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多个名字背后的传奇朱德

作者:余 玮

字体: 【

何?”朱德深深地鞠躬后,说:“我决不辜负先生的厚望!”
  在席先生的指导下,朱德先后读完了《纲鉴》、《千家诗》、《古文观止》、《幼学琼林》、《国语》、《战国策》等,广泛涉猎了二十四史和诸子百家的一些文章。朱德学习勤奋。文思敏捷。有一次,席先生领着弟子路过一株梨树下,见果实累累,兴之所至,便出了上联:“路边梨不摘”,让弟子对答。朱德当即对道:“月中桂常攀”,极得席先生的赞赏。
  在朱德眼里,席先生是一个“对外部世界颇有远见卓识的学者”,还是一个“周身叛骨、朝气勃勃的评论家”。8年间,席先生对封建统治者的抗争意识和图谋变法革新的维新思想,对朱德走上民主主义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朱德曾把他称作自己思想上的启蒙老师。
  社会的动荡同样震撼着西南偏隅的山村。席先生经常把他听到的悲惨事实讲给孩子们听,启发大家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少年朱德在席先生的启蒙引导下,知道了许多大山以外的事情,明白了许多道理。萌发出要拯救中华民族的爱国意识。
  
  初次进城,“朱存铭”对那里的一切感到新鲜,更想知道小城外的世界。大山难遮男儿志,救国志坚的“朱建德”最终选择投笔从戎。于是,一别故里就是半个多世纪
  
  1905年,朱德19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追求进步、寻求新学、向往西洋科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地处穷乡僻壤的旧私塾已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一心要到外面去看看。
  作为佃农的朱家,尽管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低下,但却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养朱德念书,就是希望自己家里能有一个读书人,将来经过科举,就可以做官,走上仕途也就敲开了财富的大门。尽管这时的朱德思想上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他希望去上新式学堂,接受新学教育。但是,朱德拗不过家中长辈的意志,也十分理解长辈们多年来的辛苦和期望,于是应试。
  按照清朝科举考试的规定,必须在通过县试、府试后,才能成为秀才。朱德家里没有钱,幸亏仪陇县城离大湾只有70多里,凑了一吊钱,也就勉强能参加考试了。当时,朱德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都赶来送行,大家一句又一句地叮咛朱德一路平安。头上梳着长辫的朱德,肩挑简陋的行装,同席先生的儿子还有几个同学一道,步行到仪陇县城,参加县试。这是朱德第一次离开养育自己19个年头的家。
  第二天,朱德一行先到城东的县署礼部验身。报名时,他改用“朱存铭”的名字。而后,他们又一同去逛街。初次进城,朱德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不时地伫足,总想看个仔细。然而,他更想知道,在这小城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第三天,科举考试开场。经过几场笔试。朱德自我感觉良好。发榜的结果,朱德顺利地通过了县试。在1000多个考生中间,他的名字列在前20名。这是他自己不曾料想到的。不但全家高兴,乡亲们都很高兴。在这以后,家里就下了决心,即使是借钱也要支持他继续读书,继续应试。
  这年秋,朱德又与几位同学结伴到顺庆府(今南充市)参加府试。顺庆是仪陇等8县的府治所在地,地处嘉陵江西岸,是川北地区水陆交通和经济的中心,距离仪陇县城300多里。朱德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到如此开阔的地界,一切是那样陌生,又是那样新鲜。
  在顺庆期间,他听说这里的新式学堂是由国外留洋回来的人办的,教授的课程也是新式的,便产生了极强的兴趣。
  朱德回到家中不久,府试中榜的消息便传到马鞍场。朱家老小欢喜异常。他的伯父告诉家人,等到省试中榜,朱德就是秀才了;当了秀才,就可以去做官——那时,朱家光耀门楣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可是,这时的朱德却和家人想得不一样,他经过这次远行,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顺庆府的新式学堂像一块磁石,紧紧地吸引着渴求新学的朱德。
  考期逐渐临近,家人也忙着为朱德收拾行装。没料到,这时传来了朝廷的诏令,自丙午年(1906年)始,废止一切岁、科考。科举制度既已废止,省试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一消息,对于朱家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打击,多少年来的希望顿时化为泡影。而朱德却得到了一次极好的机会。他趁机告诉家人。因为实行“新政”,才取消了科举考试。诏令中提到进学皆由学堂出身。去上新式学堂。将来同样有所作为。在他的解释下,家人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
  1906年春,伯父东挪西借凑了一笔钱。供朱德去顺庆读书。朱德进入南充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就读,这是两年前由嘉湖书院改办的,教师仍是聘用举人、秀才担任,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同旧的私塾也没有多大的改变,还是“子日”、“诗云”那一套。一心向往新学的朱德感到大失所望,在这所高等小学堂里读了不到半年,就在远房亲戚刘寿川先生的帮助下,和同窗好友戴与龄考入了顺庆府中学堂。为了鞭策自己学业上有建树,品德上有造诣,在新学堂如愿以偿,朱德自己改名为“朱建德”。
  当时的顺庆府中学堂,集聚着一批具有科学知识和维新思想的有识之士。学堂的监督(即校长)就是后来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张澜先生。张澜主张革新教育和妇女读书,在教学中很注重爱国维新思想的灌输和科学知识的传授,设置了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修身、格致(即生物)、图画、体育、外文等课程,一改旧式书院的陈腐风气,深得学生们的欢迎。
  进入顺庆府中学堂,朱德第一次接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的确感到应接不暇。难于应付,他的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但是,求知的欲望使他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在顺庆府中学堂学习的日子里,朱德感到十分充实。特别尊重监督张澜和良师刘寿川。尽管校务工作繁忙。张澜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打成一片。他看见朱德铺上被褥很简陋,发现朱德吃饭也很省,又从刘寿川老师那里了解到朱德家境贫寒但学习用功,便经常和朱德谈话。鼓励朱德立大志,创新业。刘寿川的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朱德很喜欢听,两人来往甚密,经常促膝交谈。
  在谈心的过程中。刘寿川向朱德介绍了日本如何经过明治维新从工业落后走向先进,并向朱德介绍了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发行《民报》等革命活动,且秘密借给朱德一本革命党人邹容写的《革命军》,嘱朱德要好好读一读。于是,朱德第一次接触到“革命”的字眼。
  在当时“强身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朱德接受了刘寿川的建议,决定到成都去,以求得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1907年初,朱德借到四五十块银元,只身一人徒步到了成都。到成都时,高等学堂、通省师范学堂、武备学堂等都在招生。那时候,“一般操练习武成了风气,连乡下都操,因为怕要亡国了”。他先考上了武备学堂的弁目队。那是为新军训练军士的,可是家里不让他去。接着,他又考入了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
  入学后,这所学堂给朱德的第一个最深的印象是教师们都没有留辫子,而是把一条假辫子缝在帽子上,可以

[1] [2] [4] [5]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