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韩俊卿的坎坷人生

作者:甄光俊

字体: 【


  
  在北京会演期间,韩俊卿亲眼见到有的省市已经建立起的国营剧团,演出的剧目是经过推陈出新的,艺术讲究,水平高;演出人员精神焕发,台风端正;业务安排、行政管理都井然有序。处处体现出国营体制的优越性。相形之下,自己周围的艺人,仍然是自由搭班,今日合,明日分,你来我走,既缺乏远大目标,有劲也使不到一处。艺人们的政治地位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组织上依然是一盘散沙,这样下去怎么成?韩俊卿认识到:河北梆子要想繁荣、发展,非走国营的道路不可。她的建议得到了时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方纪的支持。方纪嘱咐她:“先得摸清大伙的心思,等到大家都有这种要求的时候,事情就容易办了。”经过反复酝酿,克服种种阻力,河北梆子艺人们纷纷提出建立国营剧团的要求,得到文化局批准。1953年7月30日,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诞生了。
  剧团刚刚建立不久,就接到上级的通知,参加由贺龙同志任总团长的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上考虑到韩俊卿是缠足,怕她到朝鲜山区行动不便,不准备让她去。她听说之后,到上级机关三番五次地表示:非去不可。由于她态度坚决,终于得到批准。
  1953年10月,韩俊卿和大家一道,冒着隆冬严寒,毅然跨过鸭绿江。异国的严冬,风啸雪扬,滴水成冰。两个月的慰问演出,始终处在这样恶劣的气候而且是在露天进行。一场戏下来,演员们冻得嘴唇青紫,张口说不出话来。负责业务安排的领导同志为了照顾韩俊卿的身体,总想让她少演几场,她坚决不干。结果凡是该她主演的剧目,从来也没有换戏、换人的时候。朝鲜山路崎岖,冰层坚硬,这对于缠足的韩俊卿是何等的艰难呀!她穿着一双儿童胶底球鞋,一步一滑,气喘吁吁,依然和同伴们说笑着前进。经过这一阶段的熔冶,她的思想觉悟产生了飞跃。归国之前,她向党组织郑重地提出了入党的要求。
  
  呕心沥血
  
  1953年7月国营河北梆子剧团初建时,共有38位演员,平均年龄54岁。韩俊卿心里想:难怪周总理问剧团里的年轻人多不多呢!没有后继力量还谈什么剧种的繁荣?为了给年轻人开路,她以实际行动破除世俗观念,时常在舞台上为青年演员扮演配角。台下教,台上带,帮助年轻人迅速成长。
  韩俊卿曾向剧团团长建议招收舞台上的接班人,但由于剧团编制有限,经济窘拮,招收学员有实际困难。为此,韩俊卿与银达子商量,建议剧团每星期六加演日场,全部收入供培养学员使用。这一建议得到团里同行们的拥护。
  第一批8名学员招来了。这是解放后河北梆子的第一批新生力量。老艺人们把这些10岁左右的娃娃当做自己的儿女看待。第二年,学员人数扩大到20名,组建成为天津河北梆子剧团少年训练队。经过老艺人的精心哺育,这些艺术蓓蕾于1956年元旦,正式登台演出了《小放牛》、《红桃山》、《杀府逃国》等剧目。
  1954年,韩俊卿当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她在参加代表大会期间,递交关于培养戏曲事业接班人的提案,其中包括建立戏曲学校的具体设想。这一提案引起政府的重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天津市戏曲学校于1956年9月成立,招收了评剧及河北梆子两科共100多名学员。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天津市委批准,河北梆子剧团于1958年7月1日扩建为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并在原少年训练队的基础上组建剧院所属小百花剧团。韩俊卿鉴于培养接班人任务之迫切与艰巨,一再向领导上申请:放弃舞台演出,专任教学职务。在小百花剧团建立以后,领导上批准韩俊卿这位有36年舞台实践经验的老艺人,到小百花剧团专门从事课徒传艺工作。这在当时的一些同行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韩俊卿以42岁的大好年华息影舞台,怎能不令人惋惜呢!1958年底她愉快地来到小百花剧团,开始了紧张的教学工作。
  1959年4月,韩俊卿被天津市委任命为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担任教学外,还分工负责领导全院的业务工作。
  
