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红色才女杨刚的一生

作者:苏振兰 夏明星

字体: 【


  
  80年代初,萧乾等人准备编一本文集纪念杨刚,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严文井的热情支持,经过两三年的辛勤工作,《杨刚文集》面世了。1983年9月,邓颖超欣然为《文集》题词:“《杨刚文集》的出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的优秀女儿——杨刚同志的最好纪念。”
  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党内一枝笔”胡乔木还为《杨刚文集》作了《序》。在《序》中,胡乔木充分肯定了杨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她是中国文学界“一位富有热情又富有独特风格和见识的难得的作家。她不是大作家,不追求文学的形式美(有时也不太讲究修辞),也不算多产,但在她把主要精力投入革命斗争的经常奔波劳碌的岁月中,能写出这样多方面的优秀的作品来,不能不使人敬佩。谁要知道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心声么?谁要知道旧中国各种各样妇女的辛酸以及革命家的受难么?谁要知道美国社会各个角落里的生活画面么?杨刚同志的诗、中短篇小说(历史小说《公孙鞅》除外)和散文会给你一份真实的答案。杨刚同志的小说是朴素的,但是有一种深入人心直到撕裂人心的力量。她的诗可能不够精炼,却是感情的燃烧。她的散文,特别是散文集《沸腾的梦》,是中国人爱国心的炽烈而雄奇的创造, 在现代的散文中很难找出类似的作品来。其中的《 此马非凡马 》一文,私见可以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我想,单是这个散文集,中国的文学史家就永远不能忘记她, 她的文学评论虽然写得不多,她的独到的见解也是人们所不应该忽略的。”
  1997年10月7日,是杨刚逝世40周年。当天,首都女记者协会举行了纪念座谈会,会上爱泼斯坦、萧乾、冯亦代、吴冷西等人在发言中,以“才华横溢、思想新鲜活泼,学贯中西,对社会、文化和人生的思考敏锐透彻,一生追求真理与光明,清纯如莲,刚正不阿”,高度评价了她。在书面发言中,萧乾感慨地说:“倘若没有结识她,我这一生弯路走得会更多。”忆起与杨刚、徐迟、袁水拍在香港从事革命文艺的日子,冯亦代幽默地说:“那时,杨刚带着我们3个小弟弟。如果她还是带着我们,我们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吊儿郎当’。我这个样子,她在世是会骂我的。”
  一些出版社又重新出版了杨刚的《美国札记》,一些报刊陆陆续续发表了新的纪念性文章,代表性文章有《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写的《刚烈的杨刚》。
  有人曾说,杨刚“太阳刚”,做她的家人实在太苦了!在《桓秀外传》的《代序》里,杨刚也曾半是自况、半是感慨地说:“有男人,不能作男人的女人;有孩子,不能作孩子的母亲。”
  但是,女儿郑光迪仍然感受到强烈的母爱。在回忆文章中,她谈到自己和母亲的通信时,“彻底原谅”了妈妈:“每一张纸都散发着强烈的妈妈的爱,从第一行一直到最后一行。她称我为‘最亲爱的孩子’,挂念我告诉她的每一件事,回答我提的每一个问题,按照她的世界观指导我对每一件大事、小事的认识,纠正我她察觉得出来的每一个偏差。我曾是妈妈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欢乐的一部分,而她却为了更重要的事而割舍了。她那割舍了的青春、美丽、才华、爱人、女儿、家……这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理想、追求,为了她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神圣的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亿万人民的幸福,她甘心舍弃了她几乎全部的个人生活,而把每一分钟都献给了革命工作和进步事业。”
  责任编辑 杨小波
  

[1]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