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抗震救灾中的文艺演出

作者:王德彰

字体: 【


  我们进驻机场的第二天,即8月25日上午7时30分至8时30分,各演出队先学习《河北日报》、《解放军报》社论,都是有关抗震救灾方面的内容,随后由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到冷冻厂参观,浏览市容。11时,开全体大会,一位省委常委动情地讲道:“唐山人民是钢铁的人民,自己的房子倒了,没有一个哭的;但听到工厂的房子震平了,都哭了,这是感谢毛主席落下的感情的泪水!”接着传达中共中央1976年8月18日13号文件,即《关于唐山丰南抗震救灾的通报》,主要讲目前来唐山抗震救灾的已有十几万解放军指战员,两万多名医护人员,难以数计的工农群众。开滦矿已开始出煤,唐山钢厂已开始发电。继而传达省委书记刘子厚8月17日在唐山地、市、县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讲话重点是大力安排群众生活,9月底之前把简易房子都建起来,并努力恢复生产。震中伤员于8月20日全部转移外地。
  经过实地参观,又听了中央文件的传达和省委领导讲话,对灾情有了明晰印象,尤其是切身感受到了唐山人民在重灾面前不低头的顽强战斗精神,以及全国人民支援唐山的共产主义风格,初步积累了创作题材。当天下午即排练节目,等领导审查。晚8时,省文办、文化局领导审查节目准备情况,演了一遍,10时许,省委书记刘子厚和省文办杜荣泉来,重新审查节目,杜荣泉并交给我写一个为解放军专场演出的开幕式节目的任务。开幕式节目是对口词《向解放军学习、致敬!》,我从晚10时30分动笔,一直写到26日晨5时方毕,早饭后讨论时大家基本满意。
  这样,开始各演出队演出的文艺节目,主要还是常演的“样板戏”唱段和革命歌曲,因大量的直接反映抗震救灾的节目未来得及创演。省梆子剧院齐花坦、田春鸟演出《红灯记》、《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杜鹃山》选场和选段;省京剧团也多是演“样板戏”《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片断等。省艺校除演出京剧《沙家浜》之“智斗”,《智取威虎山》之“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龙江颂》之“人换思想地换装”;革命歌曲“毛主席派人来”等外,还多次演出京剧小戏《审椅子》。这出戏是当年春天向上海京剧院学习的,原创由李炳淑主演。四五月份省艺校在正定县三角村开门办学时已演出多场。剧情是女村支书“审椅子”,审出了阶级敌人藏在椅子座下的“变天账”。肩负创作任务的我,及时地创作了一些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文艺节目。这样,保留节目和新创节目可以组成一台能演一个多小时的晚会节目。我写的京剧联唱《冀东煤海起风雷》、歌曲《党中央和我们心连心》等,分别由京剧琴师魏少平、作曲家许奎福谱曲,参加过多场演出,反映尚可。
  抗震救灾文艺演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两部分观众,一是住在飞机场的各地抗震救灾大军,重点是解放军,因这是救灾的主力,且人数最多;二是各厂矿、农村的唐山工农群众。
  慰问抗震救灾大军的演出,都是在飞机场临时搭建的席棚舞台进行,中直和总政、海政、战友、二炮等文艺团体在这里都轮番演出了各自的晚会,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曲艺节目,水平都很高。记忆最深的是,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唱完她的代表曲目《马儿啊,你慢些走》,下不了台,只好多次返场,一首接一首地将她的代表曲目《见了你们格外亲》、《老房东查铺》、《众手浇开幸福花》唱个遍,台下掌声雷动。马玉涛就是一本正经地在台上唱歌,凭歌声打动观众,不像现在有些歌星根本不返场,或偶有返场也仅一首而已,还得说一句“给点儿掌声好不好?”也不像现在有些歌星必须浑身扭动着才能唱,一边唱着还得一边和观众握手。
