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4年第6期

L县见闻

作者:王晓明

字体: 【


  在L家湾附近的两个村子里,我分别拜访过两幢平顶的二层砖房,主人都是从上海打工回来的。一幢造于四年多以前,除了水泥地面,几乎没有别的装修,二楼的房子大多空着,惟有主人的卧室是布置过的:一张双人床,两边床头柜,床左是窗,右边是一架双门大衣橱,正对床的,是一个差不多占满一面墙的组合柜——这正是十年前上海“新工房”里的通行样式。另一幢则刚刚造好,磨光地砖面的客厅,瓷砖墙面的厕所,所有门窗都装着木质护套,一律是上海流行的“咸菜色”!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客厅一角的塑料垃圾桶,套着黑色的塑料垃圾袋——完全是城里人的派头了。
  不用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更费钱的。就以垃圾来说,我借住的那户人家,全部生活垃圾一分为二:可食类——包括鱼骨头——统统倒进一个大桶,煮成猪食,非可食类(从瓜子皮到纸药盒)铲进灶膛,充当燃料。因此,墙角一支扫帚,加一把农用铁铲,所有垃圾都处理得干干净净,连畚箕都不用置备,又何需花钱去买垃圾袋?当然,也很有可能,那新楼房里的塑料桶和垃圾袋,基本上是个摆设,日常的大部分垃圾,还是用农家的方式处置,并不真如大城市居民那样,每天换一个新塑料袋。但是,惟其如此,年轻一代农民选择生活方式时的这种一边倒的情形,就更加重了他们的实际生活负担:在这些新砖房里,不实用的文化符号式的物品,岂止是一个塑料垃圾桶?
  不用说,新一代农民的这种选择,是社会教化的结果。在L县,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几乎所有的新事物:镇上的建筑、商店里的货架和商品、公路上驶过的汽车、家中电视机播出的图像,更不要说县乡两级的大小公务人员——他们越来越多地将住家迁入城镇,也不必说L县以外的更大范围里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时尚了,一切都在刺激和布告农民:什么田坎、农舍、牛栏、猪圈……统统是粗陋的、落后的、必定要被现代世界淘汰的东西!只有城市:镇上、县里、省城、上海、美国……那里才是现代的世界!高楼、汽车、装着空调的办公室、灯红酒绿的大饭店……那才是理想的生活!这个社会的几乎所有的文化产品:广告、电影、肥皂剧、小说、报刊的专栏文章、“学术”论文…… 都汇入了鼓吹城市化、鄙弃乡村生活的潮流,即便一些偏僻的角落里,偶尔会冒出一两样别式的创作(譬如刘亮程的散文),也都迅速被这潮流淹没,沦为“农家土鸡”式的点缀,使人们更安心于享受城市的奢华。在这铁桶一般的“现代化”、“城市化”的主流文化的包围和熏染之下,农民除了向城里人的生活看齐,还有别的选择吗?和许多城里人相比,他们反而更轻贱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主流文化的形成,乡村的学校教育是一个特别有力的推动者。在访问L县的那些学校、看着学生们的年轻的面孔时,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这些学校到底对L家湾们有什么用呢?除了向年轻人灌输对城市的向往,激发他们背弃乡村的决心,除了将那些最聪明、最刻苦、最能奋斗的年轻人挑选出来,送入大学,开始那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的“灿烂前程”——这是一所中学大门口的标语上的话,除了以这些成功者的例子在其余的大部分年轻人心头刻下无可减轻的失败感、进而刺激他们寻觅其它的途径——从打工到贩毒——也涌向城市,这些学校还做了别的事情吗?在L县,我多次惊讶于村民对各种升学和高考讯息的熟悉,“那个学校不行,它的及格线只有……”“不对,它是二本里面排在后面的!……”类似的言谈,已经成为这些显然是要终老乡间的人们的一个聚谈的热点。如果一茬一茬的农民都是抱着这样的热忱,不惜勒紧裤带,要将孩子们送进学校;如果他们也和周围的邻居们一样,看见孩子从学校毕业、回来务农了,就觉得脸上无光、家门不幸;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被推入这样的背水一战的紧张氛围,在这氛围的潜移默化中长大成人,那么,无论最后是否高考中榜,乡村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家乡,进而对所有的乡村,都不会再有真正的认同,甚至也很难有真正亲近的感觉的。
  那样一种感受生活的能力——让你既能拥抱城市的丰繁,也能懂得乡村的富饶,既能惬意地享受城市的便利,也能安心地品味乡村的从容,似乎正迅速地从我们中间消失。这消失是如此广泛,不但在上海,也在L县。
  在这样的情形下,就是经济上“小康”了,手里有点余钱了,农村的年轻人又会怎样呢?他们会因此安心于留在乡村,重新开始珍惜已经拥有的生活,还是相反,觉得自己离城里人的生活更近了,于是更加跃跃欲试,怀着更大的期望涌向城市?说实话,我是觉得后一个可能更大些。
  在L县度过一周以后,我沮丧地发现,我带去的那个问题,非但没有获得答案,它反而更加膨胀,更加复杂了。“三农问题”并不仅仅是来自今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变化,它也同样是来自最近二十年的文化变化。这些变化互相激励、紧紧地缠绕成一团,共同加剧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艰难。因此,如果不能真正消除“三农问题”的那些文化上的诱因,单是在经济或制度上用力气,恐怕是很难把这个如地基塌陷一般巨大的威胁,真正逐出我们的社会的。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王晓明,学者,现居上海。主要著作有《刺丛里的求索》、《半张脸的神话》等。
  

[1] [2] [3] [4]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