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电影《海霞》蒙难记

作者:刘 军

字体: 【


  “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么织渔网……”这旋律优美、曲调婉转又充满激情的歌曲就是电影《海霞》里的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35岁以上的人对它都非常熟悉。《海霞》拍摄于“文革”后期,在那个百花凋零、“样板戏”一花独放的年代,《海霞》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上映后引起了轰动,与同期的《创业》、《闪闪的红星》等影片一起被认为是“文革”后期为数不多的几部优秀影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却在其创作及上映的过程中,遭到“四人帮”一伙的百般围剿与阻挠,几经封杀。
  
  一
  
  “文革”中,江青自诩为“文艺旗手”,推行文艺极“左”路线,大搞文化独裁,8亿人民只能看那几部“样板戏”。1972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开展整顿,纠正“左倾”思潮。人们对江青一伙的文化独裁十分不满,纷纷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多拍些故事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973年1月1日,周恩来总理和中央政治局成员在接见电影、戏剧、音乐工作者的座谈会上,对近几年来电影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批评。他列举了一些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看到新故事影片的来信,严肃地指出,“群众提意见,说电影太少了”,文化组要“把电影工作大抓一下”,“争取三年赶上去”。他还诚恳地说:“这是我们的大缺陷,总结7年来的这方面的工作,还是薄弱的。”周恩来告诉电影工作者们:“你们有什么要求,通过文化组提出,中央批准,党和国家就帮助。”
  江青也参加了这次接见。当她听到周恩来对“7年”来电影“还是薄弱的”批评时,十分不快,认为是针对她这个“旗手”的,是对“样板戏”的否定,马上说:“不是7年,是解放以来120多年来电影的成绩很少,放毒很多;取得的经验很少,很糟糕!”张春桥说:“说(电影)少的……不排除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公开与周恩来唱对台戏。
  周恩来的讲话,给了广大电影工作者以巨大的鼓舞,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作热情。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铁骊、摄影师钱江,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精神,积极筹备拍摄故事影片《海霞》。
  
  二
  
  《海霞》一片,是根据著名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摄制的,讲述的是渔家孤女李海霞在党的抚育下,在与渔霸陈占鳌、潜伏敌特刘阿太等敌人的斗争中,逐渐成长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女战士的故事。谢铁骊为影片的编剧,钱江任导演兼摄影,副导演陈怀皑、王好为。主要演员有吴海燕、陈强、赵联、于绍康、洪学敏、王苏娅、张力维、蔡明等。著名作曲家王酩为影片谱写了音乐。创作人员为了更好地表现影片的主题,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在艺术构思、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与当时流行的“样板戏”有很大的不同。
  江青对谢铁骊和钱江拍摄《海霞》很不高兴。谢、钱二人曾被江青点名要来拍过几部“样板戏”影片,如《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杜鹃山》等,江青对他们还算满意。但如今他们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去拍故事片,江青觉得被周恩来挖了墙脚,数次质问谢、钱二人:“你们是不是对拍样板戏不感兴趣了?”
  谢铁骊、钱江顶住重重压力于1974年开始了影片的拍摄。《海霞》是钱江第一次执导影片,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心血。1975年初,《海霞》摄制完成。
  1月25日,《海霞》在文化部审查,连审两天,未获通过。不能通过的理由多达几十条,但最根本的罪名是:该片“背离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原则”。
  所谓“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原则”就是“三突出”。1968年5月23日,于会泳在《文汇报》上发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第一次提出“三突出”的口号。文章说:“我们根据江青同志的指示精神,归纳为‘三突出’,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来。”1969年11月的《红旗》杂志对此作了肯定。按照“三突出”标准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完全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高、大、全”形象,被讥讽为“身穿红衣裳,站在高坡上。昂首挺胸膛,挥手指方向”。
  于会泳因为鼓吹“三突出”,又曾为几部“样板戏”谱曲、配器,在“文革”中对江青等人曲意逢迎,颇为江青赏识。他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的一名普通教师平步青云,坐上了文化部长的宝座,于江青的鞍前马后效力。
  在审查中,文化部提出了两场必须改动的戏。一场是指导员受伤的戏。在战斗中,小海霞到前线阵地给解放军送水,指导员为了掩护她而受了伤。这违反了“三突出”原则,突出了指导员,使一号人物海霞“受贬”,应该突出海霞,让她负伤。一场是解放军在海霞家吃苦莱的戏。解放军解放丁海岛,来到海霞家里,指导员看见海霞煮了一锅野菜,就让战士们每人吃了一碗,全部吃光。海霞感到不理解,正在怄气时,指导员给她端来一大碗白米饭,充满深情地说:“小妹妹,我们就是为了不让你们过这样的苦日子到这里来的。”海霞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场戏被指责为违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拿穷人开心”。这两场戏“歪曲人民解放军”,“诬蔑了解放军的形象”,“给英雄人物脸上抹黑”。此外,老民兵旺发爷爷给青年民兵讲传统,对海霞进行教育,是“英雄人物陪衬次要人物”。
  于会泳责令北京电影制片厂全体职工“要从方向路线高度加以认识”,“把坏事变好事”,对影片进行修改。
  
  三
  
  1975年春节期间,邓颖超调看了《海霞》,对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及演员的表演十分赞赏,她推荐给周恩来。周恩来抱病审看了《海霞》,并肯定是部好影片。
  接着,朱德委员长、李先念副总理及其他一些中央领导同志也陆续调看了《海霞》,一致认为值得肯定。邓颖超还把它推荐给中联部,准备招待各共产党国家的来宾观看。
  于会泳赶紧将情况报告给江青,江青大怒:“是谁把片子往邓颖超那儿送?她又不管文艺,伸这个手于什么?”
  于会泳表示,《海霞》在文化部并没有通过,按照“三突出”的标准提了很多意见叫他们回去修改。现在听说总理、朱委员长、邓颖超他们都看了,都说好,我们也就不好再提意见了。
  江青马上授计:“你们应该有个制度,没完成的影片不准出厂嘛!”
  有了江青的撑腰,于会泳立即采取行动。1975年6月,文化部派人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海霞》底片和样片全部查封,并派专人看守,不许影片外借;又派“调查组”进驻北影厂,找《海霞》剧组创作人员谈话,收集整理中央领导人调看影片的情况材料。
  经过“调查组”的一番调查之后,《海霞》又多了两项罪名:1.《海霞》是“文艺黑线回潮”的代表作。2.《海霞》摄制组是“行帮性的导演中心制”,是资产阶级所有制。据此,于会泳责令:北京电影制片厂立即开展一个批判《海霞》、坚决“打掉行帮性的导演中心制”运动。
  北影厂和《海霞》剧组据理力争,质问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毛主席1957年提出的6条标准是分辨香花和毒草的惟一政治标准,《海霞》在政治上是符合6条标准的,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为什么不能通过?谢铁骊和钱江还直接向江青陈述意见。但江青不为所动,在她的支持与授意下,于会泳、刘庆棠等以文化部核心组的名义,向北影连续发去了两封公开信,施加压力。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