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2期

“江河十年行”日记(2006)

作者:汪永晨

字体: 【


  陆明德说,现在每天毛收入是4千元左右,生意不算太好。但他很相信自己的判断:最迟到明年春节过后,水电站隧道工程全面上马,工地上的人数会从现在的4000人猛增到13000-15000人。那时候,大生意就来了,正因为有此判断,所以才“提前过来投资,抢占有利的市场地位”。陆明德计划2007年10月份之前,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陆明德的饭店里雇用了20多位厨师和服务员,这些人都来自外地。为什么近水楼台的当地人不琢磨着利用工程项目做点事情呢?文化素质不高,陆德明的判断和本地人王学军说的一样。
  在锦屏峡谷,“江河十年行”于路边选择了一位叫代兴明的山里人作为未来十年跟踪的人家。代兴民今年50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上了中专。小女儿学了旅游。代兴民说,女儿虽然学的是旅游,但峡谷这样漂亮的地方没有人来。女儿现在乐山当导游。
  目前靠一个小卖部和跑运输,代兴民家一年收入有五万多人民币。家门口有那么大的工程,一家人寄予着很大的希望。但是,解决就业问题,他还是不敢想。他说因为自己土生土长,目前电站工地上的人,都是山上住的武警部队带来的人。
  下面是记者和他的一段对话:
  记者:这个坝修成之后,您觉得家里的日子会有大的变化吗?
  代:要有大的变化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记者: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代:不好的影响就是人多了打架、斗殴。流动人口多了,治安不是那么好。
  记者:修水电站您有什么担心吗?
  代:担心坝基是不是够坚固,但是我相信是很坚固的。
  记者:你有没有听说过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这些工程老百姓有意见可以提吗?
  代:不知道。
  记者:对修坝要是有意见,有地方去说吗?
  代:没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所以我们没有参与。
  记者:要影响到你家的生活怎么办,到时再说?
  代:我相信党和国家政策那么好,我们不会受苦受难。
  记者:有了钱最想做什么?
  代妻:买辆车。
  记者:在这儿买一辆车大概多少钱?
  代妻:微型车几万块钱。
  记者:靠这个小卖铺一年能卖五万块钱?
  代:前两年我们还卖一些药材,现在没有什么药材了。
  雅砻江流域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遗憾的是,锦屏峡谷为什么叫锦屏,是因为雅砻江江边的岩壁,如同一幅幅天然屏风,雕工手法多样,画工色彩奇异。它多年来藏在大山深处,至今欣赏到其风采的人可说是寥寥无几。在当今社会,或许正因无人为之喝彩,才得以保留至今。可随着世界第一高坝的紧张施工,锦屏峡谷的处女之身即将结束。而它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价值,并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考察与评估。
  
  11月23—24日二滩攀枝花
  从雅砻江上的锦屏峡谷到攀枝花的二滩电站,“江河十年行”走了整整一天。一路上安宁河一直在视线之内,它的水流,虽说不上湍急,却从未间断。马军说,它有幸“长”于平原,不适合开发水电。
  天黑了,二滩还没到,记者们猝不及防地为几个立于雅砻江边的火柱叫停了车。在那里拍出来的照片很壮观,江中还有倒影。可站了没多一会儿,眼睛就像被刺似地隐隐作痛。打听后知道,那是川投在冶炼。炼的是什么,黄磷。
  “这些烟的排放倒是达标的。”在后来的采访中,记者们听到有官员解释:我们不能只满足低水平的达标。二滩电站刚建好时,正赶上我们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电的需求过剩,为了消纳二滩电站发出的电,攀枝花引进了一批高耗能的企业。
  那天晚上,记者们在离二滩电站不远的得石镇水电招待所住下后不久,借送水的机会老板娘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们是记者吗?刚刚黄磷厂的老板来问你们是不是北京来的记者,来干什么的。招待所老板娘替我们说,是为了看二滩电站,因为天黑了才住在这里。
  黄磷厂老板对记者们的到来不只敏感,还报了110。
  攀枝花是干旱河谷,燥热是当地人对那里气候的评价。二滩电站蓄水发电后,虽然至今还没有气象部门科学的依据,但是当地人感觉小气候有了改变。他们的解释:水气滋润了雅砻江两岸的大山,每到夏天,气温至少降低了两度。
  二滩电站于1998年8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是雅砻江21级梯级水能开发的倒数第二级。其水坝高240米,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库容61亿立方米。在三峡电站之前,是中国最高、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站。
  “江河十年行”的记者站在雅砻江边二滩电站的坝前时,为江水之绿而感叹。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的水也比以往清了不少。可专家们说这并不是好事,因为泥沙都被拦在了大坝那边。黄河三门峡水电站给渭河带来的灾难,很大程度就是泥沙的淤积,造成死库容,此外还有泥沙里的营养也是河流不可或缺的。泥沙淤积造成死库容,这是建水电站非常棘手的难题。在二滩,当记者们把这个问题提给二滩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翔时,他说:二滩大坝上游并没有什么泥沙。所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的泥沙给水库带来的淤积,死库容,二滩不存在。
  “江河十年行”的记者们在雅砻江和金沙江都流经的攀枝花市,采访了主管环境的副市长赵辉和环保局刘富中局长。
  赵辉副市长在接受采访时先作了这样的概括:二滩成功之处在其诞生于先进的国际化模式。电站建设利用了部分国际贷款,由国际承包商负责施工。建成之前经过了慎重和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建成之后发电能力迅速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四川、重庆和华东电力供应起到重要作用,电站经济效益良好。
  作为副市长,赵辉认为,二滩电站的问题是,在修建方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处理的有不当之处。按照当时情况和有关设想,二滩电站项目公司注册在成都,建成后所有电力全部供应攀枝花以外地区,水库实行现代化管理,也不需要当地劳动力。这意味着就业、税收、用电等方面,地方享受不到任何好处。赵辉认为:“应当充分考虑和照顾当地利益需求,否则,就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部分人利益,不符合和谐社会的精神。”
  赵辉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二滩电站给攀枝花带来的好处,一是每年给该市3000万千瓦时的免费用电;二是从国家每度电5厘钱“抽成”中,划拨出一部分钱,补贴水库移民,眼下执行的金额是每人每年600元。
  在记者的询问中,赵辉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二滩电站没有为鱼留有鱼道。虽然通过了环评,修建方对水电站可能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影响也有所考虑,但几乎没有人否认电站对鱼类及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赵辉说,修电站前,有关方面曾对库区附近河段的生物多样性做过专门研究,留下资料,以便电站建成后作对比研究。可惜8年以来,并没有人做过这项研究。倒是建水电站之初,考虑到上游木材运输,专门投资5亿元,修了一条过木机道。可还没正式投入使用,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出台,上游不再砍伐天然林。从此,过木机道形同虚设,5亿元投资打了水漂。
  采访中记者们得知的还有,在二滩除了水电站选择建坝的地点没有多少泥沙可淤之外,二滩水电站修建造成的移民也不多。
  当环保局副局长宋刚把一户移民那四层装潢得十分漂亮的小楼介绍给记者时,记者们都不想把这样的移民放在“江河十年行”将要持续跟踪的十个家庭里。这样的家族没有代表性。可听到这位叫张宗洲的老板也是农民,从二滩电站筹备起,才开始当上了小包工头。就是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这座花了120万修建的张府酒店,完全是靠他自己赚的钱修起来的,一分贷款也没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人跟踪记录十年,会很有意思。于是,记者们走进了这座小楼后面的江边花园。
  

[1] [2] [4] [5] [6] [7]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