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绿原:诗坛上的“绿林好汉”

作者:余 玮

字体: 【


  
  绿原,本名刘仁甫,另有笔名刘半九,著名诗人、翻译家、外国文学编辑家,“七月诗派”代表诗人,曾被台湾诗评家称为“大陆生命力最强的诗人”。1922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陂,1941年开始发表诗作,194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童话》。早年曾就读于重庆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系,后在四川、武汉等地中学执教。新中国建立后,历任《长江日报》做文艺组副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干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翻译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刊》编委,以及中国诗酒文化协会顾问、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国际日耳曼语学者协会会员。曾获全国第3届优秀新诗奖、第37届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金环奖、国际诗人笔会第2届“中国当代诗魂”金奖及第1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
  “不再是你的玩具/诗将随你一同老去/你和它携手同行/去寻找共栖的归宿。”相伴60多年,诗仍是他最忠实的朋友,是他的生命。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教科书里,讲到上世纪40年代的“七月诗派”,要说到绿原;讲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归来的诗人”,要说到绿原;而到了21世纪,绿原仍在写。
   满头华发的绿原,精神矍铄地坐在他的摆设简朴的书房里,尽管诗人的听力不很好,即使戴上助听器也不是很管用,但笔者从他的沉静的微笑里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挚爱与对诗的痴爱,让人浑然不觉面前是一位经历过无数人生困顿、挫折的大诗人和大翻译家。
  诗人翻译家的双喜临门背后
  1998年8月23日晚,马其顿共和国斯特鲁加小城。21时,当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席帕斯卡•吉列夫斯基把象征世界诗坛崇高荣誉的“金环奖”授予一位童颜鹤发的中国老人——著名诗人绿原时,斯特鲁加诗歌节即进入最后的高潮。绿原因此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诗人,评委会称绿原获奖是“诗的智慧的凯旋”。
  同样是在这一年,绿原翻译的世界名著《浮士德》,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彩虹翻译奖,这是我国文学界首次设立的国家级文学翻译大奖。
  知道自己荣获斯特鲁加国际诗歌“金环奖”的时候,绿原写了一首题为《听说我得了金环奖》的诗,诗中说:“因为儿时我也爱做梦/梦见自己会飞像孔雀/带着镀金的苹果和/银发的蜡烛飞着/正向一座糖果城降落……/梦没做完就被妈妈喊醒:/‘你现在必须去干活。’/妈妈死了六十年/她那句话还活着/于是,我懂得,即使现在/金冠果然戴在头上/我仍得像平常那样/继续赶着去工作。”
  绿原说:“我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写诗。最初只是把诗当做玩具,或者当做与美捉迷藏的游戏,或者当做消愁解闷的手段。无论当做什么,都丝毫没有帮助我,感受到古代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人生的痛苦,直到后来我被投入民族和人民为求解放而不得不进行的残酷斗争,才逐渐抛弃那些幼稚的幻想和嗜好。自从我懂得一个诗人必须与人民同甘共苦,诗便日益成为我试图在苦难和斗争中探索人类精神美的途径或桥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绿原虽然遭受时代的遗弃,却没有遗弃自己的灵魂。无论是在单身囚禁期间,还是在″牛棚″期间,他依然不改诗人的本色,带着他那崇高的信念,驾驶着他那孤独的“圣玛丽娅”坚定不移地去寻求一个新的大陆。他这个期间的许多诗作都是以抒写自己的苦难经历为主要内容,是悲愤感喟的凝聚,是真实的心迹写照。
  自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的绿原,至耄耋之年势头依然不减,持续一个甲子而不衰,直到今天还在歌唱着生活,依然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并且一直拥有稳定的读者群,不能不让人惊诧。
  绿原还是个翻译家,他通晓英、德、法、俄4种语言,曾翻译过歌德、席勒、海涅、里尔克等诗人的诗以及黑格尔、叔本华的哲学著作。
  在诗歌创作上,绿原不喜欢拘守一种情调,一种风格,不但力求和别人不同,而且力求突破自己。作为一个写诗多年的老诗人,他却觉得诗对于他永远是陌生的,他始终把写诗的过程当做一个探索的过程。
  常言道:烟出文章酒出诗,李白斗酒诗百篇。绿原饮酒与否没有耳闻过,不过他与香烟有一番特别的缘分——这一点圈内不少人知晓。早年,绿原抽烟;1954年因气管炎而被迫戒烟;不料几个月后,祸从天降,成为“胡风骨干分子”而天天要写交代材料,不知不觉地又抽了起来。“接着进监狱,随身不准带火种,比如火柴或打火机什么的,不戒也得戒。几年后被释放,满可以干干净净重新做人,永不再抽,不料无聊的自我补偿心理作怪,不知不觉又抽了起来。后来,下放干校,从事体力劳动,抽烟可以解乏,就更名正言顺了。”抽着抽着,绿原不觉抽到了60岁,不知怎么越抽越觉不出滋味,于是又开始戒烟。回顾平生戒烟好几次,“既然次次成功,怎么后来又逐次失败呢?原来除了最后一次,次次一律为外因所迫,并无以觉悟或决心为基础的主观能动性可言,难怪随即在一点点客观诱惑面前显得没出息”。
  
