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

作者:陆茂清

字体: 【


  电影在中国,已有整整100年历史了,“百年电影”的各种纪念活动已陆续登场,坎坷历程令人感叹不已,骄人业绩让人引以为荣。
  上世纪前半叶的三四十年里,靠着一批拓荒者的不懈追求,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迈入草创时期,靠着努力拼搏进取,终于赶上了世界潮流。现就其间具有跨越式发展意义的业绩,作回顾介绍,以此展现艰难而又值得骄傲的我国电影早期奋斗史。
  
  西洋影戏舶来
  电影的发明固然与中国无缘,但中外影戏学者公认,近代电影艺术的前身,是古老中国的皮影戏。
  皮影戏诞生在汉朝初叶,利用光影生成与物像反应的原理,以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表现故事,所以又称“灯影戏”。经南北朝、隋唐至宋代,皮影戏不断普及发展,成为一个剧种,城镇乡村多有演出。1367年,中国的皮影戏传入了法国,8年后又传入英国,在马赛、伦敦等地放映,广受欢迎,称之为“中国影灯”。
  近代欧洲的英、法等国,随着摄影术的发明,研制成了电影。1895年12月28日,法国里昂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厅里,用“活动电影镜”,公开售票放映了《婴孩喝汤》、《水浇园丁》等几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
  电影在它诞生的第二年,就随着西风东渐来到中国,首先出现在华洋杂处的东南巨埠上海。1896年8月11日(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三)《申报》刊登的广告:“初三夜乃设西洋影戏客串戏法,奇巧电光焰火。”
  广告中所说的“西洋影戏”,正是电影。放映的地点,在上海娱乐场所徐园“又一村”。在变戏法、演京剧、放焰火中间,穿插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在中国放映的第一场电影。由于先在《申报》上做了广告,又有观众的传扬,“又一村”的西洋影戏成了十里洋场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人们对“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啧啧夸赞又连连称奇。
  次年7月,美国人萨洛松来了上海,先后在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放电影,为扩大影响,雇人在《游戏报》上刊登了《观美国影戏记》。美商奥迪生公司还拍摄了《上海警察》、《上海街景》等记录片放映,因是本地的景物,吸引了很多观众。西班牙人加伦白克紧跟而上,在升平茶楼、金谷香番菜馆、乍浦路跑冰场放电影。
  随着时间推移,舶来电影相继进入北京以及天津、广州、福州等沿海城市,并逐渐深入内地。
  电影初来中国时,均无固定的放映场所,而是租用茶园、菜馆、跑冰场等休闲处作临时性映出。
  1904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看准放映影戏能赚钱,建造了“大观楼影戏园”。他依据自己看影戏时的感受与需求,大胆破旧革新,对茶楼式的传统结构做了改造,采取横式座排,又做成靠背椅子。观众看电影时,都坐在了银幕的前方,画面清晰,又背靠有依,很是舒服。这是北京的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只是规模小,座位不多。
  到了1908年,上海出现了大型电影院。这一年,西班牙人雷莫斯在海宁路、乍浦路口租了一块地皮,用铁皮搭建起了一座“活动影戏园”,有250个座位,由此收入大增,财源茂盛。
  上海以及各地的电影商,从任景丰、雷莫斯的成功得到启发,纷纷营造影戏园,被现代人称之为电影院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中城市。
  任景丰与中国电影开山之作《定军山》
  一部近代史上,不乏放眼向洋的志士仁人,他们并不排斥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又善于“师夷之长”,对于舶来的电影亦是。电影传入中国之初,放映的全是外国片子,10年后,中国人方尝试自己拍电影。这揭开了中国电影第一页历史的鼻祖,就是前边提到的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也正是他,开创了中国的电影时代。
