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寻找英雄赵一曼

作者:李友唐

字体: 【

告诉赵一曼,国民党的探子已经几次到屋前屋后查看。情况不好。赵一曼不得不在当天夜里,背着宁儿悄悄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不久,中共中央派赵一曼与一位姓王的青年扮成假夫妻,到江西南昌恢复省委组织。经过3个月的工作,刚刚恢复起来的省委由于叛徒出卖又遭破坏。在敌人的包围中,赵一曼背着宁儿在风雨泥泞中逃到赣江边。正好有运粮的木船开往九江,她摸出丈夫陈达邦给她的银壳怀表给船老板,要求搭船去九江。船老板将她和孩子带到九江后。又派几个船工用小筏子将赵一曼母子送上了去上海的轮船。
  1930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李一氓(创造社作家,解放后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把陈达邦的妹妹、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介绍给赵一曼认识。姑嫂相见,二人商量把宁儿送到武汉堂兄陈岳云家,赵一曼和儿子照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从此,不满周岁的宁儿离开母亲由长沙伯父抚养。母子分别之际,赵一曼落泪了,她亲吻了宁儿,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宁儿。她把与宁儿的唯一的合影照片寄给故乡四川宜宾的好友郑双璧大姐,请其以后转交给二姐李坤杰。赵一曼在信中写道:她此次去抗日前线,万一再也不能回来见到亲友,请亲人们以后带上这照片去宜昌寻访当年救济过她们母子的工人夫妻,也请亲人们用这张照片去联络丈夫陈达邦和宁儿。
  宁儿后来取名为陈掖贤。1942年,掖贤的父亲陈达邦从国外回到武汉,父子团圆后,从那时起他俩就开始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可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没有找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决定派一批干部去东北工作。赵一曼请求组织派她前往。
  
  四
  
  1932年春,在沈阳满洲省委工作时,李坤泰化名为赵一曼。她先后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纱厂做女工工作。半年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遭到敌人破坏,省委迁到了,哈尔滨,她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满洲省总工会组织部长;1933年10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4月,她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的反日大罢工。同月,哈尔滨市地方党、团组织遭到破坏,满洲省总工会书记老曹被捕牺牲。
  1934年7月。她被派到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1935年冬,传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部队举行联欢晚会,营地却被敌人发现,整座山被团团围住。赵一曼带着一个排掩护部队突围,终因负伤而被俘。日军为得到情报,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她的伤口。她几次昏死过去,但敌人没能得到任何口供。
  日寇决定以假名“王氏”把赵一曼从珠河县转到哈尔滨治疗和审讯,由伪南岗警察署负责看守,“严刑拷问和人格污辱”,“甚至剥光全身进行羞辱”,使用了包括电刑在内的多种酷刑惨酷折磨。在医院里,赵一曼争取到了看守她的警士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6月28日晚上,他们按照计划,将赵一曼从病房后门抬上准备好的汽车,后来又换乘一辆马车,向宾县三区的抗日游击区逃去。日伪军发现后出动骑警队追赶,在离游击区仅20里的李家屯附近,赵一曼再次被捕。
  在哈尔滨时,赵一曼曾写诗《滨江述怀》: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敌人决定,把赵一曼送回珠河处决。1936年8月2日凌晨,赵一曼耷拉着在酷刑拷问中被刀背击断的有臂膀,被押往去珠河的火车。在火车上,赵一曼向押解人员要来纸和笔,在短暂的时间内给幼小的儿子写下了第一封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到珠河后,她又向看守人员要来纸笔,给宁儿写了第二封遗书:
  亲爱的我的可怜的孩子:……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弦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1936年8月2日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1936年8月2日,敌人将赵一曼绑在一辆马车“游街示众”。赵一曼撑起伤痛的身体,端坐在车上,激昂地唱起了她最喜爱的《红旗歌》:“民众的旗,血染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高高举起呀!血红的旗,誓不战胜,终不放手。牢狱和断头台来就来你的,这是我们的告别歌!”
  赵一曼被日伪军押往刑场。她说:“为抗日斗争而死是光荣的!”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赵一曼走上刑场时镇定自若,视死如归。许多老百姓掩面流泪。珠河县小北门响起了枪声,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时年31岁。
  敌人的记载,一份编号为“特密第5583号”的伪滨江警务厅报告(其中年龄、籍贯是为了迷惑敌人的):
  姓名:赵一曼,女。现年二十九岁。职业:无职业。原籍:山东省济南府。住址:不定……她是妇女思想匪,由于计谋巧妙,担负了珠河中心县委委员的重任,颇受重视。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于珠河县第三区春秋岭,受日满军的讨伐,左大腿受贯通枪伤,躲在附近空房子治疗期间,被珠河县警察队所逮捕……本年六月二十八日终于从医院脱逃,在向宾县逃走的途中,被追踪的南岗警察署人员所逮捕,于八月二日处以死刑。
  
  五
  
  陈邦达知道赵一曼就是李坤杰后,悲欣交加,他亲手抄写了赵一曼给宁儿的遗书。后来陈邦达在文革中受冲击去世。
  赵一曼的儿子陈掖贤来到母亲出生地四川宜宾,抱着李坤杰痛哭不已。并在自己的左手臂上刺上“赵一曼”3个字。当组织上通知他领母亲的抚恤金和烈士证时,陈掖贤说,“我知道赵一曼是我的母亲,对我就是最大的安慰,抚恤金和烈士证我不会去领。”
  陈掖贤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北京工业学校做教师。他与做技术工作的张友莲1957年结婚,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陈红出生后,远在四川的李坤杰多次写信给陈掖贤,希望把陈红送回四川当做自己的亲孙女来抚养,陈掖贤同意了。二女儿陈明后来旅居匈牙利。陈掖贤1982年病逝,终年54岁。
  为纪念赵一曼,哈尔滨人民把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要街道“山街”改名为一曼大街。赵一曼的青铜雕像伫立在广场上。
  1960年。宜宾建立了赵一曼纪念馆。郭沫若题词:“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董必武题词:“革命潮声杂鼓鼙,宜宾儿女动深闺。焉能照旧营生活?奋起从军弁易笄。北伐旗开胜未终。叛徒决策反工农。招来日寇山东阻,民族危机迫再逢。北去南来党命御,不因负病卸仔肩。工农解放须参与,抗日矛头应在先。抗倭未胜竟成俘,不屈严刑骂寇仇。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宋庆龄题词:“赵一曼烈士为抗日坚贞不屈。”陈毅题词:“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聂荣臻题词:“赵一曼同志早在二十年代就参加了我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斗争,并为民族解放献出最宝贵的生命!表现了中华女儿的英雄气概和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她的伟大的英雄形象和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坚毅不拨开拓前进,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不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何香凝题词:“女中模范”。朱德元帅题词:“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1986年8月2日,陈云题词:“抗日英雄赵一曼革命精神不死!”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推出电视文献纪录片《巾帼英雄——赵一曼》。
  1997年6月,赵一曼纪念馆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 杨小波

[1]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