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然 而 然

第三十五章

 



  他们结了婚,又—起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关系虽然复杂,但却正常。薇拉很长时间不愿再生第二个孩子,但在五七年终于下了决心,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儿子科斯佳。

  五十年代初,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遇到过一些不愉快,是关于他的《叛徒》和《撤退》的事。好多过去赞扬过他的人,又回过头来指责他有悲观主义、消极情绪。但这一切也早巳过去。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早就把他的画从收藏室里拿了出来。在俄罗斯博物馆,《甜旺的姑娘》旁边出现了他的《初生子》,这是他脱掉黑手套之后的第一幅画。

  此刻,在回顾这些年头时,他并不否认,《初生子》的构思在当时要比他对薇拉的感情更重要。可是,薇拉已经不在人世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而在当时……

  卡秋莎满十六岁时,家里发生了第一件不幸的事。经过诊断,卡秋莎患了颠癫病。据薇拉回忆,是隔代遗传。她父亲就曾患过颠癫病和酒精中毒。既来之,则安之,有什么办法呢?卡秋莎上了中学,后来又进了医学院,结了婚,在门诊部找到了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她不能值夜班,不能生孩子,许多事都不能干。但生活还是可以自理的。第二个不幸并不是接睡而至,而是在隔了许多年之后,是在七0年,薇拉中了风,一年半之后复发而亡。他安葬了薇拉。接着,第三个不幸降临了。母亲去世前夕,科斯佳考进了语文系,开始非常高兴(他向往已久!),可不久就弃学了。起初还以为这是母亲去世的影响。实际上不是。他曾三次掇学,三次放弃了临时工作……现在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同他断绝了来往。

  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常常埋头画画,一个劲地画。大概,他从来没有象最近几年画得那么多,而且画得也并不比《甜睡的姑娘》、《叛徒》、《撤退》和《初生子》逊色。人们赞扬他的《鲜血》、《最后一粒子弹》、《孩子们》和《自画像》,而且对他的作品议论得也很多。那幅《自面像》描绘的是四0年那个值得纪念的傍晚他在德布勒森广场上的情况。画的是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

  叶夫根尼娅·米哈依洛夫娜撰文谈过他运用色彩的问题,见解与费多托夫不谋而合。他还记得费多托夫的话:“你是天生的色彩派……”她也说得很中肯,色彩的协调帮助他达到了表现悲剧的顶峰,这是不容置疑的道理……

  他想画一点时髦的东西,但结果力不从心。可画原先那些题材,他还是得心应手的。

  叶夫根尼娅·米哈依洛夫娜在自己的专著里指出:他是一位题材单一的画家。大概她的话是正确的。

  叶夫根尼娅·米哈依洛夫娜……叶夫根尼娅·米哈依洛夫娜……

  她从只言片语中、甚至无须交谈就能理解他。

  莫非这就叫爱情?或者叫心心相印?

 

作者:[苏联] 谢·阿·巴鲁兹金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