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第七章 我国飞行家的成就



  我在土希诺机场与斯大林相识之前,他这个人和他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是根据他那不常有的但有重大意义的演说的印象形成起来的。

  特别令我这个飞机设计师感兴趣的是斯大林对航空事业的态度。一些著名的航空家,如设计师伊留申和波里卡尔波夫,飞行员奇卡洛夫和科基纳基,

  曾和我在一个工厂工作过。我从他们那里听说斯大林在很早那些年代就已经研究航空问题了。他们几个人曾不止一次见过斯大林,而且很乐意畅谈他们对他的印象。

  我当时记下了我的这些飞行员和设计师朋友们的谈话,并且搜集了报刊书籍中描述斯大林关心航空事业和飞行员的所有材料。

  下面是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伊留申讲的他最初见到斯大林的情景。

  1933年8月5日,伊留申被国防人民委员克·叶·伏罗希洛夫找去。那个年代领导航空工业的彼·约·巴拉诺夫也在他那里。他们一同前往斯大林的别墅。

  在别墅里,正在举行有关航空问题的会议,讨论海军航空兵现状及其今后发展的途径。

  斯大林仔细倾听着专家们的发言,同时提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他那样熟悉情况使伊留申感到吃惊。

  会议大约开了三个小时左右,斯大林便请大家到花园里去活动活动,并建议玩打棒游戏(用木棒把方圈内圆柱击出圈外的一种游戏——译者注)。

  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为一方,伊留申和巴拉诺夫为另一方。

  斯大林打得非常准。伊留申也不相让,因此斯大林给他起了个“冠军”的绰号。但是,伊留申和巴拉诺夫到底还是输了。

  午饭后,继续开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后来,伊留申谈到这次同斯大林会面的印象时,他万分惊讶地说:“斯大林对航空从哪儿知道得那么详细?”

  1932年,当人们都在称赞时速280公里的“伊—5”歼击机的飞行性能时,斯大林在莫斯科中央机场检查这种飞机以后却说:“还不错 (他甚至没有说一个‘好’字,著名试飞员弗拉基米尔·康斯坦丁诺维奇·科基纳基对我说),”、“不过我们需要的不是这样的飞机。必须使飞机时速达到400公里。”

  “我们大吃一惊,”后来科基纳基回忆说,“设计师们起初茫然不知所措,可是随后还是埋头干起来。当时我们对他们能否拿出那样飞机,抱着怀疑态度,可是半年之后,我却亲自试飞了时速大大超过400公里的飞机。”

  1935年5月2日,斯大林来到中央机场,当时我只能从远处观看。

  因此,有一天,我请奇卡洛夫(我同他几乎每天都在机场见面)比报纸报道更为详尽些讲一讲他同斯大林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奇卡洛夫对这次见面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他说:“这次会见对我来说,完全是个意外。当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和奥尔忠尼启则来到机场视察新飞机的时候,伏罗希洛夫把我介绍给斯大林。斯大林走近我,紧紧地跟我握手,并询问我喜爱的‘伊-16’飞机,问我是怎样试飞的。看来,伏罗希洛夫已经把我试飞时发生事故的事告诉了他,所以斯大林同志问道:‘您为什么不使用降落伞,却经常总是尽力挽救飞机呢?’我解释说,我试飞的新飞机是非常昂贵的,无论如何必须爱惜它。我在飞行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完成试飞计划,顺利返回机场。”

  “您的生命,”斯大林说道, “对我们来说比任何飞机都宝贵。在必要时,您一定要使用降落伞!”

