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1949年国共移交上海市政府经过

作者:吴跃农

字体: 【


  1949年5月27日晨,随着杨树浦守敌的投降,上海市区宣告解放,第二天,国民党最后一任上海市代理市长赵祖康和中共上海市长陈毅,在市长办公室举行了市政府的移交接管,中共执政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挂牌成立。
  上海不是共产党打下来的吗?怎么还有国民党市政府移交给共产党这一说?然而这是确确实实的。尽管激战中,上海市政府并没有出现真空,国民党在最后时刻留下了陈良和赵祖康两任代理市长的看守市政府,维护着最后几天的市政运行;但在战火之后,战败者向胜利者交出政府印信,心平气和地将大上海的政权完整地交接给共产党新政府,旧市政府的全体公务员只要愿意,都可平稳地过渡到新的市政府工作,代理市长赵祖康也立即被陈毅市长任命为上海市工务局局长。
  
  为顺利接管,陈毅要求推迟攻入上海
  
  1949年初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部队开赴镇江丹阳待命,中共已经任命陈毅为上海市市长。
  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最初是由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来的。1949年3月5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会议期间个别征求过陈毅的意见,担任上海市长如何?陈毅表示接受,他向毛主席提出建议,希望中央像当年全党抢东北一样重视上海的接管工作。会上,有人对管理城市,特别是对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感到心中无数,有畏难情绪,有同志提出是否请苏联专家来协助管理大上海。陈毅不同意这种意见,他在大会分组讨论时慨然表示:“我的意见是自己准备搞城市。”
  当时,市长并不是完全由中共单方面来决定的。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上海解放在即,斯大林曾多次打电报并通过当时到西柏坡的米高扬向毛泽东表示过应该尽早拿下上海,确定中共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掌控权。这时,上海市长人选就等不及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与各方民主人士协商选定了。毛泽东对上海市长人选极为慎重,就此事专门征求过黄炎培、陈叔通等民主人士的意见,将邓小平的提议与他们协商。
  民主人士对陈毅将军早有认识,1939年,陈毅的文章《茅山一年》和“脱手斩得小楼兰”的诗篇传到了“陪都”重庆,使民主人士极为振奋,1945年,柳亚子先生曾赋诗称赞陈毅,曰:“兼资文武此全才。”民主人士对陈毅的赫赫武功更是如雷贯耳:在淮海战役中,陈毅率领的解放军三野部队围歼了55万国民党军,打得国民党狼奔豕突,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役中,陈毅部更是神勇出奇,横扫国民党长江守军。他们认为陈毅能文能武,是中共高级将领中的“儒将”,担任上海市长是非常合适的。
  对于陈毅来说,对接管上海的复杂性、艰巨性早就有高度的重视,他充分地估计到面临的困难,看到了中共干部数十年征战,钢筋铁骨一身胆,但对管理大都市却经验严重不足。在丹阳休整集训时期,陈毅提醒接管干部要抱着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进入大上海,说,“进上海可能打胜仗,也可能打败仗,共产党要意识到这点才是聪明的。”他强调,共产党接管上海,绝不能出现进城后停工停电的混乱,上海人民的生活必须得到保障,要歌照唱,舞照跳,生产正常进行,上海不能变成一座“死城”。
  解放军解放上海的战线推进超过了预期,陈毅感到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还未就绪。由于铁路运输一时跟不上,进入上海为稳定金融秩序而要使用的人民币还没有印好,为接管上海而紧急调用的富有城市工作经验的潘汉年、夏衍等,还在香港赶往内地的路上。最要紧的是,对野战军的入城纪律教育也还没有深入进行,在上海指日可待的情况下,如果军队就这样稀里哗啦地开进大上海,肯定会出现攻进南京时战士在总统府西花园放马、将地毯垫在马屁股下接马屎这样的情况,大上海非乱套不可。
  因此,陈毅向中央军委提出,“我党我军未做适当准备,仓促进入大城市必然陷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我们考虑以尽可能推迟半月到一月入上海为好。”而这样的推延,使赵祖康成为国民党上海市最后一任留守市长。
  中央接到陈毅的报告,表示赞同。对进入城市,中共中央一直有“慎重、缓进”的既定方针,上海战役的最后日期确定,中共中央没有听从斯大林的不停催促而采纳了陈毅的意见,也是从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来考虑的。5月3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推迟攻击上海。中央军委电文说:上海战役的发起,特别是对市区的总攻,要根据接管工作的进程来确定。接管工作准备就绪后,才能发起总攻,以便“能够主动地、有秩序地接收上海”。这是中共为了保全好、接管好上海的一个重要决策。
  毛泽东曾经感慨地对陈毅说:“我们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难关,它带有全国、全世界的性质。”
  