  河北省的这6个演出队,赴厂矿、农村演出时单独活动;凡在机场演出时,就由各队选出水平较高的节目,组成一台综合晚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京剧、河北梆子、歌舞、小话剧(那时还没有介乎话剧和相声之间的所谓“小品”),各类曲艺形式应有尽有。6个演出队又派出了本团(校)的许多著名演员,如省艺校的京剧名家罗蕙兰,河北梆子剧院的齐花坦、田春鸟,省话剧院的宋英杰,省歌舞剧院的歌唱家王辉等等,所以演出很受欢迎。
  在两个多月的演出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曲艺。因曲艺这个艺术种类反映现实生活最快捷,形式也最通俗活泼,再加之相声节目在当时正处于兴旺时期,且演员们又是从各地(市)抽调上来的名家,所以创作的新节目最多,影响也最大。他们发扬“乌兰牧骑”作风,深入厂矿、农村、学校,创作了快板书《飞车报灾情》、对口快板《抗震凯歌》、单弦联唱《红心永向天安门》、相声《煤城新歌》和《一封信》,进行过多场演出,颇受观众欢迎。尤其是常志的快板书,康达夫、李如刚的相声,刘文亮的燕山大板,伍振英的西河大鼓,肖云霞的乐亭大鼓,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如常志的快板书《飞车报灾情》、刘文亮燕山大板落腔时的几声“咳咳咳——”,康达夫相声中的“打毛衣”)还在观众中广为传唱(说)。曲艺演出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观众又很喜欢曲艺形式,所以省委书记刘子厚在抗震救灾前线拍板,成立省曲艺团。于是,1976年12月河北省曲艺团在石家庄正式建立,编制为40人。自此省直又增加了一个艺术表演团体。
  说起常志,在唐山大地震中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常志是著名快板书演员,曾连任四、五、六、七届河北省政协委员。地震时他正供职保定市曲艺团。1976年7月,文化部举办全国民族戏曲、音乐、曲艺等“五项调演”,河北省文化局从全省几个地、市抽调主要曲艺演员组成河北省曲艺代表队赴京参演。常志作为保定市曲艺团的著名快板书演员被抽调入队。
  调演尚未结束,唐山发生大地震,曲艺代表队即撤回石家庄待命。说来也巧,7月27日保定市曲艺团一行40人赴唐山演出,该团著名西河大鼓演员兼团长的王玉珍,是常志的爱人。曲艺团当晚在小山剧场装台,一直装到7月28日凌晨3时整方毕。演员们刚躺下休息,3时42分53.8秒即发生大地震,全团有19人遇难,其中就有王玉珍。正在石家庄待命的常志震后3天惊闻噩耗,火速赶赴唐山处理后事,事后返回石家庄,没过几天即参加河北省曲艺演出队赴唐山进行抗震救灾演出。一到唐山,常志强忍着刚刚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创作演出中。
  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常志创作演出了好几个著名的快板书节目,还为其他演出团体写唱词,总共有40多个大小节目,最著名的是《飞车报灾情》和《抗震凯歌》。
  《飞车报灾情》演的是第一个向党中央报告灾情的英雄模范人物李玉林的真实故事。李玉林是唐山矿工会副主席,地震发生后,他从废墟中爬出来,浑身是血,饥渴难忍,他全然不顾,家人也不去顾及,一心想的是马上向党中央报告灾情。可是,当时没有手机,一切固话通讯线路全部被震毁。他赤脚跑了几个地方找通讯工具都未果,最后跑到唐山矿,好不容易找到一辆救护车,于28日凌晨4时10分(即震后还不到30分钟)飞速直奔中南海。车上坐着李玉林和他的同事曹国成、袁庆武,司机是崔志亮。车到天津蓟县,正碰上国家地震局的几位同志,在此找“震中”,听李玉林一说,才知震中在唐山。28日上午8时多,李玉林他们的救护车出现在北京中南海门前。当他们走进中南海紫光阁时,同时大哭起来。李玉林悲痛地说:“首长啊!唐山都震平咧,我们是毛主席、党中央报告灾情的!”中央领导也正在等待唐山消息,李玉林他们的到来,为党中央送来了准确消息。获知准确情况后,中央立即召开会议,制定了唐山抗震救灾的方针,决定军队、医疗队、救灾物资火速向唐山开进,全国支援唐山的抗震救灾工作迅疾全面展开。各文艺团体的演员们在机场用苇席搭建的大会议室里,多次聆听李玉林的事迹报告,并听过李玉林的讲话录音,实在令人感动。可以说,当时的李玉林,不仅在唐山,而且在全国也是个知名人物。常志根据他的事迹创作的快板书《飞车报灾情》,大气磅礴,绘声绘色,鼓动性极强,重要演出场合必有这个节目。当人们看着常志在舞台上激情奔放地表演时,谁又会知道他爱人刚在地震中罹难呢?
  

[1]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