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3年第3期

民族、宗教与全球化

作者:王力雄 陆 炜

字体: 【


  王:至少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我认为全球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很难阻挡的。所谓全球化就其基本的概念而言,其实就是美国化,就是追随美国的标准,接受美国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当今世界,西方社会跟着美国走,东方社会和整个世界跟着西方走。这就是全球化的本质——大家一块跟着美国走,差别只是前后的位置不同。即使是那些以美国为敌的国家,也不敢不用美国推崇的概念,如民主、人权,更不用说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内容。
  而美国化的核心,在我看就是物质主义。西方文明具有人类征服自然的本性,把世上的一切变为人之所用。物质主义是这样一种东西,其对人类生活的基本评价是物质生活水平,标准就是经济增长率,什么GDP、GNP,贸易量、进出口额、顺差逆差,人均收入、住房面积,人均拥有的汽车、电话、电脑等,人类活动的一切目标似乎就是把这些数字不断地提高。
  这种美国化趋势在今日中国已经成为隐性的主流。遍地开花的麦当劳、肯德基就是象征。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但确实是一种非常意味深长的象征。就像可口可乐被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一样,水里加点糖和颜色,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的大生意,在这世界上无孔不入,没人不喝。美国化就具有这样的力量。
  虽然我认为全球化趋势难以阻挡,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趋势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幸福不是能用经济发展,能用数字的增长来实现的。幸福不是一种实体,不是说这儿有一盘幸福,你就使劲吃吧,吃得越多,你就越幸福。幸福不是物质,不是靠生产可以生产出来的。固然,物质的满足可以给人某些幸福的感觉,比如人在温饱受威胁的情况下,物质满足了温饱的要求,人会产生幸福之感。但是假如超过这个界限,在人已经温饱不愁的时候,幸福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了。所以虽然以物质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全球化正在不可阻挡地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一定给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的人民带来幸福。而道德、艺术、宗教等恰恰是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一些事物。比方宗教本身是精神性的。即使人在很清贫的状态之下,只要有宗教信仰的满足,仍然可以得到很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是一种本质上的幸福,是人类应该追求的幸福。对具体宗教信徒而言,这种幸福要靠哪一个宗教才能满足当然非常重要,但对我而言,一个非宗教信仰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宗教,只要能够实现给人幸福的功能,究竟是哪一种宗教并不重要。每个宗教对其信徒都有这样的功能,这是宗教的重要价值所在。
  陆: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全球化是否也是一种宗教扩张相联系的全球化?您刚才提到全球化和美国化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流的一个社会,那么在全球化过程中,其他宗教的空间是否有可能会被压缩?非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是否会面临一些危机?
  王:既然全球化是一个美国化的过程,美国代表西方,西方的宗教就是基督教,那么在全球化过程中,基督教获得扩张是必然的,也会同时对其他宗教产生消解和压制的作用。
  但是我不认为基督教文明的扩张能够消灭或统一世界的其他宗教信仰。理由在哪?细的暂且不讲,就从历史经验来看,目前世界存在的大宗教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这么长的时间从未中断过相互之间的碰撞、争斗和相互挤压,然而这些宗教都没有消亡,直到今天仍然都有数亿信徒,这足以说明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顽强生命力,是不可能因为历史某一阶段的谁强谁弱和谁兴谁衰,导致某个宗教彻底灭亡、而另一个宗教彻底胜利的。我不认为历史会是这样的。
  另外,从具体分析的角度,每个宗教的形态和它覆盖的人群——其生活的地域、环境、历史传统等有关。对某种人群,某一种宗教会比其他宗教更为合适。譬如从生态来看,当地最普及的宗教信仰,往往能在当地人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起到最佳调节作用,形成环境、生态、人群和信仰之间的最佳关系。由此可以看到宗教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实际功能。虽然宗教徒不会这样看待宗教,但是从社会学和功能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认为正是那个地区的人与环境取得最佳关系的需要,构成了那种宗教在那个地区产生、巩固和发展的条件之一,反过来又服务于那个地区的人和生态。
  基督教文明普及的地区是欧洲和美洲,走过那些基督教地区,会感受到与伊斯兰教地区和佛教地区有很大不同。我们现在闭上眼睛想,眼前马上能看到这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所生活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仅仅从这一个角度而言,也不能让人相信一种宗教的文明可以取代所有其他宗教的文明,哪怕它的扩展态势再强,也做不到。当然,如此论证有点简单,只是取了一个方面为例。
  陆:那是否意味着,即使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即使所有的民族都接受了全球化这个现实,基督教还是不能一统天下,因为全球化不能消灭一切区别?另外,假如有一个人说,您的观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您会做出反驳吗?或者,您就认可自己的观点就是地理环境或者生态决定一个社会的意识?
  王:地理、生态环境对人的意识发展影响只是一个方面,不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不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不同人群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又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西藏的牧区,因为海拔很高,不能生长农作物,因此不能农耕,也就没有发展出农耕文明。那的生产方式是放牧。而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草长得矮,单位面积的载畜量有限,同时矮草又无法收割和储藏——不能像美国那样用机器割草然后打成草卷储存,这就决定西藏的放牧是游牧。游牧意味着要一年四季搬家,房屋不能背着走,就只能住帐篷。这就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再举个例子,藏区政府曾想在牧民中推行风力发电机,因为现代生活的标志之一是有电。风力发电机是由金属构件组装的。在搬迁草场的时候,那些构件只能靠牦牛驮运,因为草场上没有公路,一会翻山,一会过河,不能走汽车。牦牛走路时有个特点,就是往一块挤。这样驮在牦牛身上的风力发电机的金属构件——叶片、杆件什么的——就会戳痛其他牦牛。牦牛一被戳痛,就会受惊到处跑,整个牛群也就惊了,满山遍野地跑散,非得把身上驮的东西甩掉才算罢休。因为这个,风力发电机在很多地方推广不了,至少现在还有技术上的难点。试了几次,大家都不要了,又回到原始的那些东西,牛毛编的口袋,牛皮做的口袋,里面装的东西都是软的,顶多有一些木头杆子,戳不痛牦牛,才能适应游牧的迁移。没有电,自然不能看电视、用洗衣机,不会有各种家用电器,这就决定了只能还去过那种自古以来的生活,点酥油灯,烧牛粪炉。在这种情况下,信仰什么宗教呢?只能是他本土的,和游牧生活相适应的宗教。遇到一座山,就去敬这座山的神来保佑;遇到一条河,要求河的神别发水,不要淹死牛羊;看见天,要说请别下大雪,不要刮狂风、下冰雹。
  全球化其实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在于,不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这是世界的资源和生态条件所决定的。
  我听到一个藏族人这样说:“我们藏族五百万人,北京的一半不到,中央拨个款,建几个大企业,把全部藏人集中起来都上班,就在一个大城市里生活,不就完了嘛。为什么要在这里放牛放羊,拣牛粪烧牛粪,为什么要这么过呢?”简单地论证,这种设想并不是没有可能实现。深圳不也是从无到有,一个小渔村变成现在几百万人的大城市吗?可以按照建深圳的方式把整个藏族装进一个大城市。然而那意味的是什么呢?人类原来是在这地球上寻找各种可能的生存空间,延伸到各种可能的极限,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家园,也发展出适合当地的文明。然而如果大家都下到谷地和平原去建城市,就具体个人的生活而言,不是不可以。但那时整个西藏高原将成为一片无人区,成为人类弃绝之地。
  

[1]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