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死者

第五节

 



  由于整天劳碌,伤腿每动一下都揪心地疼。但阿盖耶夫现在顾不上它了。多少天以来,他可是第一回这么兴奋——不论怎么说,八个师被击溃了,虽然对全线来说,算不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却可能是转向胜利的预兆。至少,阿盖耶夫的强烈愿望是这样的。他在内心深处一直认为,事情就该这样。战线转而向西,苏军最终完成集结,战争命运将出现公正的转折。这时,玛丽亚似乎又出现在他的眼前——还是那种专注含笑的目光。她的眷注和慈爱是那样扣人心弦,特别是在阿盖耶夫饱尝坎坷与孤独,备受苦闷、空想与战争苦难的熬煎之后。前线得胜的消息同与少女的邂逅究竟有何联系,他说不清楚。也许,这—切都在幸福地暗示:向真正的、巨大的欢乐转折的时刻,行将到来。

  当天晚间,他们是在小厨房里用晚餐。他作为巴拉诺夫斯卡亚的儿子,阿盖耶夫已无必要东躲西藏了。当然,也不必大造声势。小小的、糊着褪色墙纸的厨房,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地板、两只曲背椅和窗台擦得发亮,深色的碗橱蒙着印花桌布,窗上挂着纱帘。外面,天色已经昏黑,他俩凭借唯一的小窗透进的微光,落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桌上的瓷盆里装着煮土豆。还有一碟鲜黄瓜。一小块干硬的面包,巴拉诺夫斯卡亚小心翼翼地切下薄薄的三小片。厨房通院子的是一道矮门,女主人闩上了。其余两个门,一个通上房,另一个糊着墙纸,通向仓房,但一律都紧锁着。墙上挂有一幅冬季风景画,画框已经失却亮黄的光泽,炉灶尚未熄灭,散发出令人愉快的家庭温暖气氛。这种气氛特别适于推心置腹的谈话。阿盖耶夫问道:

  “大妈,您坦率地告诉我……您这么给我吃,照看我……这—切是您自愿的还是因为……沃尔科夫命令您做的?”阿盖耶夫问,一边把一根黄瓜切成两半。他早就想这样问问女主人,以便确切知道二人之间的关系。

  “您干吗认为是沃尔科夫命令我呀?他有什么权力给我下命令?”巴拉诺夫斯卡亚惊异地反问道。

  “瞧,您收留了我。不单单是收留我,还为我弄了一套您儿子的证件。难道说,您认识我吗?”

  “为什么不认识?太认识了。您是红军指挥员。在同德军作战中负伤。要是不帮助您,您完了。不是这样吗?”

  “差不多,是这样……”

  “既然如此,我怎能拒绝帮您一把呢?那太不人道,太违背上帝教导了。我是基督教徒呀。”

  “告诉我,您非常信仰上帝吗?”

  “不信上帝信谁呢?’

  “您祈祷吗?您也作其他仪式吗?”

  “这跟仪式没关系。信仰上帝,完全不是说要勤于祷告或作仪式。更确切地说,心里要有上帝。男有相应的行动。凭良心行事,就是按上帝意志行事。”

  她停住了。阿盖耶夫心想,看样子,话题涉及的事情,他还没弄明白。这不怪他。关于宗教,他知道啥呀?他只知道,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您读过福音书吗?”巴拉诺夫斯卡亚问,一边用深沉的目光注视着他。

  “没有,没读过。因为……因为……”

  “明白了。再比如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总该读过

  “陀思妥耶夫斯基?听说过。学校里没教过他的作品。”

  “没教过,当然啦。可他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与托尔斯泰齐名。”

  “托尔斯泰我可知道,他犯过很多错误,”阿盖耶夫说,十分高兴他终于能够说些什么,“例如,勿以暴力抗恶。”

  “去您的勿抗恶吧。只记住了这一条,尽管在许多情况下勿抗恶是对的,不论对此是否有争议。您该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您会知道,人的心里如果没有上帝,那就保准会有魔鬼。”

  ‘我们不怕魔鬼,”阿盖耶夫笑着说。

  “你们不怕魔鬼,这我知道。可你们怕德国人。德国人对咱们来说,就是魔鬼的化身。是破坏性的恶势力的化身。当然啦,这是外来的力量。”

  “对于力量,不能闭起眼睛不承认。”

  “对。可怎样反抗这种力量呢?”

  “很清楚,只能以力抗力。”

  “是啊,军队反对军队。就是说,两股力量的对抗,你死我活。这就是战争。可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这些老百姓?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的力量在哪儿?”

  她的问题分量不轻。阿盖耶夫回答时信心并不很强。他觉得出,自己的答案非常脆弱,因此他搜肠刮肚想说出一个他满意的正确答案。但这谈何容易。

  “不应当听任占领军摆布。”

  “不听任摆布——这当然好。可是怎么干?犹太人全给杀了。他们能不听任摆布吗?要是不服从,就得有力量。犹太人的力量在哪儿呢?”