  读书,是诗人一生的爱好。“读书可以补充听觉。”听力不是很好的绿原跟记者如是说。每天,他总是早早醒来,然后就坐到了书桌前。诗、哲学、中文、英文、德文……他都读。那9个装满中外文书籍的大小书柜,是他最值钱的收藏。
  早在多年前,绿原就开始“换笔”,用电脑写字,在里边敲进自己想写的一切:信、文章,当然最多的还是诗。写完一首,又开始琢磨下一首。女儿收拾房间时,时不时会发现纸片上的几句残诗。
   诗在流亡的路上与自己相伴
  在晚年,绿原十分想念家乡。在记忆里,家乡的“港饼”很香甜。他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晚饭后坐在场院里仰着头望天,月亮格外大,也格外圆。妈妈指着月亮里的黑影告诉我,那里有嫦娥,有捣药的玉兔,还有一棵桂花树,长着很香的桂花。另外还有个砍树的人,后来才知道他名叫吴刚。中秋节,妈妈常给我们买一种很好吃的‘港饼’。那是一种芝麻饼,个头小而薄,没有馅,但很甜,仿佛还带有月亮里的桂花树的香味。之所以叫‘港饼’,不是制作地点在香港,而是在故乡附近一个叫‘港镇’的地方。而今我老了,却依然留恋小时候妈妈指给我看的月亮里的桂花树的香味,和带有那种香味的‘港饼’。”
  1922年初冬,绿原出生在湖北黄陂,母亲给他取名“仁甫”。绿原的父亲是个手艺人,靠给人刻竹篁对联和照相为生,闲暇的时候他就教绿原读竹篁对联上的字句,或驮着儿子四处游玩嬉戏,这些都给绿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是好景不长,绿原3岁那年,父亲因病撒手西去,留下可怜的母亲拉扯着他和姐姐相依为命。
  母亲忙于生计,无力管教孩子,年幼失怙的绿原就整天在外游荡。荆楚大地历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绿原流连于水汊阡陌之间,常常到暮色低垂、牛羊归栏之时才恋恋不舍地回家。这块给他带来身心快乐的土地,也培养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诗意的敏感。
  6岁那年,绿原入私塾开蒙读书,对“古久先生”摇头晃脑吟咏的《三字经》、《百家姓》深感枯燥乏味,小学时就竭尽全力搜寻有趣的书读。《聊斋志异》、《古文观止》等好些书所展示的广阔世界,给绿原寂寞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新鲜的内容,从此浸润其间,乐此不疲。
  然而,读书给绿原带来的欢喜并没有持续多久。13岁那年,勤劳一生的母亲病殁于黄陂乡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绿原开始经常读报,读救亡宣传品,同时接触新文学读物。他说:“最早、最久、最深刻地感染过、震撼过我的,是鲁迅的作品,包括他的小说、散文和散文式的诗《野草》,它们奠定了我对文学的终生虔敬。”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