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5 掌声背后

  Author :

  Issue : 总第 143期

  Provenance :《中华工商时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刘兴昌

  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著名女悲剧演员拉茜尔,有一次抱怨剧院雇用的捧场班子,说她第二次出场时获得的掌声比第一次出场时少。这个班子的首席捧场人回答说:“我不能忍受这样的指责。在你的第一场演出中,我率领我的捧场班子鼓掌欢呼33次。其中,长时间的掌声有3次,长时间的欢呼有4次,激动人心的场面有2次,爆发性的鼓掌和欢呼有6次。”他解释说,所有这些,使得捧场队员相当疲劳,所以不得不在第二场减少欢呼的次数。有人发现,许多演出的热烈场面看来是自发形成,实则出于预先的策划。这是演出本身的传统做法和策略之一。

  在歌剧院,演出的组织者总是密切注意着掌声持续的时间,并把它认真记录下来。他们懂得,多长时间的掌声表示满意,多长时间的掌声表示不满意。18世纪,在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的演奏过程中,鼓掌欢呼并要求重复某个片段是司空见惯的。据说,莫扎特和海顿就对观众要求他们重复乐章中的某些片断感到极为兴奋。

  鼓掌喝彩是歌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史以来,创下谢幕次数最高的是“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1988年他在柏林德国歌剧院演唱《爱情的万应灵药》之后谢幕165次,掌声持续了1小时零7分钟。芭蕾舞演员玛尔科·封丹在维也纳与诺列耶夫合跳《天鹅湖》后,应观众的连续要求,对某个片断重复了89次。在这类情况下,鼓掌欢呼可能是演员和观众合谋的产物。

 

 

 
     

苏教版初中语文网站推荐阅读

 
www.520yuwen.com推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