  1959年国庆节,小百花剧团奉调进京,参加建国10周年庆祝演出活动。在一次宴会上,周恩来总理一眼就认出了韩俊卿,从很远处就伸出手向她走了过来。总理亲切地握着韩俊卿的手说:“噢,河北梆子,韩俊卿。你们干得很好嘛,培养了一个‘小百花’,你的功劳不小呀!”
  小百花剧团在京期间,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众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曾观看过他们的演出。中央负责同志在一次进京献礼演出人员大会上说:“河北梆子已经不愁后继无人,天津市走在了前面,为戏曲事业培养了新生力量。”并且,号召各省市向天津学习,走“小百花”的道路。此后,韩俊卿率领的小百花剧团,经常奉命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演出,为来访的外国元首与政府首脑演出。北自东三省,南达两湖两广,无不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园丁韩俊卿的精心浇灌下,这株剧坛新花,盛开在祖国大地上。
  
  摆脱不掉的历史纠缠
  
  韩俊卿从1953年10月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的申请,之后,她就时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凡是党的号召,她一定身体力行,坚决照办。党组织对韩俊卿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她连续几年被评选为“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她把自己的全部光和热都贡献给祖国的戏曲事业。1959年3月14日,剧院的党组织接纳韩俊卿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一年后转正,担任党支部委员。从此,她的心和党贴得更紧了。
  然而,在那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年代里,红极一时的人物也说不定在哪阵风浪里被抛进旋涡中,韩俊卿就是其中的一位。1964年,天津市宣传系统开展疾风暴雨式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市委宣传部确定小百花剧团为运动的试点单位,随即派去了高层工作组。从此,这家曾经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同志赞许的文化部模范剧团,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包括普通演职人员在内,人人都要从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历史到政治表现、工作态度作全面检查,先自我鉴定,群众背对背揭发,再小会、大会评议,最后由工作组审核归类,这一系列程序谓之“上楼洗澡”。群众通过、工作组核准者谓之“下楼”,三番五次“洗澡”却下不了“楼”者,十之八九内定为运动的重点对象。持续许久仍未“下楼”的干部名单中就有剧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小百花剧团副团长韩俊卿。症结就在于她不能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批判个人历史上的政治问题。
  关于韩俊卿的历史问题,早在讨论她入党的时候,党内就有过分歧意见,直到1959年3月支部大会举手表决时,认识也没有统一。那么,韩俊卿历史问题的焦点究竟在哪里呢?
  1940年,银达子、韩俊卿共同领衔的戏班,到胜芳附近的皇庄子演戏,当地恶霸崔大发点名要花旦演员金宝环演完戏去陪他玩玩。那年金宝环只有16岁。戏班里的管事找崔大发求情,崔不应允。金宝环的父亲季金亭急得团团转。韩俊卿顾及戏班的安全,又心疼含苞待放的师妹难免遭受坏人蹂躏,她毅然自告奋勇代替宝环去狼窝虎穴里周旋。韩俊卿是季金亭看着长起来的,他不忍心让她替自己的女儿去受侮辱,伤心地痛哭起来。韩俊卿劝他说:“宝环是个没有成年的孩子,往后的路还长着呢!我反正是个过来人了,这种事经历得多了,好歹由我豁出去吧。”季金亭当即跪在韩俊卿跟前失声痛哭着说:“俊卿,我们一家老小,一辈子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呀。”就这样,散戏后韩俊卿被人送到崔大发跟前。崔大发见来的是容颜不及金宝环的韩俊卿,十分恼怒。多亏韩俊卿见风使舵,舌乖嘴巧,哄着崔大发打了一宿牌,总算把这场灾祸搪塞了过去。当年韩俊卿牺牲自己保护同行姐妹的义举,戏班里的老少爷儿是挑着拇指称颂的,谁会料到若干年会后竟成了韩俊卿向恶霸自愿献身争宠的黑材料。一些不明真相的后来人据此误解她,倒也情有可原,而那些当初与她同在一个戏班里忍气吞声过日子的同行姐妹,在严峻的政治压力下也反是为非,曲解她善良的初衷,谁能不心寒!
  

[1] [2]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