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山中宰相”李根源后传

作者:汤 雄

字体: 【


  
  原国民党元老,曾担任过云南讲武堂校长、陕西省省长、农商总长的李根源先生(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奚、雪生,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县人。1923年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因反对军阀曹锟贿选,一向愤世疾俗、刚正爽直的他毅然退出北洋政府,从此,李根源不但在政坛上销声匿迹,而且连他的影踪去向也极少有人知道。直到1937年全民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才又以云贵监察使的身份,出现在云南抗日战场前线,指挥云南人民抗击日寇。那么,在这整整14年的时间里,这个老人退隐在哪里,都干了些什么呢?这便是本文想告诉大家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退隐姑苏
  
  1923年,时值44岁的李根源毅然退出北洋政府后,即带领全家离开了上海,悄悄地来到了苏州。当时,他们全家就住在城中心的十全街。在李根源心中,苏州是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山清水秀,小巧玲珑,有着数不尽数的名胜古迹,是个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的鱼米之乡。
  李根源在苏州城内住了3年,把城内的虎丘山、狮子林、拙政园等十几个古典园林都考察遍了。1926年4月,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城郊的天平山与灵岩山。天平山是范仲淹的故乡,在那里有这位北宋名臣的衣冠冢;在灵岩山有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享乐的馆娃宫以及囚禁勾践的观音洞。1927年,李根源的母亲去世,他将母亲殡于苏州城西5公里的吴县境内的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故乡)治平寺,并住在寺内为母亲守灵。在守灵期间,李根源曾发誓在服中不出吴县县境一步。翌年,他把母亲的灵柩安葬在吴县藏书镇小王山东麓后,才又开始在苏州访古编志的爱好。
  访古考察的工作是艰苦的,这3个月内,李根源以船为家,忘记了家人。白天,他舍舟登岸,翻山越岭,访求古文物与古墓群;晚间,他返回小舟后,局促舱内,在一灯如豆的油盏下,整理记录,编写游记。在他的访古活动告一段落时,其《吴郡西山访古记》初稿也随之完成了。
   李根源迁居苏州后,常与苏州文人有诗酒之会。在他去西山访古期间,几个月没有露面,便有人揣测说,李根源不甘寂寞,到北京去搞政治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在调查抢救苏州古迹文物。
  《吴郡西山访古记》5卷(附《镇扬游记》1卷),曾于1926年由上海泰东图书局铅印问世。前4卷为游历吴郡西山记,第5卷为《虎阜金石经眼录》,著录虎丘的石刻。
  李根源的《吴郡西山访记》为《吴县志》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后来,李根源参加了民国的《吴县志》的编纂工作。1931年,总纂吴荫培去世,修志局另外成立委员会,推张仲仁为主席,李根源、王謇等为委员,直到1933年编就《吴县志》40分册。与此同时,李根源还接任了吴荫培保墓会会长的工作。
   李根源访记下的史料切实可靠,他从不轻信原有资料的记载与群众的口述,而是注重身临其境,亲自观察。有些地方,他一访再访,力争把事情弄清为止。这是他一贯的态度,例如,他绘制的《滇西兵要界务图》126幅及图说两卷,就是深入英军驻地险境后才写成的实况纪录,为1960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提供了确凿可靠的史料根据。这是余话。
  
  山中宰相
  
  直到如今,藏书镇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当年李根源有个“山中宰相”的绰号,那是当地百姓送给他的誉称。
  李根源在离其母亲阙茔数十丈处建造了一个祠堂,共有平房十余间。当中最大的一间名曰“阙茔村舍”,匾额上苍劲古朴的楷体出自张仲仁之手。同时,李根源为免客人陌路,还特意在路口树立了一块上面刻有“阙茔村”3个大字的大青石碑,其字出自云南大理王人文之手。阙茔村舍共有八间两隔厢加一披,高围墙,开两门堂。内分风木堂、书房、寝室、炊事房等。阙茔村舍的室内陈设雅致古朴,古色古香:瓷制圆凳,大理石的桌面,壁间除镶砌碑石的地方外,对联书画琳琅满目。中堂天然几上供阙太夫人像和李根源的瓷像。书架上放满了一排排的古籍书。李根源就在这里倾心结客,雅爱留宾,与当地百姓往来频繁,亲如眷属。
  
