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3年第6期

两千里观鸟记

作者:徐剑梅

字体: 【


  第一日:
  出发时见到科林: 一件背后烂了好些小洞的蓝色短衫,一条咖啡色大短裤,赤脚踏双人字形拖鞋,腰带上系一根黑色小电棒。我很纳闷,就这样出发去看鸟?不是忘记换鞋了吧。终于发问:“你不用换双鞋吗?”科林、恩杰洛、奥韦托,所有人都低头去看他的脚,然后抬头看着我笑,“不用担心,”奥韦托安慰我说。
  一辆顶多五成新的白色四轮驱动越野吉普,挂着蓝色的肯尼亚政府牌照。九个人挤进了车里,科林是司机。他干脆连拖鞋也踢掉,光脚板一踩油门,车飞了出去。刚下肯尼亚博物馆大门前的陡坡,科林一眼瞥见一只林雀,“奥依呀!”(真棒啊!),他高兴得大笑大叫,两只手拍打着方向盘,恨不得和那只我连影儿都没看见的鸟一起飞走。
  无论用何种标准来衡量,科林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鸟狂。他11岁跟随父亲开始观鸟,一跤跌进鸟的世界,就再也不肯出来。他可以一瞥之下,辨认出大约一千种鸟儿,脱口报出它们的英文和拉丁文名字,它们的生活习性与身体特征,简直就像是在变魔术。常常我压根儿连鸟身的颜色都没认准是黑是褐,科林和恩杰洛他们就能够说出鸟儿喉部与腹羽的色彩,我为之目瞪口呆,他们却只当稀松平常。
  车行502公里,到达肯尼亚与乌干达边界的布西亚小镇后,我已经再清楚不过地认识到,我在和一群真正爱鸟的人打交道。他们遗忘自己,追寻着天空里的另一道风景。无论多么平凡常见的鸟儿,都能唤起他们发自肺腑的兴奋和欢喜,这令我深深感动而且欣羡。
  车行至布西亚,已是下午五点半钟,搭乘的观鸟者陆续下车,最后只剩下我们四人。布西亚是个农业区。一路看过来,到处是玉米地和甘蔗田,间杂着一人多高的荒草、灌木和柴树,很有点像美国越战片里的越南丛林,但农家的屋顶都是非洲传统的蘑菇顶。这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没有人提宿营的事。科林在一条泥土路边停下了车,三个人相互间连个招呼也没有,就走进了灌木丛里,一人脖子上挂一个望远镜,默默地行走、伫立、倾听。你能够感觉到,他们曾经这样一起观鸟不知多少次,因而连眼神的沟通都不再需要。科林后来告诉我,看鸟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倾听,没有比鸟鸣更美妙的音乐。
  这天我听见的最后一声鸟鸣,是太阳鸟的啼唤。这是一种体形很小的鸟儿,喙长而纤细,以花蜜为食;翅膀短而圆,腹部橄榄色,栖于高枝。它只有几克重,可是每年都会飞越七千多公里,从欧洲(科林带着不可思议的赞叹神情强调说,从“我的家乡”)来到非洲歌唱。
  
  第一夜:
  天色全黑,咫尺开外,人影几不可辨。直到这时候,奥韦托才带我们来到他去年观鸟时结识的一家农户旁边,找了块略平的泥土地,打开帐蓬,准备野营。待4顶帐篷全部架好,睡袋和卷成一捆的海绵垫子也打开铺上,腕上的表针已踱过9点。科林从车上取下几把帆布折椅,我们轮流用车上水桶里的水洗了洗手,“晚宴”便开始了:粗硬的面包、袋装牛奶,中国榨菜和沙丁鱼罐头。我点燃两根红蜡烛,固定在罐头盒上。看见红蜡烛,他们三个人露出意外而高兴的笑容。
  湛黑的夜,柔弱的烛光闪烁在每个人的瞳仁里。我慢慢地啜饮着冰凉的,有点发酸的牛奶,听着他们只言片语的交谈,一点一点放松了自己。头顶的星光繁密、明亮、清澈,像要掉进你的眼睛里。很可能你看见的那颗最亮的星星,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熄灭。但它在最后一刹那间所迸放的光华,却经过几千几百万年后,在那个瞬间到达了地球,柔润我们的眼睛。然而它的光芒如此明朗美丽,延绵不息,你如何能不相信它将永恒地存在?
  钻进睡袋,一觉醒来,走上田埂,星星更加紧密灿烂。四野沉寂,飞鸟投林,伫立片刻。再度醒来,已是黎明时分。
  