  “那么依您说,该怎么办呢?”阿盖耶夫问。他思索了一会儿,还是答不出对方的问题。

  “要是什么都干不成,那就应当集中力量,使自己成为自己。不要昧良心,就象有些别有企图或者吓破了胆的家伙那样。我就想成为我自己,我要按照基督精神去帮助别人,帮助您或者沃尔科夫,因为您需要帮助,上帝赐予您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此外,我也无法忘记,我属于哪个民族,忘不掉我丈夫在上次尼古拉战争①中所经受的苦难。我不能不记得,我的堂弟死于谁手。我看着目前发生的一切,又怎能无动于衷呢?”

  “可您明白这要担多大的风险。”

  “感谢上帝,我不是小孩子。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听天由命好了。同命运是无法抗争的。这句话不够聪明,但却令人心安理得。人是需要心安理得的。”

  “这当然对,”阿盖耶夫说,“实在说,以前我真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许是担心我是神甫太太吧?”

  阿盖耶夫没有正面回答,但女主人明白了,一声叹息,低声说道:

  “当然。这使我伤心,尽管我早就不是神甫太大了。上帝宽恕您,我理解您。”

  尼古拉战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处尼古拉指把俄国推入战争的沙皇尼古拉。

  “请您原谅我说了这一切,”阿盖耶夫说。他为自己提起的话头感到后悔。不过也好,他们谈清了主要的事情,尽管他没把一切都完全弄清,但是一直折磨他的疑团已经冰释了。看来,她是可以信赖的。观点坚定的人永远值得尊敬,值得信赖。他想,能够碰上这样一位女主人,是他的幸运——尽管对此他还没有充分的信心,但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

  他吃完土豆,女主人首先站起来收拾餐具。

  静了一会儿,她说:“我得出去三四天,到一个地方去。我想,没有我,您也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她的声音很低,也很沉着,但在沉着之中透出一种紧张。阿盖耶夫也随着紧张起来。

  “我想,您能自主了。现在您是开业的鞋匠,饿不着了。基里尔神甫靠修鞋生活了一年半。”

  “不要管我……请便好了,该办的事情就得办,”阿盖耶夫匆匆答道。他还在等待女主人进一步说明这次不合时宜的远行。

  但她却没再说什么,只是说:“您可以到房间里睡,如果外面冷的话。”

  “是的,是的。谢谢。”

  “土豆到园子里挖,随吃随挖。面包是我在科兹洛维切夫家买的,就是街对面那家。他们也愿意赊帐。我都讲妥了。”

  “好的,谢谢。”

  阿盖耶夫轻轻地从餐桌旁站起来,在黑影里摸到自己的桃木手杖。腿仍然疼得厉害,他想,明天该重新包扎一下了。仓房里还剩有一些干净的布条,可能还够用一次。

  “呐们还能见面吗?”他走到门口时问。黄昏中, 巴拉诺夫斯卡亚正用毛巾擦拭盘子,迅速转身朝他说道:“当然!那还用说。上帝保佑,会见面的。”

  阿盖耶夫停了一下,知道女主人误会了他的意思。他问的是,在她远行之前还能否见面,但他没再解释什么。如果对方没有把一切都解释清楚的愿望,那又何必去纠缠不休呢。后来,他不止一次为此后悔不迭,但却悔之晚矣。阿盖耶夫道了晚安,来到院内,在漆黑的夜色中稍站了一会儿,便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小仓房。从第二天起开始了他的新生活——是为了糊口还是为了掩护,反正开始了鞋匠的生涯。究竟是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他只是觉得,战争愈来愈把他逼上绝境。谁知道能否找到出路呢?

  第二天清晨醒来之后,,阿盖耶夫又继续躺了一会儿,照老习惯倾所外面的动静,但没有发现不祥的或值得警惕的响动。邻居的鸡群在墙外牛蒡丛里发出低低的叫声,大概是猫儿古利泰捣的鬼。还能分辨出邻居们的微弱的交谈声。总之,安静如常。小镇经历了不久前的动荡之后,复归寂然,似乎在难以预见的命运面前感到战栗,日夜都被德军的猛苛吓得魂飞魄散。稍有不轨便遭枪决,稍有冒犯便被镇压。阿盖耶夫同往常—样,仍在倾听女主人起床后发出的声响。通常,巴拉诺夫斯卡亚先是在园子里干活,在井旁收放锁链,或者劈柴,发出审慎的咚咚声。阿盖业夫不愿过早地打搅女主人,总是听到这类声音之后才起床。今天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阿盖耶夫还想请女主人帮他看一下伤势,帮他包扎伤口,因为他不知道该对女主人发明的药物——猪油如果处置:是换新的,还是干脆不必再做了。但是,代替女主人那种小心冀翼的动作声。



作者:[苏]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贝科夫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