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1999年第1期

没有阵地的战争

作者:黄北雁

字体: 【


  恐怖分子还将大批无辜平民作为人质,作为要挟政府的筹码,这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中最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1995年6月14日,车臣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布琼诺夫斯克袭击医院和政府机关等单位,扣押了一千一百多名人质,整个事件中,共造成一百多名平民死亡;1996年12月17日,秘鲁图帕克·阿马鲁组织成员闯进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将正在那里出席招待会的四百九十五人扣为人质,并将其中七十二名日本人质关押在日本大使的住宅达四个月之久,提出以释放被捕的恐怖分子为交换条件。
  恐怖分子之所以用血腥手段作案, 其原因不外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企图以此向政府施压,打击政府威信,破坏其国际形象; 其二是为了吓阻外国旅游者,从而破坏政府的外汇收入;其三是敌对两派企图利用恐怖活动相互进行报复。
  如果从恐怖主义者的心理来分析,由于宗教狂热的影响,恐怖分子认为他们所攻击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是有罪的,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攻击对象,即使该人是无辜的,为了“神圣”的目标,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其作为牺牲品。这一心理导致了恐怖分子行为的残忍性。恐怖主义者在行事时蔑视任何战争规则和惯例,他们对所有现存道德都不屑一顾,手段极其残忍。正由于此,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普遍谴责,这种滥伤无辜的行为方式违背人类文明的基本准则,是缺少健全政治理智的表现,是仇恨和绝望的产物,对人类进步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一场非国家间的战争大量调查显示,目前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恐怖活动大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势力或团体策动的。如意大利的“红色旅”、日本及德国的“赤军”等极左派的组织;巴勒斯坦“黑九月”、西班牙的“埃塔”、英国的“北爱尔兰共和军"等极右派团体;日本的“奥姆真理教”、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兄弟会” 等宗教性恐怖组织;由国家直接策动的恐怖活动,如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以色列的“摩沙德”等;另外还有意大利黑手党等其他组织。
  从发展趋势来看,恐怖活动愈演愈烈,已不仅是一场美国和一些恐怖组织间的猫鼠游戏,而是演化成了一场由私人宣战和出资、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非国家间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东西方之战,其中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由此美国芝加哥一所私人情报研究所所长克拉克·思太登提出了“非国家间进行的战争”的这一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杂志把恐怖主义分成新老两种。老式恐怖主义谋求改变世界,而新型恐怖主义往往是由那些认为世界已无法挽救的人实行的。老式的恐怖主义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宣言,要推翻某个国家或某种社会制度,往往得到某些激进政府的支持。这时期的恐怖分子虽然也劫持飞机绑架人质,但是他们希望得到合法地位,因此对其行动的残酷性有所顾忌,杀太多的人会使他们失道寡助。现在在联合国中享有席位的某些政要就是当初通过恐怖主义的红地毯走上政坛的。
  六七十年代,恐怖分子认为通过暴力行为使他们的问题为世人所知具有宣传价值。因此他们往往寻求在世界瞩目的活动中制造暴力事件,事发后,通常很快有像“红色旅”、“黑九月”之类的组织声称对事件负责,希图人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感到恐惧。例如,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巴勒斯坦“黑九月”的武装分子闯进了以色列运动员的房间把运动员劫为人质,最后把他们全部杀害。对此,英国记者荷思特在他的著作《枪支与橄榄枝》中评论道:“在白宫放置一颗炸弹,或在梵蒂冈埋一颗地雷都不能像慕尼黑行动那样在全世界每个人的心目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就像把巴勒斯坦的名字写在一座山的山顶上,人们从地球的四面八方都能看到它。”
  与老恐怖主义相比,新型的恐怖主义没有明确的纲领,组织的头目也没有掌权的计划。他们或具强烈的反美情绪,或具狂热的宗教及种族意识,也有可能是某个政府的反对派。出于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是恐怖主义的新变体,它的长远目标模糊不清,但短期意图十分残酷。他们觉得世界已不可改变,他们的恐怖活动毫无顾忌,把杀伤作为目的,不分军民妇幼。这些小规模的恐怖主义组织中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和专攻薄弱目标的战略,使得恐怖活动的预防举步维艰。
