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情系共和国粮食安全的周恩来

作者:何立波

字体: 【


  
  两天后,小刘兴高采烈地向周总理汇报了调查成果。一天节约3钱多,每餐只1钱多一点,也就是一两口饭罢,但夏锄搞好了,就会迎来千车万担的大丰收,人家说能办到。周恩来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才找旅大市委负责同志商量,对他们说:要把困难情况如实地讲给人民,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共同努力,渡过难关。周恩来还指示旅大市委,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酝酿一下关于节约粮食、支援夏锄的问题。他要求这一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对重体力劳动工人和家庭人口多的困难户不能动员。旅大市委及时向各级党组织做了传达,并向东北局写了报告。东北局把报告批转东北三省,全区各个城市很快掀起一个自力更生、挖掘潜力、解决农村夏锄口粮不足的群众性的节粮高潮。
  
  在文革动乱时期,
  周恩来为了粮食问题呕心沥血
  
  在文革动乱岁月中,周恩来为保持国民经济能够继续运行,为保证全国人民能够有饭吃,夜以继日,竭尽全力,忘我工作。1966年5月文革开始后,周恩来苦口婆心地说,人民要吃饭,农业生产绝对不能停止。1967年初,上海“一月风暴”掀起“夺权”狂风后,全国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为尽量减轻因“夺权”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周恩来于3月14日提出“迅速建立县一级的‘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动员一切力量狠抓农业及其增产措施,狠抓工业、交通、财贸、卫生、教育等方面工作及其对春耕生产的支援工作”。
  文革期间,许多地方出现片面强调抓粮食,忽视经济作物的倾向,棉、油、糖的生产都呈下降趋势。1970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讲,要提倡粮棉双丰收,要保证棉农口粮不低于邻近产粮区。那几年,为了发展棉花生产,周恩来决定国务院每年派出棉花工作组,到主产棉区帮助工作,从播种到收购,一抓到底。周恩来还十分重视油料生产的发展。1970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北方农业会议,邀请了山东、河南、四川、江苏等12个油料重点省的负责同志,专门座谈油料生产和分配中的问题。1971年3月和1974年底,分别召开了棉、油、糖和棉、油、糖、烟、麻生产会议,对经济作物的生产作了全面部署。周恩来在会上说,油料产区要努力多作贡献,一般产区要做到食油自给,要在短期内解决吃油问题。油料的品种多,各省都要向这方面进军,南方山区多,木本油料不与粮食争地,可以多发展。
  毛泽东曾提出藏粮于民、藏富于民,周恩来经常督促粮食部门的同志执行毛主席的这一指示。1963年,周恩来提出,国务院决定在农村建立集体储备粮。此后,国家、集体的粮食储备逐年增加。1967年5月3日,周恩来接见14个省、市夏季粮油征购会议代表时发表谈话指出,必要的奖励政策不能叫物质刺激。他主张“少购就少购一点,藏富于民是好事”。这就从政策上给广大农民以鼓励,从而调动起千百万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段话是周恩来在文革时期讲的,就更显得难能可贵。1968年11月8日,周恩来对李先念等人讲:粮食可以分一部分给农民管。他提到了陕北在三年解放战争最紧张的时候,曾在农民家里看到有三缸粮食、一缸酸菜,感到宽慰,不然怎么能打三年半。
  1968年以后,周恩来还亲自过问抗旱打井、防洪排涝、粮棉生产等工作,亲自抓化肥、农业机械等支农工业的建设。周恩来曾忧心忡忡地对余秋里、谷牧等同志说:“你们可得帮我把住经济工作这个关啊!经济基础不乱,局面还能维持;经济基础一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所以,经济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生产绝不能停。生产停了,国家怎么办?不种田了,没有粮食吃,人民怎么能活下去?还能闹什么革命?”
  文革期间,在粮食紧张、国家外汇也不宽裕的情况下,周恩来提出了粮食进出口“以出养进”的做法。周恩来提出:通过进出口,可以调剂粮食品种,增加储备,出口好大米、好大豆,差不多可以换回二倍小麦。粮食、外贸部门通力合作,执行周总理“以出养进”指示的结果,多得了粮食,又赚了外汇,一举两得。1971至1976年进出口相抵,国内增加粮食187.33亿斤,还给国家增加外汇收入7.27亿美元。10年动乱期间,许多业务会议都无法召开,而全国粮食会议每年都照常开,年度粮食计划和政策,都经会议讨论后及时作出安排。这动乱的10年,我国粮食局势得以保持基本稳定,靠着周恩来的坚强领导和精心筹划。
  1972年初,全国职工人数突破5000万人,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粮食销售突破800亿斤,这引起了周恩来的高度重视。在同年11月的全国粮食会议上,他首先指出“三个突破”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同时,鉴于非农业人口也增长过快,周恩来指示公安部门参加粮食会议,研究联合把关,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以后几年职工人数、工资、非农业人口,粮食销量的增长速度都明显地缓和下来。
  1973年,周恩来对文革以来的历史进行分析,对国情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农业是基础的认识。1973年3月26日,周恩来指出,发展经济首先还是把农业摆在第一位,其次是轻工业,再其次是重工业,就是农轻重的次序。因为人首先是要吃东西、穿衣服。如果粮食国内不能自给,有求于人,那是很费事的。我国有8亿人口,进口粮食不仅要付现款,而且光运输也不得了。所以,如果我们不把农业搞好,靠什么人都是靠不住的,谁也没办法来帮助我们。
  建国后,我国农村面貌发生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相当多的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周恩来对农民有着真挚的情谊,对很多农民过着贫困生活深深自责。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抱病陪同外宾访问延安。在延安,周恩来得知:一些生产队一个劳动日才挣2角5分钱,群众连玉米面粥也吃不饱,乡亲们出门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甚至一家五口盖一床被子。周恩来哽咽地说:“我有责任。我身为人民哺育的一个战士,国家的总理,对不起老区的人民。”他话说不下去,痛苦地流下眼泪。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同时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调减粮食收购数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今天,我国百姓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我们完全可以告慰为粮食问题呕心沥血的周恩来总理。
  责任编辑 杨小波
  

[1]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