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孙越崎的百岁人生

作者:丁 群

字体: 【


  他在政协工作期间,写出的多项调查报告和建议,都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难能可贵的是: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决定要上马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孙越崎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和一些专家的意见,大胆上书,表示质疑。全国政协决定组织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的调研组,赴长江中游地区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孙越崎任调研组组长。从1985年5月30日开始,年届92岁高龄的孙越崎,亲率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都江堰和岷江地区,再经重庆乘轮船沿计划中的三峡库区,经万县、秭归,研究了水库淹没和移民问题;又乘汽车经荆州、沙市,考察荆江大堤,直至武昌结束行程。在历时38天的调查中,孙越崎除实地考察外,还与各方面的专家和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开了40多次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回到北京后,又不顾旅途劳顿,盛夏酷暑,对考察所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写出报告。他不管中央是否已经作出了决定,也不顾什么权威人土的主张,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坚决主张长江流域的水利开发,应先从上游着手,而不应急于上三峡工程。他在政协会议和国务院召开的论证会议上,多次直陈己见,并且为此亲自撰写了3万字的意见书。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孙越崎和其他一些著名专家的意见,于1986年专门发出文件,决定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要求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作进一步的论证。
  笔者拜访孙越崎时,三峡工程经过几百名专家的反复审查和论证,吸收了孙越崎及一些持反对态度的专家的部分意见,已经正式上马,开始施工。我问孙越崎老人:“你对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主张修建长江三峡工程,持什么看法?”孙老坦率地回答说:“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我是衷心拥护的,我也为实现中山先生的理想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但是,对于修建长江三峡,我有与中山先生不同的意见。”我接着又问:“三峡工程已经动工,而且是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你现在对兴建三峡工程怎么看?”孙老神色凝重地说:“中央作了决定,我服从,但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这件事让历史去作结论吧!”他还是保持着只认真理,不认权势的态度。
  孙越崎经历过前清、民国、新中国几代,对新中国、对领导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改革和开放政策,是衷心拥护的。正是因为爱之深,也就求之严、责之切吧!孙老说,他自己是中共的党外人士,但是他的二男二女中,小儿子和二女儿、二女婿和两个外孙,都先后参加了共产党。所以,无论于国于家,他都不希望共产党再做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更不希望共产党重演国民党由生气勃勃走向众叛亲离的悲剧。他对共产党绝不能虚情假意地奉承应付,而只能赤诚相见,直言相告。
  正因如此,孙越崎在接受笔者采访一年半之后,以103岁的高龄于1995年12月9日在北京逝世后,在正式出版的他的生平简介中,除了“著名爱国人士、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以外,他还获得了通常少见的“中国共产党的诤友”的赞语。中国共产党的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薄一波,台湾国民党的陈立夫、孙运璇等要人,有的亲自参加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有的发来唁电和寄来题词,向他表示悼念和尊敬。在兴建长江三峡问题上与他意见相左,曾多次有过争论的原水利电力部部长、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正英,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称颂“孙越老的坚强品格”、“传奇般的经历和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1]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