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夜里,我借宿在那位年轻的共青团头头的家里。这是他自己提出来的。那时我背着塞得鼓鼓囊囊的背包,正站在一家商店的门口。背包里装的是发给我的下个月的口粮:三只黑面包,两公斤小米,一大块脂油。我肩头挎着一枝马枪,枪号是1624968。虽然我费尽唇舌,想说服特勤处的那位同志给我弄一枝自动枪,可他却一声不吭,闷着头,在保险库里一枝一枝地挑选着马枪。不用说,他们那儿准是找不到自动枪。手榴弹嘛,他连提都没有提。这倒并不使我十分担心,我知道,我们村里藏的手榴弹多的是,因为英沙河是条产鱼的河……靴子也没发,不过发给我一张盖有大印的工作证。

  我站在商店门口,心里在盘算,到哪儿去过夜呢,天快黑了。要赶回村里去,想也别想。夜里,我们那儿路上是没有过往车辆的。可以上人称“公共汽车站”的那间板棚去,但是我看到了,那儿在搞些什么名堂。糟糕的是,奥任早在战争初期就被烧光了。这座小城的大部份地区只剩下一些火炉的烟囱,象口径大得出奇的高射炮筒,一根根地矗立在那儿。

  一般说来,到这种地方去借宿要比到幸免于火灾的完整人家容易得多,可是要我登门求人,总是件伤脑筋的事。我们侦察队有个精通这一门道的大专家,名字叫库卡尔金,他做起这种事来就象苏沃洛夫①打仗一样所向披靡。“大嫂,您那盆盆罐罐中间,可不可以找那么一丁点儿地方让我放放饭盒?”或者:“可不可以让我的皮靴在您的长凳下面放上一夜?”他是个机灵的小伙子。有时一大清早,他象猫儿一样眯缝着眼睛从女主人的内房里钻出来。我看,这种行军生活倒给他提供了一定的乐趣。

  【注 ①: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是俄国元帅,曾任俄奥军总司令,击败法军。著有制胜科学等书。】

  当这位风华少年阿勃罗西莫夫轻轻地推我肩膀的时候,我并未感到特别高兴。他身上有什么东西使我厌烦。是什么呢,是他的笑容吗?他的身上有一种过份的殷勤劲儿。当你打了几次仗,各种事儿看多了,你就会有点儿体会:过份的殷勤有时比冷漠更会坏事。在前线,一个人成长得很快。无怪人家说:前线待一年,胜读十年书啊!阿勃罗西莫夫的脸上浮起了笑容。现在他的上装外面又加了一件黄皮夹克。夹克的皱褶都磨破了,左肩上有一道白印子,看样子,是步枪的皮带磨出来的。这件皮夹克大概也是他爸爸的,显得又肥又大。当然罗,阿勃罗西莫夫以为,皮夹克会给他添上政委那种威风凛凛的气概。咱们大家都是那个年纪的过来人了……想当年,咱们也都热中于内战时期的东西:布琼尼式军帽呀,毛瑟枪呀……41年,我也是穿了一件旧皮夹克去军事委员部的,可是一跨出那儿的大门马上就脱下来,还给了它的真正的主人,我的好朋友维季卡。

  “您是在等什么人吧,”阿勃罗西莫夫说,“卡佩柳赫同志?”

  “在等,”我说,我对这种打官腔式的称呼非常不满意。“也许,能等来有轨电车呢!”

  “嗯,”他窘态毕露。“您是说笑话吧?您知道,我们今天收了七个‘小鹰’,都是呱呱叫的小伙子,共青团员!您知道吧,我们下决心要肃清本区的土匪。”

  “这好极啦!”我说。

  “就是嘛……您听我说,”他突然提议。“上我家去吧……也许,您会同意在我家过一夜,啊?您干吗这么忙呢?”

  “行啊,”我嘟哝了一旬。“当然,我忙得很……好,行!”

  我手扶着背包跟在他后面。阿勃罗西莫夫不时回头瞧瞧,好几次用手摸摸皮夹克右肩上那道步枪皮带磨出来的白印子,似乎想掩盖战斗历史的痕迹。不过,他可骗不过我的眼睛,我同他有四岁之差呢!

