兵役的心理,从而踊跃应征,来充实作战的实力。第二,要使社会民众改变对于中国国民党的态度,认识中国国民党牺牲的精神,因之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共同来完成革命的使命,这两层用意后者尤重于前者。”显然,蒋介石把编组青年军视为与共产党“争取青年的最好方法”。
  中国共产党从国家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一方面相忍为国,一方面借树开花,在学生军中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利用学生军的合法地位,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到学生军中去,发动学生军既做宣传工作,又做组织工作。1 引导学生军进行街头宣传、出墙报、贴标语、演戏剧、举行报告会、座谈会,挨家挨户进行宣传活动。2 组织学生军在群众中开展缉私锄奸工作。3 发动学生军深入城乡,组织广大儿童、妇女成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4 组织学生军动员宗教界人士支援抗战。5 组织学生军在各地发动群众捐款、义卖、慰劳前方将士,慰问出征军人家属,为出征军人家属代耕代劳,从各方面支援前线。
  到了抗战后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主要由国民党、三青团策划发动。1944年8月,蒋介石指示要发动十万国民党党员和三青团团员从军,后改为发动十万知识青年从军,由国民党党员、三青团团员来推动。三青团是蒋介石为蒋经国捞取政治资本的一个重要组织。蒋经国从苏联回国后,就被派去三青团做组织处处长。1943年4月,三青团“一大”规定:“鼓励团员及青年踊跃接受军训及服兵役,以促进建军运动之完成。”很明显,这是要通过建立一支“团军”进而在国民党军队中占有一席之地。三青团不断提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青年运动,应由三青团主持,党团矛盾开始突显。蒋介石遂命三青团中央主持知识青年从军事宜;但是三青团内部的黄埔系、cc系、蒋经国系也在不断争夺从军运动的控制权。1945年8月,黄埔系主要代表人物康泽被解职;陈诚系也难以望蒋经国系之项背。党团、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这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被蒙上一层阴影。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从军的十万知识青年大都复员了,并没有参加到内战中来;内战中的青年军是蒋介石重新招募的失业青年。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抗战后期的一件大事,虽说国民党倡导这场运动带有不纯的动机,但从运动的主角——知识青年本身来看,他们是抱着满腔爱国激情来参军参战的。他们的目的是纯正的,这就是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安危。所以他们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都表现出一种不辞辛苦、忘我牺牲的英勇精神。他们的历史功绩,当然也应该镌写在抗战丰碑上。

[1]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