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6年第6期

守库(散文·外三篇)

作者:苏 北

字体: 【


  我们居住的这一个小区依山而筑,因此台阶很多,那一个一个的垃圾筒就摆在一层一层的台阶口,老妇人收拾完一个,便把垃圾车推到台阶边,然后背一只蛇皮袋吃力地弯着腰,爬那台阶。我见她那样子,像一只吃力爬坡的蜗牛。
  一个黄昏,我在门口的石杌上坐着看报。老太太又来收拾第三次垃圾了。我见垃圾箱里垃圾不是很多,她也不太忙。忽然很想同她聊聊。于是我先请教老人家高寿,她说,老了,今年六十了。我接着说,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在家歇着,儿子能同意你出来吃苦吗?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话匣子打开了。她告诉我说,老头子如今下岗在家,每月只有一百多元生活补贴,家里还有一个孙女儿,供她上学,没办法,才做了这份工作。我说,孙女儿还跟你过,儿子呢?她说,儿子离婚了,又娶了一个,后来的这个不要前一个的孩子,没办法,孩子可怜,就一直跟我们老两口过。孩子愿意跟着我们,你说我们能赶她走?我问她,除负责我们这片还有哪儿?她说,这才是一小块,大桥下面都是。她告诉我,她每天夜里三点钟就起床了,从大桥下开始扫,扫到六点多钟才能扫到我们住的这一片来。我问,一个月能不能拿到三百块钱。她说,哪儿,才二百多一点。
  从此我对老太太多了一份同情,每天上班时同她笑笑,算是打个招呼。
  有一次我在菜场买菜,竟巧遇见了她。因为平时见到的都是拉着垃圾车的她,今天突然见到挎着菜篮子的她,还有些不习惯。我见她同一个卖豆腐的男子在讨价还价,一副认真的样子。头上好像用水梳了一下,有点亮阔阔的。一时我有些感叹:人的生活,有时是难以猜测的。
  可天大的巧事还在后面呢!又过了好些时候,我的一位朋友从北京来,住在古井赛特大酒店。那天早晨,我过去陪朋友吃早餐。在古井的二十九层餐厅里,竟遇见她同一个小女孩也在那里吃早餐。那小女孩,约莫十来岁,扎两只小丫丫,一双圆圆的眼睛很有神,长着一只小塌鼻子,样子蛮可爱的。我猜想那肯定是她孙女。只见孩子在那儿吃,而老太太却不大动,不时孩子把勺子伸到老太太面前,让她吃一口。她就笑逐颜开张大嘴,一副乐陶陶的样子。我虽然心中奇怪:老太太居然舍得花六十八块钱一位到这样五星级的大酒店吃早餐?真是不可思议!我很想上前问个究竟,可又怕扫了老妇人的兴致,于是远远找了一个地方坐下,静静地看着她们吃。
  我哪舍得!还不是这孩子。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见到老妇人,我终于问了她。她先惊奇我怎么晓得,之后告诉我,是孩子十岁生日。这孩子的一个同学十岁生日是在这儿过的。孩子回家闹着也要来过。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能到那么高级的地方去,可是孩子不懂事,在同学面前要面子,也要去过一次。我找人打听了,说要六十八块钱,我和老头子合计合计,用我半个月的工资,带孩子去一次,人毕竟只有一个十岁,不能让孩子以后恨我们老两口。
  老妇人说这话时,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我见老太太脸上有一丝红云,那老花的眍眼竟是亮亮的,深含着渴望和率真。我心中忽然非常感动,心里竟湿湿乎乎的。我心想,她虽然整天同垃圾打交道,可她的心,她的爱,同我们没有两样,她对下一代的爱是彻底的,无一丝功利主义色彩。她的手虽是粗糙的,可她的心是透明的,清澈的,柔软的。
  之后的日子,我只要同老妇人见面,总要说上几句,问问她孙女的学习情况。老妇人也笑呵呵的,精神似乎特别好。不知是哪一天,我早晨上班,见来收垃圾的换了一个老头,我心里一惊:老妇人怎么了?家里有事不来了?被站里辞了?生病了?一种不祥的念头跳上我的心头。我已走了过去,想想还是忍不住回来。我问老头,老同志,我们原来收垃圾的老太呢?
  唉!老头叹了一声,前天夜里发了急病,一口气没上来,死了。老头说完就去埋头掏垃圾去了。我却心头一沉,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苏北,作家,现居合肥。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灵狐》、《像鱼一样游弋的文字》等。
  

[1]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