  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看他的图托①手枪。

  【注 ①:即图拉省制造的托卡列夫式手枪。】

  “这是发给我们的……我们经常要到全区各地去跑跑……”

  依我看,这把图托手枪是部队清仓剔出来的报废武器:枪筒蚀得贝壳儿一样,枪的扳机也扳不开。可是,阿勃罗西莫夫却拿它到处炫耀。

  “我是从九年级直接调来搞团的工作的,”阿勃罗西莫夫告诉我。“以后,只好晚上学习了,眼下也顾不上这个,对吗?您自己也明白,干部少啊……打仗嘛!”

  然后,我们一起喝放糖精的茶;阿勃罗西莫夫把我介绍给他的母亲和妹妹。妹妹约摸十四五岁,这可是最讨厌的年龄,整天价嘻嘻哈哈,笑个没完。不过,他的母亲倒是个很体面的人,是个教师。如果你面前有个女教师,你完全可以根撼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或者一个眼神就猜得出,这位教师好不好,班级里爱她不爱她,或者班里只是做出爱她的样子。阿勃罗西莫夫的母亲无疑是个好教师,瘦瘦的身材,大大的眼睛,显得端庄、慈祥。这样的仪态风度是永远也装不出来的。如果有哪一个教师想在教室里装出与他为人迥然不同的样子,那是再糟糕不过了……我甚至有点儿羡慕阿勃罗西莫夫,他的母亲多好呀!我不小心把胶袋里的糖精弄撒了,她对我露出了亲切的、包含着安慰的微笑。她似乎说:别难过,没关系!这是常有的事。

  夜里,我和河勃罗西莫夫躺在房间一角的地板上,母女俩睡在房间里唯一的一张床上。阿勃罗西莫夫推推我悄声说:

  “我也要求过上前线……他们不放我!”

  他很想推心置腹地同我谈心,可我却假装睡着了。我哪有心思同他闲聊呢,这一天使我生活里发生了不小的转折。照这么下去,一直到战争结束,或许结束之后,我都得背着枪号1624968的马枪蹲在格卢哈雷村里喽。局长在告别的时候,给了我一个简短然而必须坚决执行的指示。我现在的任务是,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全村居民,不受土匪搔扰,逮捕特务、奸细归案,协助地方政府等等、等等。“因此,”古潮说到这里,翘起一个指头,提高了嗓门说:“必须坚决捍卫法律和秩序。不容许有任何过火的行为,万万不可触犯苏联公民的尊严,讯问要有礼貌,……”

  法律……一听到这个词儿,我总会回忆起民事登记处里那间光线暗淡的小房间。那还是战前很久的事了。有一次我和母亲去那儿拿出生登记簿里的抄件,那一天我俩着实被折腾得够呛。一个烟瘾特大的老太婆,上唇长着一抹黄色的短髭,抽烟抽得嗓子几乎象夏里亚宾①似的。她翻遍了一本本厚厚的、积满灰尘的簿子。“一切都得按法律办,”她唠唠叨叨地说,“一切都得按法律办”。从此,我就产生一种印象:法律就藏在厚厚的簿子里,搞法津就是同公文、档案、灰尘打交道。

  【注 ①: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

  顺便说说,老太婆翻了这么久,是因为她按照我父亲的姓来查我的材料,而我那时已经改姓母亲的姓了。父亲嘛是这样的,当时正是急风暴雨的年月,人们一会儿迁到东,一会儿迁到西,他也就这样找不到下落了……我的妈妈叫伊扎贝拉·卡佩柳赫。真怪,怎么会起了这么个名字!可不是嘛,姥姥肯定地说,妈妈小时候叫帕拉斯卡,可是,她迁到城里之后就成了伊扎贝拉了。这是过去的事了,算了。

  ……法律的捍卫者!和气、有礼貌。唉,伊凡·卡佩柳赫落到什么田地了呀。

  早晨,我动身告辞的时候,阿勃罗西莫夫对我说:

  “哦,我会去看望你的。到格卢哈雷去,听我说,你也许会碰到一些困难,这项工作对你来说是陌生的。我们到你们那儿去,总结一下‘小鹰队’的工作经验。”

  “来吧,”我说。”你反正有枪呗……”

  他把这句话当真了,他太倚重自己那把图托手枪了。我当时真该兜头把他臭骂一顿,让他要到遥远的格卢哈雷来看我的念头连根烂掉,可是我那时全神贯注地在考虑我自己的心事呐。

  “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临走之前,阿勃罗西莫夫大声地说了一句。

  他站在自己的家门口,随便地披着那件肩上有一道白印子的黄皮夹克,白衬衫领子迎风扑打着。


作者:[苏] 维克多尔·斯米尔诺夫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