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大办民兵师运动始末

作者:何立波

字体: 【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兵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1955年后义务兵役制的推行,在一些地方民兵工作有所放松,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实行义务兵役制后“民兵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各地压缩民兵人数,收缴民兵枪支,民兵工作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到了1958年,中共中央却提出了“实行全民皆兵”的思想,毛泽东也提出“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的决定,从而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办民兵师的高潮。
  
  “全民皆兵”和“大办民兵师”的提出
  
  1958年9月29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大江南北回到北京,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重要谈话。他说:“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
  毛泽东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是同当时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密切相关的。1958年,美国当局不顾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在派兵侵占黎巴嫩和约旦之后,又在中国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对中国进行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美国政府公然扬言,美国海军要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在中国大陆登陆。9月初,美国从本土和地中海调遣大批军舰、飞机,加强了在台湾地区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并不间断地出动军舰、飞机为国民党军队的运输舰护航,一再侵犯中国的领海、领空。
  在美国支持下,台湾国民党当局叫嚣“反攻大陆”,一面派飞机向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青海地区散发反动传单,空投特务;一面指使大小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军队炮击福建沿海村镇,并派遣大批特务窜入大陆,进行各种破坏活动。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形势下,1958年7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在7月2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必须积极积蓄和壮大后备力量,贯彻执行把预备役和民兵合而为一、实现全民皆兵的方针。”
  为实现全民皆兵,决议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附则中工厂、矿山、商店、企业等单位和大、中城市不建立民兵组织的规定,强调除基干民兵的组织和装备必须加强外,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学校、企业、机关、街道,凡符合一定年龄的公民,必须逐步做到人人接受军事训练,人人学会使用普通武器,彻底解决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可以看出,此时中央军委所讲的全民皆兵,是建立在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基础之上的。
  同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制止和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除了必须建设强大的常备部队和特种技术部队之外,还“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形式实现全民皆兵”。
  那么,何谓全民皆兵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的解释,它指的是以人民公社为单位,逐步实行全民武装。除了地、富、反、坏、右和残疾人员外,把年满16岁至50岁的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都组织在民兵之内。在农村,根据生产组织情况和民兵多少,以基干民兵为主,编为民兵大队、中队、小队;在城市,以厂矿、企业、学校、机关为单位,建立民兵组织。这种武装起来的人民,既是民,又是兵;既是生产队、学习队、工作队,又是战斗队。
  全民皆兵思想的提出,就其理论渊源而言,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拓展。50年代后,毛泽东一直十分注意研究各国反侵略战争的经验,进一步阐发他的人民战争思想。1950年秋,全国有43名民兵代表被党和政府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在这一年,毛泽东告诫全党:“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条件下,民兵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讲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指出:“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后来,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国家不分大小,只要充分动员人民,坚决依靠人民,进行人民战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打败的。”
  毛泽东的这些论断,使全民皆兵成为其自然的结论。
  当时国内正面临着“大跃进”的形势。8月上旬,毛泽东主席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他在同当地负责人谈话时,一再强调“还是人民公社好”,它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提出民兵是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人民公社不可缺少的部分。12月9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在说明要点中指出:“实行全民皆兵,是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对付帝国主义可能发动新战争的一个根本措施,有了这一条,我们的心也就扎实得多了。”1959年,毛泽东又说,我们没有原子弹和氢弹,我们还是靠民兵,甚至还靠小米加步枪。
  
  轰轰烈烈的大办民兵师运动
  
  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和民兵问题的两个文件下达后,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各地很快掀起了“大办民兵”的热潮,有的并建立了民兵师、团组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于1958年9月29日发表了“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的谈话。
  1959年国庆节,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浩浩荡荡通过广场的首都民兵师方队时,意味深长地对站在他身边的赫鲁晓夫说:“我们有1亿民兵!”赫鲁晓夫听后,震惊不已。在游行队伍中,北京市民兵率先打出了“首都民兵师”的旗帜,这对全国影响很大。到1958年底,短短的几个月,全国打出民兵师旗号的就有5175个,民兵团44205个;民兵人数由原来的4000多万,发展到2.2亿;参加民兵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5%,有的地区达到了4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超过了50%。1961年,经过调整的民兵数量虽然减少了几千万人,但仍有1亿多人。如此众多的中国民兵,成为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任何企图来犯者都有不容低估的震慑作用。
  著名的首钢民兵师,就是在1958年成立的。这年7月,刘少奇到首钢视察。他详细询问了各方面情况并肯定了首钢的成绩后说:“把枪给大家背起来,一人发二三十发子弹,遍地皆兵,什么帝国主义打来也不怕。”在刘少奇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当年8月29日,首钢成立了“钢铁工人民兵团”,下辖4个营,共计2800名民兵。10月,在毛泽东发出“大办民兵师”指示后,首钢扩编为“钢铁工人民兵师”,下辖13个团,民兵总数为4万余人,是当时职工总数的78%。以后,首钢不断加强建设。在历次国家重大活动中,首钢民兵成了生力军。1958年国庆,首钢1500名民兵和石景山发电厂300名民兵,肩扛“7.62”步枪和轻机枪参加分列式。这是首钢民兵在国庆游行队伍中首次亮相。之后,在全国有组织的历次国庆阅兵活动中,首钢民兵始终站在队伍前列,并先后于1960年、1984年和1999年3次单独组成方队,代表全国民兵接受检阅。
  全民皆兵的思想,在中南海里也得到了体现。毛泽东的机要员小李也参加了中南海里的民兵组织,在一次休息时拍了一张扛枪的照片。1961年2月,小李送文件到菊香书屋给毛泽东时,毛泽东突然问她是不是参加了民兵。她回答说参加了。为了让毛泽东相信她还参加了训练,便拿出这张照片给毛泽东看。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