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吴奚如的风雨人生

作者:散 木

字体: 【

第三厅以及后来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以及在延安的文艺活动(如周扬领导下的‘鲁艺’和丁玲等人主持的延安‘文抗’等)形成了中共领导下的左翼文艺的多角关系,他们之间既是同一条战线下的多元追求,也有群雄逐鹿的宗派冲突,但是这一均势到了1948年以后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他各元都建立了联合统一战线,而胡风一元却被排斥为异端。成了与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同列的批判对象。”(《胡风家书》序)以及“胡风事件发生于1955年,中共党内对胡风的批判更加早些,大约从1948年开始,——如果再往上推,那就是1945年的《论主观》批判了。”至于要详细讨论这一过程,延安整风的大背景、此前中共长江局存在的问题,以及当时胡风和周恩来身边的“才子集团”以及吴奚如等等,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比如吴奚如,胡风在1938年2月3日的一封信中说:“《七月》发生了问题,我感到无比地气闷。这回的问题,不是官方,而是自己。潘汉年等把(熊)子民找去,要他不要做发行人,至于我,顶好到临汾去,由我自己决定云。……和我站在一起的只有奚如一个。”这是说胡风要继续办《七月》,吴奚如与胡风是站在一起的。这大概也不仅仅是代表他自己。当时,在文艺思想抑或哲学观点等等方面,胡风与在重庆的中共“才子集团”的乔冠华、陈家康、胡绳等,包括周恩来秘书的吴奚如,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
  然而,此后“才子集团”在重庆开展所谓“启蒙活动”,正好与延安整风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宗旨有所不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形成了冲突,以至于周恩来在返回延安参加整风时竟遭受了严厉的批评。此后,胡乔木等奉命去重庆对“才子集团”进行整风,并与何其芳、刘白羽等向后方的文艺工作者传达《讲话》的精神,随即与胡风等展开思想交锋。于是,乔冠华等遂对胡风“反戈一击”,此后,就是周恩来也不便对胡风示好了。至于与胡风“站在一起的”吴奚如,更在延安遭受到了莫名的打击和猜忌。
  
  吴奚如的“婚外恋”
  
