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近现代政要身边的绍兴师爷

作者:何信恩

字体: 【


  对于曾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300多年的绍兴师爷,历来毁誉不一。褒之者认为,绍兴师爷精明能干,才智过人,是近代中国幕僚阶层的精华,声名扬及国内外;贬之者则认为,绍兴师爷奸刁乖巧,好作弄人,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帮凶。其实,有关绍兴师爷的研究至今仍浮在表面,深人探讨的著作与论文较少,而评论也往往失之偏颇。
  10年前,笔者曾写过《绍兴师爷纵横谈》一文,表达了在绍兴师爷问题上的3个观点:(一)绍兴缘何出师爷?(二)师爷队里好人多。(三)师爷之道今可鉴。如今,笔者仍然认为这些基本观点是站得住脚的。
  
  绍兴师爷概说
  
  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是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它肇始于明,盛行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与各地方行政官吏、绅士、商人等共同操纵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诸多层面,成为中国封建统治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电视连续剧《绍兴师爷》,陈道明主演
  
  绍兴具有培养与造就师爷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
  绍兴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成了崇尚读书、追求功名的大氛围,一方面是人才辈出,另一方面又是人才难出,文人学士(尤其是落榜者)为谋求出路,或迫于生计,纷纷学律入幕。此其一。
  清代文字狱的直接效应,尤其是汪景祺、查嗣庭一案对绍兴的影响最为直接。雍正以后诏停浙江乡试,堵塞了知识分子登科入仕的通道,使得绍兴的大量饱学之士,不得不暂时放弃科举,转向从幕。此其二。
  家族认同心理的驱使,在师爷群体的形成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家庭成员或子承父业世代为幕,或通过同一家族中充当幕僚或官吏者的引荐,步入师爷生涯,从而构成了一张光怪陆离的社会网络。此其三。
  官场中头脑比较清醒者认为“至亲不可用事”、“用亲不如用友”,做官为幕者大量任用自己的学生、同道,将那些功名未就者广泛拉入从幕的行列。如《秋水轩尺牍》作者、著名绍兴师爷许思湄曾书写了大量推荐信,将那些科第落魂者举荐于其他幕僚或官吏,不断壮大了幕僚队伍。此其四。
  其五,绍兴人风俗好讼,处世精明,思维敏捷,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尤适于做师爷。“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或因学缘,或因地缘,或因亲缘,非他郡人可比。由绍兴文化涵盖的师爷群体,与绍兴话、绍兴酒,“三通行”于全国。京中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或总管文章,执掌奏折,或总揽钱粮,处理实事,纵横上下,盘根错节,以至于形成了“无绍不成衙”的格局。
  大量史实证明:要当好一名师爷,尤其是大师爷、名师爷,实在不易。清代就聘从幕的要求很高,竞争性强,淘汰率高,没有一番真功夫是难以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中立足的。习幕之道,俗称幕学,一般应有3至5年的功夫。要拜师实习,还要文笔好、记忆好,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利嘴,善于应酬,学会处理各种案子和官场中的各种关系。如学刑幕(刑名师爷)者,须以《大清律例》与《洗冤录》两书为金科玉律,诵之烂熟。清代幕学的教科书几乎全出于绍兴名师爷之手,如许思湄的《秋水轩尺牍》,龚未斋的《雪鸿轩尺牍》及汪辉祖的《佐治药言》、《学治臆说》,王阴庭的《办案要略》、《刑钱必备》等书。
  以笔者之见,绍兴师爷之所以出名,还因为明、清两代出了一批在皇帝和重臣身边的大师爷。如明代绍兴大才子徐渭(字文长)给浙江巡抚胡宗宪出谋划策,起草了许多漂亮的奏章给明世宗,并且屡出奇计助宗宪击败倭寇与海盗,引起嘉靖帝的注目。又如清初名师爷沈文奎为皇太极出了一系列高明的点子,其中包括要靠四书、五经去治理天下,不靠《三国志》,要广开才路(多起用汉人),要废除苛捐杂税等建议,对清统治者稳定人心、坐稳江山均极有用。至于传说中雍正年间那位因替河南巡抚田文镜上了一道奇奏,为雍正除去心腹之患隆科多出了大力的绍兴师爷邬斯道,连雍正本人对他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在田文镜问候皇上的奏章上亲笔写下了“朕安,邬先生安否?”的御批。邬斯道因而名扬天下,成为绍兴师爷崇拜的偶像。
  据了解,清代几乎所有封疆大吏身边都有绍兴师爷作为高级助手,如章士杰(曾国荃师爷)、俞廉三(张之洞师爷)、程荫棠(左宗棠师爷)、娄春藩(先后为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师爷)、马心田(丁宝桢师爷)等。
  尽管部分绍兴师爷在历史上也起过一些消极作用,如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如章介眉之流),极少数败类甚至助纣为虐、鱼肉乡民、欺上凌下、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包揽诉讼、朋比为奸,但从总体看,从主流看,绍兴师爷中间毕竟是好人居多。他们当中既有才学超人、办事公正、惩治歹徒、为民请命之人(如雍正年间善修水利的童华、道光年间善断奇案的骆照、同治年间为民除害的马心田),亦有坚持国格、捍卫民族正气之杰(如道光十二年起草《全粤义民公檄》怒斥英国侵略者的何大庚),这些人均青史留名,为百姓所景仰。
  自从陈道明主演的电视连续集《绍兴师爷》在全国播出之后,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绍兴师爷都是那种头戴黑色瓜皮小帽,鼻架一副老花眼镜,蓄山羊胡,踱四方步,手持折扇,摇头晃脑的刀笔吏。曾有人将绍兴的“绍”字概括成:“搞来搞去,终是小人;一张苦嘴,一把笔刀。”还有人将“绍兴”两个繁体字联在一些,勾勒出一副师爷的尊容:“拗七拗八,一枝刀笔,一张利嘴;到处认同乡,东也戤半个月,西也戤半个月,一言以蔽之曰:八面玲珑剔透。”这固然是对绍兴师爷的讽刺与挖苦,同时也道出了基层师爷的艰辛,但仍不足以反映绍兴师爷(尤其是督抚以上衙门里能够呼风唤雨的大师爷)的职能。他们是衙门的大总管,是地方政治的操盘手,虽然不具公务员身份(不吃皇粮),却为长官把持工作,看管财物,约束书吏与衙役,垄断行政资源。他们深谙官场的潜规则,洞悉上层勾心斗角的内幕,善于利用统治阶级(官与官、派系与派系)之间的矛盾。他们也是主人的护身符,主人的政绩、名声、官运与幕僚的努力打拼息息相关,关键时刻,其出谋划策,甚至一言一行常常能决定其主子的荣辱兴衰,乃至身家性命。正因为如此,历代大官身边都少不了这样的幕僚。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师爷称为幕友,他和幕僚之间是有区别的。基层县级衙门没有资格设立专门的幕府,师爷所入的是无幕之幕,不仅没有公职身份,甚至没有“功名”,充其量只能算是主人的私人朋友(就像家庭教师一样)。但幕僚就不一样,尤其是在清代,总督和巡抚衙门中都有专门的幕府,督抚常会从没有官职的士大夫中选才入幕,习惯上凡办理军务、赈灾、河工、漕运之类事务的皆可称“幕僚”,其费用由督抚从某项政务的专用经费中开支。清朝咸(丰)、同(治)以后,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幕府。幕主不但有人事权而且手中握有兵权,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为代表,史称晚清四大幕府,其幕僚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其中不乏绍籍人士,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代。本文仅举数例,以资证明。
  
