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1999年第6期

中国领空的等待

作者:王小强

字体: 【


  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持续了近三个月。每天从电视上看到,北约的各种飞机想什么时候飞就什么时候飞,想炸哪里就炸哪里,如入无人之境。科索沃战争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一国要求强盛或不挨打或能在挨打中进行有效反击,有没有先进的飞机甚为关键。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国民收入翻了两番。科索沃危机给中国提出的问题是:是否同时“翻”出了一个强大的航空制造产业?
  
  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飞机。中国民航的波音、空中客车还不全是买来的,一步到位现代化,何必费尽心机自己从头来过呢?问题是买得越多,你自己的大飞机就越造不出来;而且,若你想买美国F-16、英国“猎兔狗”或者法国“幻影”战机时,你就是给多少钱人家都不卖,一架也不卖。对方图的是“国家安全”——打你的时候,希望能像炸南斯拉夫一般如入无人之境。
  什么是“战略产业”?有钱买不来和不是简单以赚钱为目的的产业,才是战略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原则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盈利是进一步发展的手段,不是目的。七十年代初,为了打破美国大客机的垄断,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中的任何一国都没有条件,于是四国联合起来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二十五年不盈利的艰苦奋斗,终于形成了今天可以与波音一搏的实力,这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中,战略产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最好案例。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累计研制生产27种60个型号军用飞机1.4万架,5.4万台航空发动机,1.4万枚导弹,一万多套配套机载设备,军机数和人数、航空工业规模和人数,堪称世界第三。1997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资产589亿元,销售收入258亿元,56万职工,245家企业,18家企业生产飞机, 7家生产航空发动机,77家生产机载设备,另外还有34个研究院所和7所高等院校,俨然偌大一个航空工业王国。然而,1997年,总公司的“非航空产品”销售占销售总额的近80%,十大系列五千多种“民品”中,摩托车、汽车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62%。这种情形令外国专家十分费解:如此这般高比例的“非航空产品”,为什么还叫“航空工业总公司”?为什么不叫“汽车、摩托车公司”?
  
  军民结合,比翼双飞
  
  航空工业是制造业中附加价值最高的产业。据日本通产省分析,按产品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计,如果船舶为1,小汽车为9,彩电为50,电子计算机为300,喷气客机为800,航空发动机达1400。美国F-16战机每公斤价值2680美元,是白银的20倍;F-117A隐型战机每公斤的价值差不多与黄金相等。飞机的价值含量高,是因为技术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就要求极高的研究开发费用投入。譬如,1997年,波音和麦道的研究开发费用高达22.6亿美元。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即使把航空产品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究开发,一年也不超过7000万美元,即仅为波音加麦道的3%。
  航空工业靠高科技,靠巨额研究开发投入来支撑,对规模经济具有特殊的高要求。一般而言,研制一种干线飞机机型,要花2050亿美元,用八至十年时间,而且要卖到300架以上,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全世界现已研制的喷气干线飞机中,75%尚未收回研制费用。九十年代以来,飞机制造的科技含量突飞猛进地增长。十年前,北约新战机的导航设备和软件占战机成本的25%左右,如今占到50%以上。科技含量的增长,必然要求增大研究开发的投入,由此对规模经济提出越来越大的要求。道理很简单,波音加麦道一年2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如果只生产20架飞机,一架飞机平摊的研究开发费用就要1亿美元。这样贵的飞机谁买得起?换言之,一年不能卖出成百上千架飞机,就出不起2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费用;没有巨额投入推动技术进步,生产的飞机就没有竞争优势,就越无力承担巨额研究开发费用,航空工业就越发展不起来。反过来说,也是同样道理,飞机销售得越多,平摊到每一架飞机的研究开发成本越低,产品就越有竞争性,就越有能力投入巨额研究开发费用。美国波音-737销售超过三千架;F-16战机先后卖出四千多架,少说每架2000多万美元,合计也是上千亿美元的生意,自然容易收回巨额研究开发费用。美国新一代“联合战机”,单单设计待选样机,政府就开支22亿美元,仗的是三千多架的订货,每架三四千万美元,即上千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稍后一步的欧洲,规模经济远没有美国庞大,竞争起来十分吃力。空中客车25年不盈利,直到一千三百多架空中客车系列飞机在空中翱翔,才开始赚钱。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国联合研制的下一代“欧洲战机”,研究开发和制造费用690亿元,订货620架,平摊下来一亿多美元一架。由于竞争过于剧烈,1996年的波音麦道兼并案,掀起轩然大波,美国和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统统介入。原因就在于民机占销售额80%的波音兼并军机占销售额85%的麦道,大规模直接实现了航空工业的军民结合。军民结合,好处多多:
  第一,马上使诸多军民两用的“双用途”零部件的生产规模大大扩大,充分发挥研究开发的规模效益。第二,可以把政府国防预算研究开发军机的技术成果,应用到民机。美国国防预算的1/3以上用于飞机研制、采购和使用技术保证,算下来每年近千亿美元,这是一笔巨大的兼并红利。第三,民机军用:一是民机改装成军机,美国空军把波音-707改成巡逻、预警、电子战机E3、E6和E8,把波音-747改成空中指挥机E4,把波音-767改成预警飞机,把MD-10改成加油和军事运输机KC-10;二是民用飞机作为“支援飞机”在空军服役,广泛用于公务、通讯联络、救护和运输,美国空军中“作战飞机”以外的“支援飞机”占空军飞机总数的比例高达65.6%。换言之,按架算,民机装备了美国空军的一半多;没有波音的民机生产,就没有完整的美国空军。第四,在民机大量军用的基础上,民机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可以直接支持军机的发展和市场推广。第五,军机换代的时间与民机经常不重合。2000年前后,民航大发展的高潮刚刚过去,正好赶上美国军机大规模更新换代。波音兼并麦道占尽了所有这些好处,促成了美国航空工业的军民结合,比翼双飞。回顾航空工业的发展史,军、民品生产从来就是相依为命、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战后,波音航空公司就是靠产权上属于政府的B-52轰炸机的生产设备造出波音-707,一举奠定了大型民用飞机的垄断地位。
  回顾和展望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无论军机、民机,已有和可能的出口潜力都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事业突飞猛进。1980~1993年,中国民航总周转量增长了十倍,平均每年增长21%,是世界民航平均增长速度的四倍。仅1990~1996年六年时间,中国民航客运从11700百万人公里增长到75000百万人公里,增长了六倍多。逻辑上讲,过去以军机为主的中国航空工业“军转民”,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遗憾的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没有赶上这段难以预见的民机需求增长期。填补国内民航发展巨大需求的是波音。截至1997年,波音向中国销售了240架飞机,空中客车35架,合计超过150亿美元。如今,波音兼并麦道,军民结合,比翼双飞,强者更强。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军转民”,却造成力量过于分散,过份注重短期效益,结果形成了生产汽车、摩托车、冰箱、洗衣机等五千多种产品的“大杂烩”,相对而言,已呈弱者更弱的局面。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