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程世清沉浮录

作者:李意根

字体: 【


  
  程世清,1918年生,河南新县人,建国后曾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第26军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江西省委书记、江西革委会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见证人:邓小平、陈云等被“流放”江西时,他正任江西省革委会主任,与邓、陈有过来往;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他曾斡旋于毛泽东与林彪之间;九一三事件之前,他曾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他因“上了贼船”受到审查和逮捕,而后又被免于起诉,在孤独和落寞中度过了晚年。2008年4月29日病逝,讣告寥寥数语无评价。
  
  从“红小鬼”到高级将领
  
  程世清幼时由于家庭贫寒,只上过两年私塾。1928年6月,工农革命军第7军(后改为红11军31师)在他的家乡河南新县柴山堡开辟革命根据地。1929年他刚满11岁时,就参加了红军队伍,被编入光山县独立团当传令兵。年轻的程世清颇有文艺天赋,能吹笛、吹箫,拉二胡、拉手风琴等,也能表演快板、活报剧等。1931年10月,他被编入红25军73师267团宣传队任宣传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被提升为宣传队分队长。后参加了双柳树、泼皮河、英山、固始等战斗。
  1932年夏,国民党向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失利转移外线西征。根据规定,年龄太小的儿童团和伤病员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于是程世清便被疏散回家。1932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省红安县檀树岗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重新组建红25军。听到消息后,程世清便来到檀树岗投奔。师长徐海东看他机灵,留在了身边。就这样,程世清归队的第一天就和人称“徐老虎”的徐海东结了缘,成了徐海东身边的小马夫。不久程世清的文艺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徐海东便把他安排到军政治部宣传队任宣传员、分队长。在这期间,他和写标语的宣传科科长、后来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成了患难与共的战友。
  1934年11月,他随红红25军主力北上长征,翌年初到达陕南并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长征到达陕北后,红25军、26军、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程调任78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1936年夏,参加了东渡黄河抢占离石战斗。
  抗日战争开始后,程世清任八路军115师688旅687团宣传干事,参加了平型关战斗。翌年夏,升任旅政治青年股长。1939年后,先后任688旅独立团1营教导员,冀鲁豫支队2大队宣传股长、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3师8旅23、24团政治处主任,转战在苏北、淮安等地。1943年2月,程世清与新四军3师彭雄、田守尧等11名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行船到小沙东时被日军发现,日军的巡逻艇立即靠了上来,日军小队长带着翻译官登船检查。化装成船老大的程世清将刚跨上船的敌人推入水中,并迅速将藏在袖子里的手榴弹投向甲板上的敌人,炸死炸伤多名日军。战斗中,程世清作战十分勇敢,是幸存的5名团以上干部之一(1955年授衔时1人被授予中将、4人被授予少将)。同年11月,程世清等一行人历经艰难来到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程世清奔赴东北,奉命组成长白支队,负责接管长春到白城子一线的安广、大来、前郭旗、扶余和农安等县伪满政权,组建了一支2000余人的武装部队,至1946年8月部队发展到一个建制团,程世清任团长兼政委。以后历任黑龙江军区庆安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西满军区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132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广州等战役和佛山、英德、韶关等地区剿匪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世清任军委装甲兵干部部副部长、部长,装甲兵政治部主任。1963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政治委员。
  
  诬告许光达大将,进入林彪的视野
  
  程世清在任装甲兵政治部主任期间,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涉及到他的顶头上司、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
  原来1963年夏,公安部给装甲兵政治部发出一份绝密通报,内容是许光达之子与苏联驻华大使馆人员有往来之事,程世清按照组织程序将这份通报的内容报告给了中央军委负责人贺龙、罗瑞卿(林彪此时因病请了长假休息)。不久,程世清调任济南军区26军政委,离开了装甲兵。然而世事难料,文革还未开始,罗瑞卿就被打倒(1965年底),林彪重新主持军委工作。1966年8月,程世清前往青岛参加济南军区党委扩大会,会上传达了中央军委文件,号召给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提意见。济南军区首长指名让程世清提意见,曾为军委装甲兵政治部主任的程世清便与济南军区装甲兵政委罗通一道上书给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和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旧事重提,揭发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与苏联人员交往密切及仿效苏联实行一长制事,称许光达“与苏修有勾搭,有联系,有里通外国之嫌疑”,“时机一成熟他就会出来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缔造的人民江山变成修正主义江山”。根据当时规定,凡写给军委首长的信,均应抄送林办。这样,林彪处也就有了程世清和罗通联名信的抄件。
  客观地说,程世清第一次报告是出于组织程序,也是他的责任所在;而第二次旧事重提,还断定许光达会将“人民江山变成修正主义江山”,则有投机、夸大和捕风捉影之嫌,事实上给许光达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据刘秉荣著的《贺龙姐弟》记载:1966年9月8日,林彪在军委常委会议上,诬陷贺龙“要夺取政权”,说“贺龙想利用许光达控制总参”。以林彪的“指示”为依据,1967年3月6日,装甲兵机关开始着手组织批斗许光达。5月11日,装甲兵向“全军文革”报告:“请示审批将许光达、张文舟作为重点批判斗争对象。”7月5日,成立“斗许、张专案组”。8月,在“中央文革”一次碰头会上,康生提出对许光达有怀疑,叶群当即说:“程世清给林彪写了一份检举许光达的材料(即程世清、罗通1966年8月写给军委的检举信),林彪很赏识。”根据叶群的说辞,8月12日,许光达被隔离关押审查,后来惨遭迫害致死。
  可以肯定的是,程世清因这封信得到了林彪的赏识,从此开始进入了林彪的视野,开始了他后来广受诟病的“辉煌人生”。然而,许光达事件也是程世清后来获罪的最主要依据。文革后期程世清被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发出的(82)军检免字第7号《免予起诉决定书》指出:“被告人程世清,诬陷许光达同志,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已构成诬告陷害罪。鉴于被告人程世清犯罪情节较轻,根据《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决定免予起诉,予以释放。如果不服本决定,可以在七日内向本院申诉。”
  接到《决定书》以后,程世清没有提请上诉,当即被释放。
  
  江西“支左”:平息武斗、恐怖“三查”、办汽车厂
  
  文革开始后,江西的造反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1967年1月26日,在“江西省造反派革命委员会”头目万里浪、涂烈的策动和挑拨下,各造反派组织严重对立,武斗事件不断发生。同年4月,在万里浪一伙策动下,数百人强行冲击江西省军区,抢走省军区党委会议记录本、军用地图和大批机密文件,14个军管单位的军代表被赶走。6月1日,造反派将受周恩来的委派来到江西“三支两军”的福州军区第二政委刘培善绑架,强行押到北京批斗。6月29日凌晨起,万里浪一伙先后夺了工厂民兵的枪,夺了军分区哨兵的枪,夺了人武部的枪,夺了军区政治部的枪,夺了警卫团的枪……从此,全省各地夺枪不止,共有8.5万支枪、子弹1524万发被抢。
  

[2] [3] [4] [5] [6]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