  李鸿章的幕僚娄春藩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李鸿章都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李鸿章说自己是“少年科甲,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而他之所以能功成名就,离不开幕僚对其的辅佐,一代名幕娄春藩就曾帮过他的大忙。
  娄春藩(1850—1912)字椒生,绍兴安昌人。娄氏乃绍兴望族。娄春藩祖父娄德鉴,被时人称为“娄善人”,用经商致富之财,广施冬衣夏药,所耗颇多。父娄树年亦是一个有声望的乡坤。娄春藩少年丧母,求学杭州,专攻法律,后以贡生纳赀为同知,游幕至直隶督署。时李鸿章为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对部属十分挑剔,然对娄春藩却十分尊重,凡奏折、刑钱、河工、盐务等皆委托娄春藩办理。其时永定河常有水患,娄经多次实地考察,查明泛滥原委,为李制定出一切实可行的治水计划,不数年河患大减,为朝廷节省了大笔资金。光绪初年,直隶盐商苦于税赋太重,娄春藩设法为其宽免,使盐商安心经商。娄精通法律,审案慎重周全,在其主持总督府文案其间,直隶省无冤狱发生。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督署同僚皆闻风而逃,唯春藩独留不去,苦撑局面而至事平。幕主为之感动得落泪。庚子和议成后,李鸿章拟保奏他任京官,娄春藩听说后极力劝阻,直至去世,仍无一官半职。1912年,这位一代名幕因病谢世。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