  接着,有人建议奇卡洛夫表演特技飞行。于是,他便起动发动机,就地竖直盘旋上升,以他那特有的“奇卡洛夫风格”优美而轻松地做完最复杂的特技飞行动作。

  遗憾的是,奇卡洛夫没有听从斯大林的劝告。

  事隔不到三年,他在试飞波里卡尔波夫新设计的歼击机“伊-180”的时候,发动机熄了火。为了挽救这架飞机,他因未使用降落伞而牺牲了。

  “切柳斯金探险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桩重大历史事件,营救这支探险队对苏联飞行员是一次艰巨的考验。

  切柳斯金探险队乘用的一艘破冰船在北冰洋遇难的消息使所有的人为之震惊。这艘船是从摩尔曼斯克开往白令海峡的,在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1934年2月13日却被冰块挤坏而沉没了。从沉船上逃出登上冰块而得救的有一百人。这些人组成了“施密特野营”,这个名字是以科学院北极探险队队长奥托·尤里耶维奇.施密特院士的名字命名的。

  苏联飞行员阿纳托利·利亚皮杰夫斯基、西吉斯蒙德·列瓦涅夫斯基、瓦西里·莫洛科夫、尼古拉·卡马宁、马夫里基·斯列普尼奥夫、米哈伊尔·沃多皮扬诺夫和伊万·多罗宁等马上出发,飞往北方出事地点。

  3月5日,利亚皮杰夫斯基第一个从“施密特野营”救出妇女和儿童,4月13日营救行动全部结束。

  在我保存的剪报中,有一份是从1934年4月14日《真理报》上剪下来的,上面的文字是:

  “利亚皮杰夫斯基、列瓦涅夫斯基、莫洛科夫、卡马宁、斯列普尼奥夫、沃多皮扬诺夫、多罗宁:

  你们营救切柳斯金探险队的英雄行动令人敬佩。我们为你们战胜大自然的力量而感到自豪。我们为你们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和不愧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儿子而感到高兴。

  我们向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申请:

  (一)由于你们的英雄业绩,建议授予你们最高奖励——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

  (二)授予直接参加营救切柳斯金探险队的飞行员:利亚皮杰夫斯基、列瓦涅夫斯基、莫洛科夫、卡马宁、斯列普尼奥夫、沃多皮扬诺夫、多罗宁以‘苏联英雄’的称号;

  (三)授予上列飞行员及随机机械员列宁勋章,并发给他们数额与年薪相同的奖金。

  约·斯大林、维·莫洛托夫、克·伏罗希洛夫、瓦·古比雪夫、安·日丹诺夫”

  1934年6月19日,切柳斯金探险队以及参加营救的人员从远东归来。莫斯科市内的广场和街道装饰得象革命节日一样。英雄们乘坐的汽车布满了鲜花。

  为了欢庆切柳斯金探险队和英雄飞行员的胜利归来,在红场举行了欢迎大会,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招待会,我也有幸参加了。

  斯大林在会上发表了演说,他是这样说的:“苏联英雄们表现出令人称颂的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但是光有勇敢是不够的,勇敢还要加上组织性,也就是切柳斯金探险队在浮冰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组织性。把勇敢精神和组织性结合起来,那我们将是不可战胜的。”

  还在1934年春天,苏联飞行员们就有了由莫斯科经北极到美国作长途飞行的想法。举行这次长途飞行将给苏联航空界在征服北极地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一个总结。1935年,列瓦涅夫斯基、拜杜科夫和列夫琴科三人第一次试图用“安特—25”飞机完成这样的长途飞行。但是,遗憾得很,这次飞行没有成功。然而苏联的飞行员们并没有放弃这一想法。奇卡洛夫、拜杜科夫、别利亚科夫向约·维·斯大林和格·康·奥尔忠尼启则提出申请,要求批准他们在1936年举行经北极到美国的长途飞行。

  我怎能忘记瓦列里·巴甫洛维奇,奇卡洛夫讲述他与斯大林会见以及为举行这次飞行同他谈话的情形呢?!

  “我同拜杜科夫和别利亚科夫一起被叫去列席中央委员会的会议……我明白,既然把我们三个都找来,那就是说要讨论长途飞行问题……我坐下,听着,这时正在讨论别的问题。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和同伴们去见奥尔忠尼启则,我向他打听,我们的申请是否已经批准。”

  “你们别急嘛! 飞机还需要很好检查,” 奥尔忠尼启则说道。

  这时斯大林走过来,打过招呼之后问道:“您在要求些什么?奇卡洛夫同志!”

