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6年第3期

1980年代的思想文化脉象(上)

作者:黄 平 姚 洋 韩毓海

字体: 【


  姚洋(后面简称“姚”):今天该讨论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时期了。
  黄平(后面简称“黄”):从文化思想或者广义的文化层面,当然还是回到1980年代思想解放,后来有人总结为“新启蒙”,实际上就是思想解放运动,但是并没有“新启蒙”这个说法。思想解放是在三个层面展开的:一个是指导思想层面,要不要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是政策层面,要不要坚持按劳分配,农村是要不要分田、工厂是要不要搞奖励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第三个层面就是文艺,从把老歌老电影拿出来——“重放的鲜花”,包括老文艺战士重新回到舞台,到新作品,主要是文学作品,多数的是中短篇小说,也有电影、话剧。今天回过头看思想解放至少这三个层面,思想层面、政策层面、文学艺术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第二个层面是解决政策方面的问题,而今天仍为学者们(当时年轻大学生)记忆犹新、影响较大的,还是文化、文学、艺术这个领域,而不是前两个层面。
  总的说来,一开始这个层面上大家是有很高共识的,基本上没有争论,而政策层面,要不要扩大自主权,要不要发奖金,要不要分田,要不要搞特区,八种副食品要不要涨价,抽象地说,要不要改革,要不要开放,至少在技术层面(比如涨价,究竟涨多少,什么时候涨),还是有很多讨论甚至争论的。
  但是文学艺术界相对说有很高的共识,就是要冲破束缚,回到百花齐放,当时也包含多种可能和多种观点,不同流派和不同倾向,一开始就是控诉“四人帮”,要为“四五”平反,后来是一系列的平反,让老的文艺作品、文艺战士重新回到舞台,然后到为右派改正,再到对人道主义的呼吁,一个是文学作品《人啊!人!》,理论界主要在第一个层面讨论,也有第二个层面的东西,例如关于价值规律的讨论或重新发现1950年代孙冶方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是不是要搞商品经济,要不要尊重价值规律,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等等。文化层面讨论,也有一个怎么看待“文革”前十七年的问题,一开始大家有很大共识,后来才出现有争论的甚至引起非议的作品,而且争论不只是文艺界之间的争论,甚至主要不是文艺界内部的争论,对几个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的非议,主要不是文艺界的,当然文艺界争论也已经开始了,1930年代的左翼怎么评价,关于“国防文学”的讨论,已经不只是“四人帮”的问题,当时至少有很多差异性在里面,也可以说是文艺界的春天,这算是一个背景性的说明,这样才进入我们后来说的“八十年代”的。
  韩毓海(后面简称“韩”):首先我赞成黄平关于1980年代“三个层面”的叙述:政治、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文化层面,而且三个层面循环互动,最终才逐步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思想解放运动”。我大概地对黄平说的做一点补充:在1970年代中期,我们国家的发展其实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主要工业指标和产量都达到了世界第六位,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主要的工业国,在许多高科技如卫星、核技术、生命工程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美、中日实现了关系正常化,那个时候开十大和四届人大,就已经提出了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问题。
  因此,应该说1980年代的许多政策,其实是1970年代中期的延续,特别是以1973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为标志,国务梡政策研究室的成立,为了配合十大和四届人大,在黄平说的三个层面,都制订了一些新的政策。虽然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后,邓小平再次短暂退出政治舞台,但是新的组织力量在中央其实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正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在很多人的协助下,邓小平在这一年才完成了工业整顿、文化整顿,并开始对科学、教育进行整顿。“文革”后全面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恢复高考制度、宣传向科学进军,其实是1975年政策的延续。所以严格说,新的历史时期不是从1980年代,而是从1970年代中期就开始酝酿了。
  黄:一个是要不要发展生产,一个是要不要整顿,1975年小平主持工作直接是围绕这个与“四人帮”发生冲突。
  姚:就经济政策来说,一般所说的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第一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即放弃生产队,回归到家庭经营;第二是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大力发展轻工业;第三是整个经济的分权化,包括中央向地方的分权、部分价格的市场调节以及政府向企业的分权。1980年代之后的改革基本是沿着这几条线向前移动的,最终完成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1970年代中期的变化,与其说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还不如说是对“文革”之前路线的恢复,它的范围还是局限在计划经济之中。
  韩:放松管制首先是在文化上,姚洋说的这三方面是放开政策的最集中的表现,但是一开始还不是经济上的放开,而是先在文化上为全面放开提供舆论的基础,开放一些作品、一些舆论,特别是解放一批人,是在政策上作出巨大的调整的必要舆论、人事乃至社会心理上的准备。这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作为政治家非常有智慧的一面。根据我的了解,当时在文化层面上推动“解冻”运动的,主要是邓立群和胡乔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主要主持人就是他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紧锣密鼓干了不少事。其中之一就是电影《创业》与文艺政策调整,据说这个电影被批评是因为歌颂了原来的石油部长余秋里——而余是1975年邓小平整顿工业的得力助手,所以也有歌颂邓之嫌。邓立群他们使得电影“解冻”的方式,就是让年轻的作者张天民给毛主席写信。再一个就是电影《海霞》,这个电影的导演是中共老革命家钱壮飞的儿子,后来他们这个剧组也直接写信给毛主席,《海霞》也就放了。随后胡乔木他们又鼓励《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给毛主席写信,从而使得出版这本小说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为“文革”后期最早恢复的出版社。当然后来老是递信也递出事了,就是递上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兵的信,主要是反映教育革命的问题,毛主席觉得这封信其实就是针对他本人的,当时递信主要是通过邓小平来转。
  黄:文艺界白桦等人也参与了,通过贺龙的女儿,再把倌递到王震手上。
  韩:毛主席亲自推动了1975年的调整和改革,没有他强力支持邓小平,改革也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毛泽东对邓评价最高的时期也是1970年代,所谓德才兼备,政治上很强。当然,他没有一边倒地支持邓小平——经过“文革”和林彪事件,毛主席特别强调党内的团结:要团结,不要分裂,他晚年老是这么讲。客观上他想避免大的震荡,毛主席虽然知道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调整,但是他认为事情不要,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颠倒过来——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些问题可以慢慢改,“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十年、二十年,横直是要改,但是也不能急”。比如他对于胡耀邦主持

[2] [3] [4] [5] [6]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