  曾是周恩来政治秘书的吴奚如,后来的命运竟因为自己的一桩“婚外恋”而被改变。这说起不禁让人为之唏嘘!
  在《胡风回忆录》一书中,有一节“吴奚如的恋爱”,他说:1939年5月24日,这一天是应该“值得一书的”,因为刚从延安回来的董必武带来了周扬的一个口信,“说是请我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做中文系主任”,“我听了这话有点吃惊:周扬怎么会想到请我?我应该答应吗?”当然了,这也有了让人猜想的极大空间,比如说他果真去了,会如何?等等。这一天,周恩来的警卫员送来信,约他见面谈话。晚上,周恩来与胡风谈话,胡风表示:自己“留在外面至少可以给国民党一点不痛快,用笔凿穿一下他们的鬼脸总是好的吧!”周恩来同意胡风不去延安。周恩来又交给胡风一个任务:“要我劝说梁文若不要和吴奚如搞恋爱,这对党的影响不好。”当时吴奚如与自己的妻子朱惠离婚不成,与女作家梁文若谈恋爱,但梁文若的爱人叶以群又不同意与梁文若离婚,吴奚如这就成了“第三者”。对恋爱和婚姻一向讲究认真负责的周恩来对吴奚如很是不满,除了严厉批评,还让吴的朋友胡风“多做做工作”。胡风这时也突然感到“吴奚如的恋爱”“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也恍然于此前吴奚如来信中提到的“他写文章时脸前有一个圣洁的面容出现”,原来吴已深陷于“恋爱”了。
  此后,胡风与来访的梁文若“做工作”,“告诉她组织上不同意她和吴奚如的关系再深化,应该冷静下来”,“但她执意不听”。胡风向周恩来汇报后,周恩来要听叶以群的意见,于是让胡风带他来,结果,“以群表现得很冷静,很爽快地答应了和文若分手,并且向周副主席提出想到战区前线访问”,“这给了周副主席很好的印象,——相反的,吴奚如从此失去了周副主席的信任,留在桂林,后来到新四军。皖南事变后,他和文若分散了,两个人的关系也就结束了。这次恋爱成了奚如一生中的转折点,不知该算是喜剧呢还是悲剧!”
  吴奚如晚年回忆说:“我这时在私生活上狂热地爱着青年女作家文若,她原是有夫之妇,是很不应该闹这场三角恋爱的。周副主席用电报警告我之外,要胡风写信从旁规劝我,而我则以为他是别有用心,拒绝他的劝告,在回信中粗暴地予以诋毁。胡风也尖刻地反唇相讥。致使彼此问的友情破裂。从此,我和胡风以书信交相指责,胡风在一次信上甚至对我这样说:‘我等待将来革命成功后受镇压!’我则声明在文学事业上和他断交。那时,我们都在壮年时期,火气旺得很,乐于演出这种抵牛角的闹剧。”
  可见,吴奚如因一场没有结果的“婚外恋”,不禁“从此失去了周副主席的信任”,也与好友胡风“断交”,这就是胡风那句话所说的:“这次恋爱成了奚如一生中的转折点,不知该算是喜剧呢还是悲剧!”
  吴奚如和叶以群,后来的命运都很坎坷,如上所述,吴在延安被“抢救”,进而“退党”,叶以群呢?据吴福辉《沙汀传》一书中所述:因为也曾被敌人关在监狱中,此后不被信任,好在周恩来曾指示说:“以群在监狱里有些问题,但已清楚,只要他自己革命,可以当非党干部使用。”周恩来还“对以群处理自己关押期间妻子梁文若与吴奚如关系的冷静态度,也表满意”。文革初期,以群在上海跳楼自杀。
  
  余波
  
  一晃到了1949年,革命宣告成功。不曾想,当年一块儿从事革命和文学事业的几位同志、同乡、朋友,却又陆续出了问题,翻了船。1953年之后,先是胡风,后是丁玲、冯雪峰以及聂绀弩等等,都身蒙奇冤,甚至连当时旁观者的吴奚如也惊出了一身冷汗。1955年。胡风一案升级为“反革命集团”,他听说其中一个成员阿垅还:是其重要成员的“胡风分子”,也是一个“特务”。吴奚如闻后心忧如焚:阿垅(陈守梅)正是自己在抗战初期送往延安、且化名进入“抗大”的,那是因为准备让他学习后仍返回国民党军队里进行情报工作的,如今,则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吴奚如呢?他能逃脱么?据徐光耀《昨夜西风凋碧树》一书:当年文艺界批判冯雪峰,郭小川在批判发言中“点名”有一个“冯雪峰集团”:胡风、姚蓬子、韩侍珩、冯达、黎烈文、孟十还、彭柏山、刘雪苇、吴奚如、潘汉年、萧军、尹庚、丁玲、陈企霞、顾学颉、舒芜、张友鸾等。这一个名单,郭小川解释说:“这些人都是反革命、特务、叛徒、右派、反党分子,是政治面目不清,思想反动的人。”无疑,个中的吴奚如还是当年延安“抢救运动”中的罪名了。
  此后种种,不说也罢。但说文革结束之后,吴奚如最早提出要为胡风辩诬。他与聂绀弩这两位湖北人出面,要为另一位“九头鸟”的胡风打抱不平,他们一齐在恢复召开的“文代会”上准备提出为胡风平反的议案,据说当时周扬听说之后,找他们谈话,说中央有精神,不要纠缠历史旧账,要顾全大局。这样婉言劝阻了他们。但吴奚如还是撰写了《我所认识的胡风》等文章,其中,既回忆了自己与胡风的交往。又为胡风鸣不平。

[1] [2]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