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双百”方针提出后的一年

作者:罗平汉

字体: 【


  过了两天,毛泽东又邀请邓拓、金仲华、徐铸成、赵超构等新闻界人士座谈,主题是如何办报。他要求把报纸搞得活泼,登些琴棋书画之类,群众来信可以登一些出来,政府和有关的业务部门有不同意见,报馆可以和他们研究商量一下,在报上加以解释,再看结果如何。
  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毛泽东说,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会写。现在有些作家不敢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我们没有为他们创造敢写的环境,他们怕挨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本身唯物论没有学通,是彻底的唯物论者就敢写。关于百家争鸣问题,毛泽东说,这是完全学术性的,在报上争来争去不会有影响。
  3月12日,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用了相当的篇幅讲了知识分子和“双百”方针的问题。他说: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他又说:我们主张放的方针,现在还是放得不够,不是放得过多。不要怕放,不要怕批评,也不要怕毒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不怕批评,它是批评不倒的。共产党、人民政府也是这样,也不怕批评,也批评不倒。
  按照毛泽东上述讲话的精神,《人民日报》这年4月10日发表题为《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社论,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不是一时的、权宜的手段,而是为发展文化和科学所必要的长时期的方针。党的任务是要继续放手,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社论说:到现在为止,党内还有不少同志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际上是不同意的,因此他们就片面地收集了一些消极的现象,加以渲染和夸大,企图由此来证明这一方针的“危害”,由此来“劝告”党赶快改变自己的方针。但是,党不能接受他们的这种“劝告”,因为他们的方针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
  
  六、未能真正实行的“双百”方针
  
  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和主观主义,中共中央决定进行一次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示》指出,为了适应我们的国家已经从革命的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形势,为了克服近几年来党内新滋长的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以及特权思想,必须按照“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无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方针,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以此为发端,整风运动正式启动。
  为了搞好此次整风,中共中央认为应该放手鼓励批评,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欢迎非党员参加,但必须完全出于自愿,并且允许随时自由退出。根据这一指示的精神,各地实行开门整风,以座谈会等形式邀请党外人士(主要是知识分子)谈问题,讲意见,提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党外人士对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改善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大量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但同时,也出现少量的奇谈怪论甚至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于是,党的领导层将出现的问题错误地估计得过于严重,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运动。5月中旬,开始反右派运动的部署,采取外松内紧的方式进行,即所谓“引蛇出洞”的策略,有意识地让那些“毒草”放出。6月8日,正式宣布反右派运动开始。随着运动的展开,“百家争鸣”也就变成了所谓“两家争鸣”。此后,“双百”方针虽然也不时在报刊上出现,但实际上已不可能真正实行。这种局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得以改变。
  

[1]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