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哀炳泉兄惨殁之所思

作者:戴 煌

字体: 【


  翌日凌晨,丁德润坠楼自杀,极其悲惨地永远辞别了其温存敦厚的爱妻和妻腹中即将足月的胎儿,离开这个残酷、阴暗、卑劣的人间!
  为什么一些人的人性竟变得如此凶恶?一些一直谦诚慎独、默默奉献的共产党人,就这样惨殁?在仅有32人的新华社外事部,就有两位这样的好同志惨然死去,那么在全国,惨死者几何,则不难想见。
  
  四
  
  现在不少人都已熟知,1945年7月毛泽东与黄炎培的那段著名的“窑洞谈”。当黄炎培不无担心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面对如此坦诚之殷殷诤言,毛泽东当时慨然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但是黄炎培之子黄万里——这位美国水利学博士专家,只因其对拟起的三门峡工程提了些后来证明完全是正确的意见,也照样被打成了“右派”。
  那是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工程开工前后,46岁的黄万里教授先后在清华大学水文课堂上和水利部召开的“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上,具体阐明如果建成这座水库,其大量淤积的泥沙必将下游的水灾移至上游,成为人造的自然灾害;所谓“圣人出黄河清”,纯粹是虚妄之谈。
  在70位专家教授到场的讨论会上,不但没有一个人赞同他的意见,相反,一位最最权威的“水利泰斗”却说,对于拦沙泄洪,他“还想不出什么坏的地方”。于是工程照样快马加鞭。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关闸拦洪仅3月,潼关以上就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水位继续上涨,库区农民一批批地挥泪悲啼踏上背井离乡路。蓄水后仅一年半,15亿吨泥沙全部铺到了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万古以来“泾渭分明”的渭水宣流不畅,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筑起防洪大坝,富饶的关中平原年年减产,而且有的良田被逐渐盐碱化或沼泽化。泥沙淤积又逐渐向上游延伸,威胁到西安重镇及其为中心的重要工业基地。
  黄万里的科学预见完全被证实。但当年他被定为“右派”,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还说彭德怀与黄万里一样脑后长着“反骨”。1961年,黄万里“奉命”来到密云水库,与昌黎来的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所住皆为掘土筑成的半地窖,“文革”中更被贬到三门峡淘厕所,以加重惩罚。而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的祸害继续上升。据报道:渭河下游的小水灾,酿成了2003年渭河流域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水灾害,据陕西省委、省政府统计,陕西全省有1080万亩农作物受灾,225万亩农田绝收,受灾人口515万,直接经济损失82?郾9亿元……
  黄万里虽然没有被整死,但仍被坑害了20多年。尽管如此,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耿耿忠心,没有丝毫减色。2001年8月20日,他的90高寿之前,因目力不济等重疾,卧床于清华校医院的一间简朴病房。8月8日,他的两位得意门生不远千里前来探望,他几乎是摸索着用颤抖的手,不提家事,不及子女,而给这两位水利门生写下了一段珍贵遗言——
  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抗”之策中,各段仍以堤防“拦”为主。长江汉口段力求堤固,堤面临水面,宜打钢板钢柱,背面宜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万里遗嘱,2001年—8—8手笔候存。
  半月后,他就离开了人世。
  
  五
  
  在新华社,至今还没有任何人为炳泉兄和丁德润等人之惨死引咎自责,也没有任何人向本文开头提到的“文革”中被迫害自尽的摄影部副主任陈正青夫妇、解放前为上海复旦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解放后不久为驻外记者的许复己夫妇等人的在天之灵,略表悔过图新。
  放眼世界,虽然也有日本军国主义者残余势力拒绝“以史为鉴”,如今又派兵国外。但旨在纪念二战中600万死难犹太人的“大屠杀纪念碑林”,已于2003年8月16日,在寸土寸金的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象征德国统一的勃兰登堡门和德国联邦议院的空场上动工兴建,耗资近3000万美元。纪念碑林附近,就是希特勒1945年5月战败自杀的地下掩体遗址。据碑林设计者、美国建筑师彼德·艾森曼说,将在那两万平方米的空场上,竖立2752根长短不一的灰色混凝土碑柱。碑柱的高度从0?郾5米到4?郾5米不等,碑柱的色调和形状都类似墓碑。近看碑林,仿佛就像一大片墓地。目的就是让战后德国的第三代和世界各国的年轻人,都能在这碑林间找到一处幽静的角落,回想当年纳粹德国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据新华社报道说,在这广袤碑林之下,还将有一座1500平方米的地下“信息中心”。人们在这里将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回顾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民族的血腥屠杀,以警示世人不犯同样的罪恶。同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屠杀纪念中心,将在这里展示已经收集到的400万个犹太死难者的真名实姓。所以,柏林前市长埃博哈德·迪普根说,纪念碑林将使柏林成为“哀悼之城”……
  以史为鉴,接受历史经验教训,是当代一切文明民族的自觉行为。
  炳泉兄千古!
  

[1]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