  李根源始终把公益事业放在首位,阙茔村舍落成后不久,他便在村里建造了五六间平房,办了一个阙茔小学。本来,小王山附近的村子,如南竹坞、仰家场与塘冈头等均无小学,孩子们读书要步行几里路才能到藏书庙小学。风雨雪天,小学生们苦不堪言。李根源针对这情况即创办了阙茔小学(现改称为小王山小学),当即招收小学生多人,先后聘请徐光荣、马楚久、姚文登等名师任教。由于师资和经费的缘故,采用简易形式,即一个教师在一个教室里,教4个班级的学生。渐渐地,经李根源努力,学校初具规模,设备开始完善,有图书室、乒乓球台,室外操场上有单杠、跳高架、足球架、翘翘板、荡千秋等体育运动器具。每当李根源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活跃地运动时,往往高兴得在一边拍手哈哈大笑。
  由于学生们都来自普通的山农之家,所以他们的名字往往夹着粗俗的字眼,有的还用小名与奶名。为此,李根源还兴趣盎然地为学生们取名字。他按照“志、祖、云”等字辈题名,不再被金木水火土传统排行选字框住,有了脱俗更新的开端。
  当地老百姓称阙茔小学为“洋学堂”。
  在学校教室旁边的乡公所,内设群众阅书报处。乡公所再下数十步处,李根源特意为乡民们建立了一所日本式的浴室,供大家劳动后洗澡。浴室是水泥结构,在当时农村是罕见的卫生设备。
  李根源在小王山上,连年遍山植松数十万棵,据说当时以豆饼做肥料,勤加灌施,所以长势旺盛,三五年后,光秃秃的荒山很快变成了绿油油的“松海”。
   “松海”这个名字,还是陈衍先生借黄山云海景色引伸命名的。李根源在松海的万绿丛中筑一瓦屋,名曰“小隆中”,同时还先后在山上开辟和建造了“万松亭”、“听松亭”、“湖山堂”、“听泉石”、“卧狮窝”、“灵池”、“梨云涧”、“孝经台”、“吹绿峰”、“可桥”、“水龙吟”等十余景。在对面的狱峙山上也建造了“狱峙山居”。自此以后,凡来谒墓拜访李根源的文人志士,都爱在松海与“小隆中”游山赏景,吟诗酬唱,借景抒情。阙茔村宾客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像黎元洪、于右任、李烈钧、章太炎、叶恭绰、孙光庭(李根源的老师)、邵元冲、张继、戴戟、张大千、蔡锷、林虎、张维翰、郑孝胥、沈钧儒、程潜等国民党元老、要人、名人等,都先后来到小王山,留词题诗。为了永久性地保存这些珍贵的墨迹,李根源特意雇用两名刻工住在小王山,用了几年的时间,把题字陆续刻在小王山和狱峙山的岩石上。还有更多的诗词文章,李根源无法把它们一一镌刻上石崖,就编为《松海》一书,内分“松海集”、“松海石刻”、“阙茔石刻”与徐云秋“穹窿杂写”4个部份。据不完全统计,仅《松海》一书中收集的摩崖石刻留题者与诗词文章的作者,就有五六百人之多。
   小王山因有了李根源,而精华荟萃,盛况空前,这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到来,使当地百姓感叹不已,为此,他们赠送李根源一句“山中宰相”的绰号,实在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实验农村
  
  1932年,李根源与张仲仁受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创办新农村的影响,倡议善人桥成立实验农村。他们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吴县人士的支持,在善人桥宝林寺成立了实验农村的办公室,并在该寺召开善人桥实验农村成立大会。李根源坐了一辆独轮车从小王山前往参加大会。为了保持推车的平衡,他把儿子李希泌也带坐在独轮车一边。一路上车轮声咿呀咿呀,别有风趣。在成立大会上,张仲仁与李根源都讲了话,表达了对实验农村的良好祝愿。李根源在小王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办成年人夜校、修公共浴池等。夜校的讲堂设在“阙茔村舍”的院子里。学生有成年的农民二三十人。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李根源仿效小先生制,选文化程度较高的当老师教课,李根源坐在旁边听,有念错或讲错的,立即加以改正。课本用的是通行识字课本,没有政治内容。乡间暑天晚上蚊子多,上课时,每人拿了一把大蒲扇,一边扇风,一边赶蚊子,十分有用。至于公共浴池,是李根源仿照日本浴池的模式设计的,一次可完成二三十人沐浴。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