  任庆泰,字景丰,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人,生性聪颖,心灵手巧,曾留洋日本学习照相,回国后于1892年间,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开办了丰泰照相馆。
  此君长于经营术、生意经,开辟了专为国剧即京剧名伶拍“戏装照”的业务,陈列销售的戏装像神肖形似,大受各式人等特别是追星族的欢迎。也因此带来了连锁效应,顾客慕任景丰之名,纷至沓来“丰泰”拍照。“丰泰”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规模不断拓展,拥有了照相师、学徒十多人,还兼营照相器材。
  有感于当时放映的都是西洋的风景、戏法,任景丰萌生了中国人自己拍电影的想法,他琢磨电影是活动照片,拍电影与拍照片的原理大致相同,坚信能成功。于是带着照相师、义子刘仲伦,去东交民巷德国人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木壳手摇摄影机,以及胶片14卷。随即向洋行职员请教了操作方法,又当场作了试验,直至掌握了技能。
  拍什么内容既容易成功又能赚钱呢?任景丰已深思熟虑,成竹在胸,决计拍广受时人青睐的京戏,他把目光瞄准了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谭鑫培是当时最出色的文武老生,唱做一流,影响最大,观众最多,男女老少尽知其鼎鼎大名。
  任景丰平日里交际甚广,通过拍戏装照结识了多个名伶,又是京剧名票友,与谭鑫培的私交尤为深厚,知谭1905年60大寿,便与他商量,拍他最拿手的绝妙好戏《定军山》,作为对他60寿辰的献礼。这对谭鑫培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祝寿方式,又是独特形式的艺术生涯纪念,所以欣然答应。
  《定军山》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主要剧情是:魏将张郃犯蜀,老将黄忠向军师诸葛亮请缨迎敌,诸葛亮有意激将,以其年事已高未允。黄忠据理力争不果,不由得怒气上升,当众舞刀折弓,示老当益壮武功不减。诸葛亮终于准其出战。黄忠披甲上阵,奋力杀退张郃,乘胜攻占定军山,施拖刀计把魏军大将夏侯渊斩于马下,凯旋而归。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秋之交,《定军山》开拍,任景丰挑选馆里技术最好的照相师刘仲伦担任摄影,他自己则筹划和指挥拍摄过程,诸如指点摄影机摆布的地点角度、演员表演的位置,以及开拍叫停等等。
  由于照明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自然日光拍摄,拍摄的地点在照相馆前后进之间的院子里。两根廊柱上横绷绳子,绳子上挂一大方白布幔当做后天幕,天幕后的屋子则是出将入相处。摄影机固定在后墙观看效果最佳的位置上。
  任景丰一声发令,“出将”的锣鼓点子响起,扮演老将黄忠的谭鑫培,身穿甲胄戴着髯口手握大刀出现在了布幔前。“开拍!”任景丰话音刚落,刘仲伦摇动了摄影机,当时进口的胶片是200英尺一卷,拍完一卷后停下,换上新的再拍。
  谭鑫培如剧场献技一样,在布幔前随着音乐锣鼓演出,一丝不苟认真投入,精湛地表现了这位老当益壮的三国名将黄忠的英勇气概,一招一式被完整地摄入了镜头。
  因是国人初次尝试拍电影,条件简陋,无经验可谈,不时暂停下来商量商量;而云遮太阳时也不能拍,必须叫停。就这样拍拍停停,拍了3天方拍完。
  《定军山》分为“请缨”、“舞刀”、“交锋”3个短本,可放映10分钟左右。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亦即第一部国产片,又是中国第一部戏曲片,揭开了中国电影历史的第一页。
  任景丰在他的大观楼影戏园首映《定军山》,作为庆贺谭鑫培60寿典,谭鑫培本人、家眷以及亲友应邀观看。来宾频频叫好,称赞云:《定军山》拍摄成功,为谭老板贡献了一份价胜金璧的丰厚寿礼。
  《定军山》拍成后先在北京映出,后南去上海、福州等地放映,广受欢迎与好评:“备极可观,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