  上海市军管会、市政府在丹阳成立
  
  指挥解放上海、负责接管上海的中共华东局、华东军区的负责人于5月3日抵达丹阳。丹阳是一座县城,城区人口只有3万,然而,解放上海的三野部队兵力就达10万,驻扎在这座小县城的四周,准备进入上海接管上海的2000名干部也到达丹阳待命,将随攻城部队之后进入上海。
  5月4日至6日,华东局专门召开了有各部委180名干部参加的接管上海会议。会上,邓小平、陈毅、饶漱石坐在主席台上谈笑风生,非常兴奋。陈毅看着台下将去承担管理上海大都市重任的干部,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城了!”会议强调必须运用陈云接管沈阳时“原封不动”起用原国民党人员的积极做法,特别是对上海市赵祖康代市长等高层人物,要尽可能都留用,要保持上海市公务员和警察部队在改换门庭的情况下迅速进入工作程序,维持大上海的正常运转。
  陈毅就攻入上海的入城纪律和注意事项作了重要讲话,他说:“现在全党的中心就要转到巩固胜利,转到建设新中国。我们同志思想上过去一直想的是消灭、破坏敌人,到一个地方打砸一番解恶气的情况是有的,可是现在已进入建设时代,江山已经是人民的了,如不改变打砸破坏行为,就会对革命起破坏作用,也会造成城市人民与我们的感情背离。现在全党中心工作已经转到接管城市、保护公私财产上来了。这是一个思想转变,是方针原则、政策思想的转变,要有新的斗争方式。”他强调:“有计划、有秩序、有纪律则加速我们好日子的到来,无纪律、无计划、无政府则永远得不到。”
  上海市军管会、市政府在丹阳预先成立。按照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的设置范围,建立相应的机构,并制定了接管的方案。军管会陈毅为主任,粟裕为副主任,下辖3个接管委员会,即:曾山为主任,许涤新、刘少文为副主任的财经接管委员会;陈毅为主任,夏衍、钱俊瑞、范长江、戴白韬为副主任的文化教育接管委员会;粟裕为主任,唐亮为副主任的军事接管委员会,按系统分别接管国民党政府及官僚资本各单位。接管工作分三个步骤,接收、管理和改造,在接收工作阶段,需要国民党的旧政府进行移交、清点,军管要不着痕迹地衔接,市政基本原样运作。在此阶段,国民政府的市政制度暂时保存。
  在陈毅的要求下,中央特别从香港调来3位干部参加上海的接管工作,他们就是长期在大城市工作富有经验的赫赫有名的潘汉年、夏衍和许涤新。潘汉年出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协助陈毅的工作,负责分管政法、统战工作;资深文化人也是中共党员的夏衍出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长;许涤新协助曾山接管上海的财经工作。当时他们正奉命从香港北上的途中。
  曾山任副市长并任财经委员会主任,他是中共不可多得的懂经济的人才,有着丰富的城市工作经验,曾担任过华中局接管委员会主任,领导接管济南及参与了接管南京的工作。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