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寻找英雄赵一曼

作者:李友唐

字体: 【


  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公映了电影《赵一曼》,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经过那段苦难岁月的人民,无不为剧中赵一曼那正气凛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今天,一提起赵一曼,许多人耳熟能详,她的英雄形象,仍激励着人们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赵一曼》这部影片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拍摄的。抗日战争结束时,共产党人在东北接收了日本人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来改名长春电影制片厂。东北抗联著名将领冯仲云,那时担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他向东影厂建议,应该拍拍东北抗日联军:“冰天雪地里的英雄,值得用电影来表现啊!”他讲述八女投江和赵一曼的故事。至1948年底,长春电影制片厂克服了种种困难,分别拍摄了《赵一曼》和《八女投江》这两部电影。
  剧作家于敏被指定写《赵一曼》剧本。可是于敏连赵一曼的照片也没见过,就是东北抗联将领冯仲云也仅见过赵一曼一面,甚至描绘不出她的相貌。于敏只好寻求“第三手材料”,而最大的收获,来自抗联女战士、后来担任过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她们向于敏忆述抗联战士怎样行军,怎样宿营,怎样在山里染布缝军衣。怎样在冰天雪地中找食物、吃乌拉草皮,这构成了于敏笔下赵一曼的战斗场景。
  短短5个月,于敏“硬憋出来一个剧本”,电影随即开始拍摄,导演是沙蒙,赵一曼的扮演者是1932年就投身中央苏区瑞金、在战斗中成为红色明星的石联星。1951年前后,《赵一曼》开始在全国公映。影片刻画的英雄形象是相当成功的,这部影片为新中国捧回了第一个国际电影表演奖:在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石联星获得女演员奖。
  人们都迫切地想知道真实的赵一曼的情况。但是《赵一曼》的编剧于敏把剧本写完了,也不知道她笔下人物的身世。
  
  二
  
  此时,在四川省泸州市(原宜宾行署管辖)工作的李坤杰深深地想念外出革命、离家多年妹妹李坤泰。李坤泰又名李淑宁、李一超,从小聪明善良。敢作敢为,反抗封建家庭,追求进步,从边远的川南山区到叙府城求学,参加学生运动。1926年后,李坤泰从宜宾到武汉,考上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又到苏联留学,并和一位姓陈的同志成婚,生了个男孩,送回了家乡后,她又到白区工作,从此与家庭失去了联系。现在,李坤杰要找妹妹李坤泰,四处寻找打听,并且写信问上海妇联。但李坤杰和李坤泰姐妹虽然一起生活了20年,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1952年,川南行署的撤消,李坤杰由泸州回到宜宾市工作。有一天,李坤泰在女子中学的同学、好朋友郑双璧拿着一张两寸大的照片找到李坤杰说:“二姐,这是淑宁当时在上海时送给郑易楠妹妹的照片。妹妹要我设法转交给你。”李坤杰拿过妹妹的照片,顿时泪水模糊了双眼。放声哭了起来。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李坤泰仍无下落。
  1954年元月。李坤杰听说家住在宜宾的四川省监察委员江子能要到北京开会。她立即前去向江说明情况,恳请江子能在北京开会期间向与会者打听打听李坤泰的下落。在会议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当时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的宜宾珙县人何成湘来看望江子能。何成湘1932年曾在中共满洲省委担任组织部长。是江子能的老乡。他们有20多年没见面了。
  江子能向何成湘提及了李坤杰寻找妹妹李坤泰的事。何成湘一听,马上把送到嘴边的茶杯放回到茶几上,略一沉吟说:“我正想告诉你,电影《赵一曼》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姓李,也是四川人,但具体哪里的就不太清楚了。”“1931年赵一曼和一个姓曹的同志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后,由于她的身份暴露,老曹同志被捕牺牲。组织上决定把她的关系转移到珠河游击区工作。转移时是我找赵一曼谈的话。为了能更隐蔽。我当时建议她改姓李,她说她本来就姓李。到了游击区,老百姓都叫赵一曼‘瘦李’。后来,她在游击区干得很出色,不仅建立了非常好的群众关系。而且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要不咋会有那个电影呢?”“我今天来拜访你,也是请你回去查一查,四川是否有赵一曼这个人?”
  江子能兴奋起来。他立即把所知道的李坤泰的事情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何成湘听了同样兴奋,激动地说:“有她的照片吗?”
  江子能说:“听说她姐姐有一张,我回去后就给你寄来。”
  江子能回到宜宾后。立刻把得到的情况告诉了李坤杰。李坤杰一边听一边掉泪:“赵一曼?我的幺妹会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她立刻把那张照片给何成湘寄去,同时,接连看了好几遍电影《赵一曼》。每一次看,李坤杰都泪流满面。那么,妹夫和妹妹的孩子如今又在哪里呢?
  李坤杰没有放弃打听和寻找。她一边等着何成湘的回信,一边写信向郑双璧的妹妹郑易楠打听李坤泰的消息。这时。郑易楠已经在西安工作了。不久,郑易楠回了信:
  “在上海的时候,我和淑宁经常见面,帮助她解决过不少生活上的困难。她从宜昌回到上海住在离我住地不远处,那段时间几乎天天上午她都要抱着她的孩子、提着菜篮子。借买菜的机会到我们屋里打个转身。我们一边抱着孩子玩儿,一边和她摆龙门阵。她经常提到周恩来的名字,总是‘恩来’长、‘恩来’短。说个不停。我们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捂住她的嘴巴,请她小声点。有一次,有半个多月不见她来了,我们正担心她出了什么事,她突然抱着孩子闯进屋来了。只见她满头大汗。神色慌张,把孩子往我怀里一塞说:‘我患虎烈拉了(暗语,暴露了身份,被敌人追捕),要马上住医院。’说完她转身就走了。”
  “孩子才半岁多,我和秀石姐姐都不会带孩子,孩子要妈妈、要吃奶。哭个不停,我们就喂稀饭、炼乳和糖开水,越来越乖。越来越逗人喜爱了。一个多月,淑宁回来把孩子抱走了。党中央又派她去南昌江西省委机关工作,以后就失去了联系。”
  李坤杰又直接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打听,周总理将原信转给了全国妇联主任蔡畅,请她帮助查询,仍然没有下落。李坤杰登报寻找也没结果。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坤杰访问到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她是李坤泰的小姑子,也正在找李坤泰。李坤杰终于知道了李坤泰的爱人陈达邦在中南海工作。妹妹的儿子陈掖贤20多岁了。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
  李坤杰和陈掖贤联系通上了信,得知1942年。赵一曼的丈夫陈达邦从莫斯科回国,父子二人在重庆团圆。他们四处打听赵一曼的下落,但是没有任何消息。50年代初,陈掖贤和父亲陈达邦从北京回宜宾省亲。船过宜昌时,父子俩站在船边仔细搜寻着李坤泰当年在沿江大道艰苦奔波、生下儿子的民房。在此之前,组织上曾向宜昌做过李坤泰寓居宜昌的调查,惜无结果。
  但是陈掖贤父子俩对李坤泰是不是赵一曼,不敢肯定。陈掖贤给李坤杰回信时说:
  姨妈:
  在我十二三岁时就知道妈妈叫李一超。当时我还在养父家里。我和家里其他人合不来,曾隐隐约约听人说我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