  我说,我们在请求允许我们举行一次横越北极的长途飞行。

  “为什么一定要横越北极?”斯大林问道,“看来,飞行员们什么都不怕呀,冒险惯了吧。为什么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冒险呢?”

  我表示不同意,说道,这危险并不大,因为飞机是好的,发动机也是好的。

  斯大林先是跟我们开玩笑,随后便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对北极的飞行条件研究得不多。他说:“应当对北极的一切情况仔细地好好研究一番,以便有十分把握地飞到那里……我们苏联领土辽阔,就先飞越我们的领土吧。”

  他站在那里沉默了一会儿,向我们看了一眼突然宣布说:“你们的飞行航线是莫斯科——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莫斯科。”

  在出发之前几天,奇卡洛夫、拜杜科夫和别利亚科夫被召进克里姆林宫。当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在场,斯大林提议让奇卡洛夫向他们报告。奇卡洛夫就按飞行地图说明他们长途飞行选定的航线。

  “为什么你们要选择这条往北飞的方案?”斯大林问道。

  奇卡洛夫回答说,这个方案是最有趣的。苏联的飞行员们应该排除万难继续往北飞。

  同飞行员们已经道过别,斯大林又用手指着心坎问道:“你们跟我说老实话,你们心里怎样,是否一切准备就绪,你们丝毫疑虑也没有吗?”

  “没有,斯大林同志,我们准备起飞!”

  “好吧! 就按你们的意见办吧!”

  这里顺便说一下,奇卡洛夫还讲到这样一件事。

  在起飞的头天晚上,他曾和拜杜科夫以及别利亚科夫一起去探望一位航空界领导人,告诉他,他们计划明天起飞。

  这位首长询问气象员之后。知道天气预报不很有利,就禁止他们起飞。奇卡洛夫坚持按原定计划进行。于是向斯大林报告,说奇卡洛夫不顾不利气象条件,执意要起飞。

  斯大林说:“奇卡洛夫更清楚他需要什么样的天气!” 这样,就准许起飞了。

  飞行进行得十分顺利。奇卡洛夫机组到达了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燃料还有剩余,他们又把航线延长到乌德岛。

  飞行员们这时接到一封电报,电文是:

  “奇卡洛夫、拜杜科夫,别利亚科夫:

  请接受我们兄弟般的问候,热烈祝贺你们胜利地完成了这次精采的飞行。

  我们为你们的勇敢、无畏、坚忍不拔、沉着、顽强精神和娴熟的驾驶技术而感到光荣。

  已提请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授予你们苏联英雄的称号,并发给机长奇卡洛夫三万卢布奖金,飞行员拜杜科夫和领航员别利亚科夫各两万卢布奖金。

  紧紧握你们的手

  斯大林、莫洛托夫、奥尔忠尼启则、伏罗希洛夫、日丹诺夫”

  奇卡洛夫机组从远东归来,在机场上欢迎他们的有: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伏罗希洛夫。他们拥抱和亲吻着英雄飞行员们。

  奥尔忠尼启则主持欢迎大会,伏罗希洛夫和奇卡洛夫在会上讲了话。

  斯大林问奇卡洛夫,他现在还想做什么。

  “还想飞一次,再找一个远一点的地方飞。”奇卡洛夫回答说。

  奇卡洛夫每当同斯大林见面的时候,一有适当机会总要提出横越北极飞往美国的请求。

  中央委员会在讨论横越北极长途飞行的可能性的时候,允许着陆,而一旦遇到威胁机组生命安全,甚至可立即着陆,当场就有人——俗话说,没动窝儿就起草好了决定。而且还把这一点单列一条。

