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0年第6期

校园报告:我所经历的高考

作者:陈映芳

字体: 【

了“中考”的记忆,谈到了被筛选的经历。他们中有的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大学生苗子,“一帆风顺”地进入重点高中然后来到重点大学;有的却是因为中考高分而被硬性划入到高中,因而不得不考大学的;还有个别同学是曾经被老师宣判了大学梦的终结而硬着头皮进入高中的。同学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考大学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十二年中小学教学的一种必然的归宿,或者说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
  此外,针对如今高考制度受到一些舆论质疑、否定的情况,一些来自农村地区、边缘山区的同学的叙述发人深思。他们提到了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落差,提到了离土和改变农民身份的愿望。在城乡分治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农民在获取社会报酬的机会面前受到种种不平等的待遇,这构成了他们考大学的最最真实的理由:读书然后考大学(或考中专)是农村孩子可以一举改变“农民”身份的几乎唯一可行的途径。虽然他们对当今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有着切身的体验,但恰恰是这些学生,对如今以“公平竞争”为规则的高考制度给了毫不犹豫的肯定。
  “为什么要考大学?”有的同学谈到了“合力”:“从学校到家庭,整个社会都在告诉我们:你想出人头地、想实现自我,就必须考大学”。无可辩驳,不容选择。
  阅读这些自述文字,我们很容易想到学生们缺乏主体性的问题。事实上他们自己也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方面他们很少独立地思考过自己要不要考大学、为什么考大学这一类问题,另一方面有关自己的兴趣、志向,诸如自己到底想学什么、今后想成为什么等等。但这很少影响到他们的高考志愿。为父母考大学,为前途考大学,为考大学而读书,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考大学”不是一个选择项,它本身即是目标。
  关于“考大学”的经历与体验,在每位学生那儿是不尽相同的。然而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更为引人注目,让我们在阅读时一次次地反复面对,不能不留下深深的印象。
  对于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高考之路像是一条既没有退路、又不知前方出路在哪的隧道。高考的压力是注定的:我国的高中教育是以考大学为目标的,而概率又规定了只能有一部分学生能升入大学。“落榜”如利剑高悬在上,如果考不上,学生们除了经受一次“失败”的打击外,在就业方面也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这是一场被视作为“不敢考虑后果”的、“输不起”的赌博式竞争。
  这样一些前提带给考生和家长的压力影响,或许可以用“高考家庭焦虑综合症”来概括。孩子们说,“压力、劳累、恐惧使我们麻木”,而父母比他们的孩子更紧张,孩子的轻松或忧郁都可能令他们的父母不安,孩子的忽上忽下的成绩或阴晴变换的情绪会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万般小心地侍候着孩子,唯恐有丁点闪失。很多人都提到了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丰盛美味的饭菜,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倾其所有、尽其所能。
  不少同学讲到了文、理科的选择,讲到了填志愿,这些也都构成了这一场艰难的赌博过程的一部分。考生和他们的父母只能凭着感觉去摸索接近目标的途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考大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最具重要性的家庭行为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经历的压力与焦虑,一方面源自于竞争之严峻,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人们对成功结果的强烈愿望。
  与高考家庭的焦虑同样给人予深刻印象的是中学的应试教学。升学率本身成了学校教育压倒一切的目标,教师们殚心竭虑地辅导、督促,学生们则在一种接近极限的状态中接受题海战术的训练。
  在这儿,通过学生们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的以应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实是与学生(及其父母)的应试需求互为因果的。无论是重点高中的设置、优秀指导教师的配备,还是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其合理性和实际效果事实上都得到了考生及其父母的认可,甚至是为学生及其父母所期望的。
  作为问题设想,我曾认为,在顺应着父母的期待、拼全力完成了“考大学”的大目标后,如今回望过去、重新体味自己的“考大学”经验,被调查者可能会对自己与父母高度一体化的倾向持审视的态度,也可能因了对自己的兴趣、志向的独自思考,而产生新的选择意向,包括对“考大学”本身的否定。
  事实证明了这些预想的偏颇。除了极少几位同学表示,可能的话会选择其他道路,绝大多数同学的回答都干脆明了:如果再次选择,还是会选择“考大学”。如果将同学们的理由作一个大致的归纳,可以列出以下几点:
  首先,考大学是当今中国年轻人谋取有利的职业地位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最佳途径。而且由于这是一条有竞争规则可循的途径,所以被认为“是一般家庭出身的人往上爬的最佳的出路”。
  其次,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的选拔功能被强化,“考大学”其实是一个漫长的筛选、分流过程的结果。对这些被认定是“读得上去”的学生而言,上高中然后考大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学生们普遍感觉到了在这一过程中的身不由己的状态。
  此外,虽然有些同学坦陈“考大学”其实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但他们认为即使再次选择,自己依然会去那么做。除了相信父母是为子女好,还因为顺从父母、当个好孩子这本身并非简单的选择行为,而是从小教育的结果。最后,笔者注意到,一些同学提到了上大学与满足求知欲的关系。上学与吸收知识的关系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对于十年寒窗只为考大学而来的学生们来说,在中小学常年的应试学习中,很少能有机会自由地去学习自己想学习的知识。为求知而学习,这似乎成了“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才可能享受的特权。
  尽管不少同学对于“考大学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不无迷惘,但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了“无悔”。他们的回答反映了这么一个基本的事实:学生们高度认同他们父母的期待以及社会的支配价值。读者会看到,同学们在对一些扶持他们走过考大学历程的人如父母、老师等表示感谢的同时,对于现行的教育制度、高考制度,对于父母、教师及整个社会所加给他们的压力表示了种种不满,进而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把千千万万的学子从‘应试教育’的苦海里解脱出来!”或许学生们在这几个部分中从头到尾也没讲清楚“考大学”对他们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且在前面几个部分中他们多少还对自己的经历、成就表示了骄傲、自豪。然而在这儿,我们不难看到,考大学的沉重压力,以及主体意志的被忽视等,都已构成了学生们“考大学”经验的难以释然的一部分。他们不愿意否认自己行为的正当性,但显然也无法肯定现行教育制度的合理性。
  不少同学在叙述中流露了再也不愿回忆考大学经历的心情。虽然,身为大学生,如今他们大多已习惯了自己作为“人才”苗子的身份,并正在为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才”继续努力。但是,作为一个个有着生命热情的“人”、向往着拥有自由、独立意志的年轻人,他们对于自己所付出的代价以及这些代价对于自身现状的负面影响,有着他们自己的认知。
  
  陈映芳,学者,现居上海。主要著作有《“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等。

[1]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