  第二日晨
  5点30分,走进灌木林。天色尚暗,看不见鸟,而鸟声稠密,明亮着黎明前的世界。天边的云彩渐渐被染成了红色,但除了我,似乎没人注意太阳的莅临。
  科林、奥韦托、恩杰洛,他们背向太阳,屏息静气,一心只是寻找鸟儿。第一只被我们,不,准确地说,被他们发现的鸟,是一只黑肩欧夜莺。这时,天地都还笼罩在一片暗色中,树林、草丛、玉米地,都仅仅只有模糊的轮廓。他们像百灵鸟那样起早,却有着猫头鹰的眼睛;而我,东张西望,循着他们注视的方向,急急忙忙地调着望远镜,却总是一无所获。
  深一脚浅一脚走在草丛里,脸上和手上被茅草划了左一道右一道的血痕,放眼望去只是庄稼地和东一棵西一棵的刺荆树,太阳眨眼间就褪去了柔和的红色。一脚陷进深草覆盖的小水沟里,半天才平衡住自己拔出脚。可是,只几分钟的功夫,鞋子就干了。太阳一分钟比一分钟毒辣,胃也莫名其妙地疼起来。我感到气馁,感到自己像在越南丛林里作战的美军,东奔西走,却摸不着头脑。我安慰自己,就当他们看鸟,而我的工作,原本只是看他们看鸟。
  真的,看他们工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才明白,在此之前,我对观鸟完全没有概念,更没有观鸟所需要的训练有素的眼睛和耳朵。他们一人脖子上挂个老式的大口径望远镜,口袋里插一个小本子,一枝圆珠笔。科林左肩扛一个三角架,右肩挎着一个专门用来录鸟叫的录音机。在倾听的时刻,他们一个个侧着耳朵,凝神定气,有如老僧入定。在发现鸟儿的时候,彼此会简单地交换几个字,仅此而已。怎样能描述出来呢?看着他们观鸟的样子,热切而又沉静,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一样,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也不过就是如此吧?武侠小说中,心境空灵澄澈,虽飞花落叶亦能默察也不过就是这样吧?渐渐地,我的心也安静下来,鸟的鸣啭开始进入心中。这时,我听见了鸟翅与晨风相遇的声音。
  忽然一下子,鸟掉进了望远镜里面。密密长长、随风摇曳的黄色茅草杆上,高高低低栖满了燕子,好像音符一般。晨睡初起,它们有的梳理羽毛,有的抬头张望,有的高低弹跳,长长的草杆在眼睛都来不及眨的功夫弯曲又变直,天空中充满柔和的颤音。这时,科林叫我用他固定在三角架上的大望远镜去看。这才蓦然发现,在燕子群中,有两只红头红嘴的小鸟,显得格外的美丽。
  晨光熹微中,满天的燕子在急急忙忙地飞翔。
  
  第二日午
  从凌晨5点30分到11点15分,他们看到了375种鸟,我看见的不超过7种。
  从凌晨5点30分到11点15分,没有人喝过一滴水,或者吃过任何东西,甚至没有人提过这几个字眼。
  11点15分,我们走回了昨夜的宿营地,各人收各人的帐蓬,卷好放到车上,然后才开始吃早饭。太累,只勉强吃了两片面包,喝水的时候,上唇和下唇像被用胶水粘在一起打不开来。早饭最多只用了二十分钟时间,我们便重新上车,出发去另外一个地区看鸟。 依旧是深草丛和杂乱的灌木林。巨大的太阳越来越像火球一样悬在头顶,开始担心不要闹中暑晕倒这种笑话,使劲地反复抹清凉油,下定决心绝口不问他们打算这样子看到什么时候。暗中安慰自己,不管怎么说,总比越南丛林里的美军强,再狼狈也不用担心踩地雷。
  但不知为何,越来越累,却越来越体验到观鸟的乐趣。以前看见一大早就起来遛鸟的北京老头,没少轻飘飘地说,啊,好漂亮的鸟儿。但是,鸟的美丽如此令人愉悦,却因为经历如许辛苦才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和心田。
  我看见了蜂虎,看见热带巨嘴鸟、燕、丁丁鸟、各种椋鸟(其中就有中国人说的八哥)。我看见了鹰飞,古人说“飘摇”,这两字实在是为它创造的。科林拾到一根长长的鹰毛给了我,说是那只鹰刚刚掉落的。因为看到一种罕见的鸟儿,科林和恩杰洛手舞足蹈,简直乐得不知如何是好。
  

[2]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