  大家都知道,奇卡洛夫、拜杜科夫、别利亚科夫这次长途飞行完成得非常出色,不久格罗莫夫机组又飞了第二次。

  斯大林对设计师伊留申研制的“德勃—3”轰炸机(“德勃”,意为远轰——译者注)很感兴趣。这架飞机在1936年初制成,

  同年3月首次飞行。飞行试验是由试飞员科基纳基进行的。五一节参加航空检阅的飞机中也有“德勃-3”。科基纳基驾驶“德勃-3”飞经红场上空时作了几个倒飞筋斗,这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中包括检阅时向来站在列宁墓上的斯大林。谁也没有想到象这样大型双发轰炸机也能作高级特技飞行。

  第二天,即5月2日,伊留申和科基纳基被召到克里姆林宫。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设计师和飞行员们表示祝贺,并向他们详细询问了这架飞机的情况。当场就决定投入批生产。

  决定“德勃-3”投入批生产,当然不是因为在红场上空飞了倒飞筋斗的特技。这架飞机的时速比不久前投入批生产的同类用途的图波列夫设计的“德勃—2”飞机的速度大。“德勃-2”的时速是343公里,而“德勃-3”是403公里。

  尽管政府已经作出决定,然而“德勃-3”的生产进度却很缓慢。工厂为了使投入批生产的“德勃-2”不受影响,并不想生产“德勃-3"。中央委员会知道这件事之后,伏罗希洛夫、奥尔忠尼启则和空军司令阿尔克斯尼斯都去到工厂,对厂长和党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了严厉训斥,尤其对厂长,不久就撤了他的职。此后,“德勃-3"的生产就迅速展开了。

  科基纳基和领航员布梁金斯基两人为了检查“德勃—3”的航程,一起进行了由莫斯科经巴库再飞回莫斯科的不着陆长途飞行。第二天,科基纳基被请到克里姆林宫报告这次长途飞行的详情。

  “德勃—3”(后改称“伊尔—4”)在这次长途飞行之后,切切实实赢得了最优远程轰炸机的声誉。

  1936年,科基纳基打算在“德勃-3”上创商务载重半吨的飞行高度纪录,便把这件事报告给人民委员奥尔忠尼启则,人民委员领他去见斯大林。

  在那里,科基纳基讲了自己的计划。

  “怎么样,我们批准科基纳基飞吧?”斯大林向在座的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问道。他俩表示同意。

  “他能办到吗?”斯大林问道。

  “既然科基纳基要干这件事,他就能做到!”伏罗希洛夫说。

  于是举行了这次飞行活动,结果打破了法国飞行员西尼叶林保持的国际纪录。苏联刚刚加入国际航空协会,协会便登记上苏联飞行员的第一项国际纪录。

  1938年,科基纳基与领航员布梁金斯基准备驾驶伊留申设计的飞机进行到远东的不着陆长途飞行。

  起飞的前一天, 6月26日,科基纳基去见斯大林。

  “喂,你的事进行得怎样啦?”斯大林问道。

  科基纳基打开航行地图,给他看了看天气预报。

  斯大林对航线特别感兴趣,他问航线离雅库茨克有多远,然后提醒他要让航线通过无居民的地区,接着建议说,哪怕遇到最小的危险也要立即停止飞行。

  当时,刚接任民航总局局长的莫洛科夫在中央委员会上报告民航的情况时说,各条航线都需要新式飞机,而现在民航总局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型号有30多个,这给飞机维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斯大林承认,飞机型号过多不仅维护困难,而且对维护人员和修理也都有困难。不同型号的飞机给修理带来麻烦,因而延长了修理周期,影响飞机的周转使用。因此斯大林同意把飞机型号减到4~5种。

  营救切柳斯金探险队,奇卡洛夫机组和格罗莫夫机组的长途飞行,科基纳基创造的国际纪录,帕帕宁考察队在北极地区机降,格里佐杜鲍娃、奥西品科及拉斯科娃的飞行——所有这些成就都证明苏联航空科技思想已经进入成熟时期,我国航空工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人的技术已高度娴熟,同时具有无比勇敢的精神。

  以上就是苏联航空及其飞行员在党和人民的关怀和爱护下在这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作者:[苏联] 雅克夫列夫

本书来源于网上,版权属作者所有。Xinty665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