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6年第1期

开放的传统:从保守主义的视角看

作者:刘军宁

字体: 【


  
  传统的特性
  
  传统有一些重要的特性,被拥护传统的人和反对传统的人都忽略了。许多辩论都是基于把传统当成一个僵化的东西。
  传统的重要特性之一是,传统是开放的、共享的,传统也是流动的。很多热爱传统和仇恨传统的人士都在无意中把传统看成是本土的、封闭的,因而也是不能流动的和共享的。其实,传统是开放的,传统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是立足本土的、关照全球的。佛教进入中国就是很好的说明。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成为中国的传统,这有力地证明了传统是流动的、传统是开放的、传统在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是可以共享的。正因如此,中国才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有机会克服重重阻力分享到些许的人类自由的大传统。这种未来的自由传统将给中国的固有传统加入新的成分,使两者融为一体,就像当年佛教来到中国一样,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机整体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天如果有人要提议把佛教的书全部烧掉或灭佛,肯定有人会指责这是在破坏中国文化。如果有人今天鼓吹灭佛,那就会毁灭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有人叫嚣要焚毁柏克、洛克、亚当·斯密、联邦党人的中文书籍,那就是在毁灭中国新近的自由传统,也是在毁灭人类的自由大传统。你不能焚毁中国的经书,否则就是毁灭中国的本土传统;你不能焚毁西方的经书,否则就是在毁灭已经为许多中国人所接受的人类文明的大传统。佛教中国化的个案表明:传统是流动的,中国和西方,本土和异域的传统是可以共享的。开放的传统意味着在人类文明的互相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在中国讨论传统,也不仅仅是讨论中国本身固有的传统,而且要引入人类自由的大传统,并推动中国固有传统与人类自由大传统的融合。
  保守主义的实质,就是在本土培育自由生长的沃土。因为从经验主义的角度看,所谓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的习惯,而不仅仅是理念世界中激动人心的诉求。生活中有自由,传统中就会积淀下来自由。这意味着中国当然就有自由的传统值得保守。尽管这一传统还十分弱小,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其弱小,更需要加倍呵护。在全球化时代,社会日益开放,文明间的交流迅猛增加,中国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分享属于全人类的自由大传统,也会有更多的外域传统流入中国。
  传统的重要特性之二是,传统不是静止的,而是演化的;传统不是过去的,而是从过去经现在到将来绵延不断的。许多拥护和反对传统的人士,都把传统看成是过去的、静止的、不变的,你要么继承它,要么毁掉它。实际上不是这样。这是对传统属性的误判。传统并不仅仅是指古老的过时的。传统本身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纽带,传统一定是传承下来的价值系统。有生命力的传统是恒久的,既是共时的,也是历时的。传统不是历史,传统不是现在,传统是历史与现在之间的价值纽带。传统是演化的,意味着传统是会发生变化的。既然传统的根基是个人行为,那么,个人行为、价值观的持续变化将带来传统的变迁。由于传统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酿造”而成的,因此,其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意味着,不论传统在过去是什么,在未来变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人们不能改变中国传统的过去,却有可能演化出中国传统的未来。传统像容纳经济活动于其间的市场一样,不是单独的个人可以设计的,却是演化的。
  传统是一种有机的生命体,其内容是可以不断演变的。“传统是演化的”,意味着我们不能完全依据传统的过去来判断传统的未来。我们要看到它本身的的演化逻辑。所以,在中国同样也不能根据中国过去的传统发挥的功能性质来判断传统在未来一定也是这样,它本身是会演化的。
  传统的重要特性之三是,传统内部在构成上是多元的,各部分之间往往是有内在冲突的,因而传统是可以选择的、可以修正的。传统是模糊的,传统也是具体的。一种传统,越是宏大,里面所包含的价值资源就越多,各种主张都有可能从中找到源头和依托。传统往往是多元多样的,在指向上是含糊不清的。自由的思想、专制的主张都可以从中找到理论资源。一个大的传统内部可能包含种种小的传统,而这些小的传统之间可能是冲突的、至少在价值取向上是迥异的,如中国传统内部的儒道法释之间。没有一种传统是纯粹的自由传统,每个传统中都有自由的因子,只是大小强弱有所不同。古代中国没有自由的大传统,不等于其中没有自由的因子。
  一个重要但是一直被忽略的事实是,人们对待传统的态度,总是选择性的;不论它是在研究传统,还是在弘扬传统,他总是只挑选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泛泛地说,传统好像是一个有固定形状、特定体积的东西。但是没有人有能力在整体上研究、弘扬、批判、继承某个传统,尤其是像中国的传统、东方的传统这样的宏大传统。不论一个人的宏愿有多大,他一定只是在谈论传统中的某一个细节、某一个具体的主张。一个个人没法处理整个传统,他一定是在谈传统里面的某个方面。如果传统具有上述属性的话,那么,传统本身是可以选择的。传统的这个演化过程取决于我们更关注历史上传统中的哪些东西,更忽略历史上传统中的哪些东西。这样不断强调出一些新的东西,忽略一些东西或者引入一些东西,就导致传统的一个演化。
  泛泛而言,传统是模糊的,无边无界的。就个人而言,是无力去保存一个民族国家的全部传统的,更何况传统内部总是包含一些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因此,对个人而言,所谓保守传统,都是在具体意义上的传统,即任何个人只是试图保守传统中其所中意的那一部分。因此保守传统是一个十分具有选择性的、很挑剔的行为,而不论保守者有多么大的保护全部文化传统的宏愿。传统是选择性的,意味着有必要从庞杂的传统中挑选自己认为正确的那一部分传统。当然,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传统,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没有人认为应该保守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传统。比如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今天几乎没有人公开宣称要继承这一古代传统。既然文化的保守是有选择性的,那么长期的选择,就会导致传统的演化。所以,与上面的结论一样,不论中国的传统在过去是什么,对自由多么不友善,通过选择性的保守、通过融入未来的自由大传统,中国固有的传统是会演化的,会对自由不友善演化到十分亲和自由。保守主义在中国的使命就是要选择性地保守中国传统亲和自由的因子,引入人类的自由大传统,加速传统的演化,从而形成值得保守的自由传统。况且,没有一种传统是与自由完全无关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中,也有人道的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左派也有自由左派。
  既然传统的传承是有选择性的,传统是开放的、可共享的和演化的,那么,传统就是有能力自我修正的。传统中的各部分也会不断自我修正,自我调整,借鉴其他传统,从而淘汰其中的劣质和野蛮的因子,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纳妾裹脚等。当然,即便如此,也不能排除新的错误选择的可能性。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但是,人们可以在以后的选择中不断修正以前的选择,也同时不断对传统本身进行修正。传统是一种社会经验,其自身具有修复纠错功能。既然如此,我们不要问中国传统曾经是什么,而是要问如何通过选择、演化、引进和共享来重塑中国传统。
  任何一个大的传统,它越大,它的内在冲突就越多。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任何主张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思想资源。在这方面,西方基督教传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范例。专制君主求助于基督教,宪政民主也求助于基督教;社会主义试图从基督教中寻求灵感(如拉美的解放神学),保守主义则更是深挖到基督教的源头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作为一个个案,它在历史上走过一个被忽略的但相当不平坦的道路。
  

[1] [3] [4]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