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刘少奇秘密出访苏联纪实

作者:王 谦 杨凤岐

字体: 【

国方面几乎是完全没有的。根据中共代表团的要求,后来萨布罗夫还派财经专家为刘少奇等人作了一次专题报告。关于苏联外交结构的情况,在7月30日下午,刘少奇就与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座谈了3个多小时,向苏联学习外交机构的组织和工作原则。
  在参观过斯大林汽车工厂后,刘少奇等人同工厂厂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进行了座谈。这个工厂有3000多工人,是个大厂。应刘少奇的要求,厂长哈利乔夫介绍了工厂的行政领导、党委和工会3方面的任务、职权、工作范围及它们之间的分工、相互合作情况。这些经验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企业管理,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代表团在苏联期间,刘少奇还列席了苏共中央政治局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会议。苏方为代表团放映了原子弹爆炸试验实况的记录片,据说这是破例的特殊招待,第一次这样做。
  
  会谈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及江青敬酒小插曲
  
  当年在会谈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关于如何解决1945年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的意见,刘少奇提出了3种处理办法:一、全部承认这个条约继续有效,不加任何修改;二、重新签订一个新条约;三、暂时维持,在适当时候加以修订。在这3种方式中,中苏两方应该采取哪一种方式为好?斯大林表示,1945年签订的中苏条约是不平等的,因为那时是同国民党打交道,不能不如此。对于中共方面提出的这3条关于处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方案,斯大林表示:“都用不着,等毛泽东来莫斯科时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苏军在旅顺驻兵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西柏坡时米高扬曾转达过斯大林的意见,即一旦对日结束战争状态,苏军即可撤军。对此,中共中央的态度很明确:当我们自己还不能防守自己的海岸时,如果不赞成苏联在旅顺驻兵,那就是对帝国主义的帮助。斯大林解释说:苏联在旅顺港的驻兵可以抵制美蒋武装力量,既保护苏联的利益,又保护中国革命的利益。显然,他希望苏联驻军仍然留在旅顺。
  关于外蒙古独立的问题。毛泽东在西柏坡曾经向米高扬特别表示过希望外蒙古回归中国版图的愿望,但斯大林已经通过电报表示了否定的意见。因此,刘少奇在报告中明确表示:“应该承认外蒙古独立”,但还是委婉地向苏方提出,希望外蒙古人民自己决定是否愿意与中国联合,如果愿意,我们自然欢迎。
  关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时强行拆走重工业设备的问题,刘少奇在报告中说,中国的民主党派和学生、工人中都有人对此表示不满,中共中央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解释,我们说,这些机器是日本人的,苏联把这些东西当做胜利品运走,去建设社会主义,免得落在反动派手中以此反对中国人民,是完全正确的。这样解释,不知对否?斯大林显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批示道:“我们从东北运走的日本资产只是一部分,远不是全部。”
  中共代表团在与苏共会谈期间有一个小插曲,即江青向斯大林敬酒。在第四次会谈后,斯大林提出,在下次聚会时,他准备请中国方面的女同志也参加。他说:“听说在莫斯科住着两位中国女同志,从我们这方面说,这两位女同志我们都愿意邀请。但怎样更合适,更恰当,请你们自己决定。”斯大林指的这两位女同志就是江青和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江青当时在莫斯科疗养院疗养,朱仲丽也在莫斯科。7月27日,斯大林在孔策沃别墅新建的二层楼上举行宴会,招待代表团及江青。当时朱仲丽没参加,王稼祥很明智,没让自己的夫人参加。这天斯大林兴致很高,谈话风趣幽默。他热情地劝刘少奇等人尝尝格鲁吉亚风味的羊肉汤、红菜汤及烤羊肉串。宴会上,他海阔天空地讲了一阵谐趣的话。江青表现反常,十分拘谨,一言不发,大概是刘少奇事先与她打过招呼,要她不要多讲话。
  然而,一个机会造成了江青为斯大林敬酒。一会儿,斯大林忽然起立,离开了座位,走到宴会厅的另一角。这时,马林科夫、贝利亚等劝江青向斯大林敬一杯酒。江青立刻表示同意。于是,大家请斯大林回到餐桌旁。江青举起酒杯,走到斯大林跟前,说:“我请大家一起举起酒杯,共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干杯,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我祝愿斯大林同志永远健康!请大家同我一道为斯大林干杯。”
  听了江青的这段祝词,斯大林开怀大笑,其他的与会者也都喜气洋洋地前往斯大林跟前碰杯,一饮而尽。斯大林走近中国同志说:“我的健康竟可成为大家的幸福,这恐怕太高抬了。”接着,斯大林对刘少奇说:“中国共产党已度过了它的幼年和青年时期,现在已是成年了。它在斗争中成长起来,在政治上已经是成熟的党了!”说完后,斯大林端着酒杯离开餐桌到宴会厅的另一角,来回踱了几步。忽然他又略带伤感地说:“苏中两党是两兄弟,两兄弟之间的团结友好是最重要的。斯大林活着的时候,两国人民应该是团结的,斯大林一旦不在世的时候,仍然应该是团结的。”
  这充满情感的话语,感动了中共代表团的成员,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斯大林同志,愿您永远健康!”
  
  代表团“满载而归”
  
  8月14日,刘少奇圆满结束访问,从莫斯科回国。此前,高岗已于7月31日先行回国,王稼祥住进医院治病,一边治病,一边领导戈宝权、徐介藩等着手接收和清理国民党政府留下的驻莫斯科中国大使馆。王稼祥后来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的特命全权大使,戈宝权、徐介藩担任大使馆的参赞。
  经过一个多月的中苏双方接触会谈,中共代表团访苏的预定任务已经全部完成。鉴于此,毛泽东于7月31日致电刘少奇和王稼祥:“少奇先回国,留稼祥在莫斯科帮助刘亚楼、张学思等接洽创办空、海两校事完毕,于8月中旬或下旬回国,参加政协,然后再去苏联。”由于要等苏联专家一道走,刘少奇故到8月14日才离开莫斯科。
  刘少奇这次率代表团访苏,可以说是“满载而归”,除了有以柯瓦廖夫为首的220名苏联专家随行外,在其他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果。在政治上,斯大林关于宪法的制定建议,对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起了很大作用。在与苏方的会谈中,斯大林谈到了宪法问题,他说,建设中国现在可用共同纲领,但应准备宪法。刘少奇问:“您说的宪法是否指社会主义性质的?”
  斯大林摇摇头说:“不,不是,我指的是现阶段的宪法,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会用两种说法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对你们进行攻击。一种是说你们没有进行普选,政府不是选举产生的;另一种是说国家没有宪法。政法代表不是选举的,敌人可以攻击你们用武力控制了代表席位,是自封的。共同纲领不是全民代表通过的,而是由一党提出,其他党派予以同意的东西。你们应把敌人攻击你们的武器拿掉,我同意你们的意见,把共同纲领变成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建议,你们可在1954年进行选举和通过宪法。”
  斯大林的这一建议被中共接受,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的确诞生于1954年。

[1] [2]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