   九十年代以后,恐怖组织日益趋向隐蔽的方向发展,原因之一是他们要避免受先进武器的打击;原因之二是他们发现情况不明更能造成混乱与恐怖,而恐怖主义的目的正是恐怖。加之近年来恐怖活动也越来越全球化,调查取证及追捕犯罪分子的难度就更大。
  非常规武器成为全球心病在最近的恐怖事件中,另一个最令人忧虑的发展趋势是恐怖分子正在千方百计地获取弹道导弹、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等非常规武器。全球反恐怖的专家已频频发出警告:恐怖分子很可能已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在使用化学武器方面,已有了一个极坏的先例,那就是1995年3月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里制造的死十二人伤数千人的“沙林”神经毒气案。事后警方还发现奥姆真理教掌握的毒气足够杀死几百万人,其教主麻原札晃曾发誓要用毒气毁灭日本的主要城市。这个教派拥有的资产高达十元亿美元,它曾在俄罗斯混乱的军火自由市场上进行过采购,购买了可以用来喷洒化学药物的直升飞机、火箭发射器等。这一教派虽然已被取缔,但他们仍试图东山再起。而且这一发展苗头并非只存在于一个恐怖组织中,至少在这方面本·拉登并不落后。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拉登的组织1998年5月在前南斯拉夫购买了三个生产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工厂,另外还在阿富汗建立了一个这样的工厂。他还招募了乌克兰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送了七人去匈牙利学习药物学、医学和分子生物学。他以比美国高的出价买回“毒刺”防空导弹,美国曾用这种导弹武装过阿富汗反苏游击队,现在有几十枚落在私人手里,这种导弹几乎无需训练就能用来击落飞机。
  相对核武器来说,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制造比较容易。但要大剂量使用化学武器则需要有很大的储存量,要冒较大的风险,比较容易泄露秘密;而生物武器中的细菌武器就不同了。因为细菌可以自己繁殖,疾病能互相传染,只要少量细菌就可以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死亡,而且,生物袭击要好多天后才发生效果,因此更难采取紧急挽救措施和平息公众的恐慌情绪。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和平问题的学者贝茨已向世界预先描述了世界末日的可怖景象:恐怖分子从飞机上用喷雾器在华盛顿地区喷洒了一百公斤生物杀伤武器炭疽杆菌,三百万人死于内出血。
  至于核武器,虽然当前恐怖集团还达不到自行生产的能力,但并非永不可能。目前最堪忧的是前苏联的核材料和核武器的“丢失”。前俄罗斯国家安全首脑列别德在1977年曾指出,多达一百枚本来是提供苏联特种部队使用的微型核武器或“手提箱炸弹”现在下落不明,他这番话中的含义应该说令人不寒而栗。制造原子弹最关键之处在于得到少量的武器级铀或钚,任何一个拥有核反应堆的国家都可以从核废料中回收可用来制造核武器的钚。据有关报告显示,全球至今已有上千磅的钚失窃。据合众国际社报道:1991年7月,停泊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港的一前苏联船只上有五桶辐射力很强的浓缩铀被盗。不久,有数千克浓缩铀在当地黑市上非法出售。瑞士警方也曾查获了19.5千克铀,破获一个包括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和捷克四国公民在内的核材料国际走私集团。
  另外,因特网也将成为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活动的新战场,美国利用因特网悬赏抓凶犯,恐怖分子则利用因特网进行恐怖活动。在驻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使馆爆炸案后,美国在因特网上悬赏捉拿引爆凶手,赏金是二百万美元。该站点提出了“举报恐怖行动的人是拯救无辜生命的英雄”的口号,在网页上可看到一个装满美钞的钱箱,上面一行醒目标题:“我们可以给你四百万条理由去制止恐怖行为。”网站设有意大利语、波斯语、希腊语、葡萄牙语、日语、德语、土耳其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十种语言的版本。美国政府保证对举报人的身份绝对保密,若有必要,美国政府将援引“联邦证人保护计划”为他提供新身份和移居美国。而对于恐怖组织来说,因特网既是他们相互联络、筹集经费、传播恐怖活动信息和作案技术的重要的工具,同时又是他们进行恐怖活动的袭击目标。利用网络进行恐怖活动或以网络为袭击目标的情况正在迅速增加,今后必将成为世界信息网络的一大隐患。对于以上恐怖活动的发展趋势,有一份写于1993年的报告——《恐怖2000年》曾作过详尽的分析和预测,但当时被指责过于夸大其词而未公布,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发生爆炸后,《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才相继披露了这份未公开的机密报告。
  

[1] [2] [4] [5] [6]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