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红色才女杨刚的一生

作者:苏振兰 夏明星

字体: 【


  
  一
  
  杨刚,原名杨季徽、杨缤,祖籍湖北沔阳。沔阳,北有汉水,南有长江,因此水害连年,当地的一则民谣道出了沔阳的苦难:“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杨刚的家庭,就是旧中国众多穷困不堪的家庭中的一个。祖父早逝后,撇下25岁的祖母独立支撑一贫如洗的家庭。当杨刚的伯父、父亲在清末的考场上大显身手、连连获得成功时,这个家庭便突然富贵起来:杨刚的伯父当上了广东省的地方官,父亲则由武昌守备做起,历任江西道台、湖北省财政厅、政务厅厅长。
  1905年1月30日,杨刚出生在江西萍乡父亲杨会康的任所里,族名杨季徽,上有3个哥哥和3个姐姐。由于杨刚的祖母特别讨厌女孩,所以杨刚曾辛酸地回忆说:“我是母亲生的第四个女孩,祖母永远不能饶恕我,也不能饶恕我母亲。”至于父亲,她在1931年用英文写就的《一个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自传》里说,他“总像是在以十足的镇定和威力在指挥着什么……他平时虽然沉着安详,脾气却很暴,有时会无缘无故发起火来……他完全不能控制自己。一旦他认准了的事情,即使是错的他也要坚持下去”。显然,父爱是没有的。对于母亲,杨刚则是非常欣赏的:“出身富绅,没有文化,心地善良,对人忠厚,慷慨大方,见义勇为,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丈夫面前,她既不甘拜下风,更不屈从,不喜欢听凭丈夫的指使,即使丈夫理由充足,也不肯接受。她有一般女人少有的坚毅、勇敢精神。辛亥革命后,沔阳一带土匪蜂起,经常明火抢劫。这时,她便成了对付土匪的总指挥。她把丈夫和他的姨太太、孩子、女仆分批护送走,而自己则同厨子、男仆和朋友留在家里,分路把守。她性格的另一面——善良、仁慈,远近闻名,镇内外不少穷人向杨家求援,她从不拒绝,总是在吃食和衣物上给予帮助。每逢他们遇到婚丧,她更是热情相助,不等他们求上门来。”
  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杨刚遗传了父亲的暴躁执著和母亲的坚毅果敢。
  5岁时,杨刚进入家塾,开始了那个时代人生最初的熏陶:读“四书”、“五经”及文史古籍。此外,还有商务印书馆出的新式教科书及地理。杨会康认为,应当让孩子读些实用的西学,因此他特别反对孩子读“闲书”,不要说《红楼梦》、《西厢记》不许读,连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在被禁之列。
  1911年,杨刚回到沔阳家乡,继续在家塾学习。关于自己的家塾生活,杨刚在《一个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自传》残稿《童年》中有过一段具体的描述:
  从六点钟起床,一直念到夜里十二点或凌晨一点,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歇口气。……我们每天要念上十八个小时的书,中间没有休息,只有夏天才准许我们中间回家一趟,洗澡和喝绿豆粥……整天都望着塾师那冷酷、怒气冲冲的脸,听着兄弟姐妹们挨骂哭泣的声音……我们一边念书,一边却留意听着街上卖糖的吆喝声。……所谓学堂不啻是座监牢,塾师不过是个狱吏。我们竭力想摆脱他。挨打之后,我们就越发恨他了。
  1922年,杨刚进入江西南昌美国美以美会创办的葆灵女子学校学习,随即改名杨缤,并以“贞白”为笔名开始写作。在校期间,杨刚表现出与众不同:不爱管闲事,却爱帮助人;不谈论芝麻小事,却爱与同学谈论政治;家庭是革命对象且受到过革命的冲击,却热衷于革命。
  
  二
  
  1926年,革命军北伐时,南昌的学生们也掀起了拥护北伐的热潮,杨刚和好友廖鸿英、谭诲英代表葆灵女校参加了全市学生总会的活动,上街游行示威,在街头巷尾给老百姓讲解革命道理。在班上,她还冒险带头剪掉辫子,以实际行动反对吃人的封建礼教。1926年11月,北伐军占领了南昌,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大会。在那个难忘的庆祝集会上,杨刚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及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之后,经南昌市学生总会的联系,南昌各教会学校也首次成立了学生自治会。经过全校民主选举,廖鸿英当选葆灵女校学生自治会主席,谭诲英为英文秘书,杨刚为中文秘书。从此,校内外的一切活动,就由学生自治会负责:凡有事情,她们就在饭厅里饭前饭后向同学们报告,征求意见,作出决定。对杨刚来说,这是一段重要的社会生活,动荡的中国社会陶冶着她,使她在不大熟悉的政治跑道上找到了起点,并在自己尚未成熟的思想里坚定了人生的选择。
  
  1927年春,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标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屠杀带来大混乱,当年6—7月间的南昌动荡不安,人心惶惶。这时,杨刚从葆灵女校毕业了。由于平时和毕业考试成绩优秀,杨刚经学校推荐,免试直接进入北平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
  1927年9月,在三哥的帮助下,杨刚告别故乡来到北京。这时,古都一片肃杀,秋意逼人,但燕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林荫小道却冷静地欢迎这位湖北姑娘。在英国文学系读书期间,杨刚的勤奋、聪明和渊博的学识,独立思考的性格和风度,很快赢得了美国女教授包贵思的好感,并逐步建立起深挚的友谊。这时,她开始用笔名“杨刚”发表诗歌、散文与小说。
  从1927年底至1937年,杨刚基本上学习、生活、工作、战斗在北平。这是她一生中极为重要的时期,无论是她的政治生活,还是文学创作,都是如此。
  在大学,她是一位活动家。1928年(一说1930年左右),她在满城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并参与领导北方学界反对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斗争。1930年4月20日,他们举行示威游行预演,大约50名学生被捕。为了营救他们,杨刚参与组织燕大营救团体,筹措狱中同学的生活用品,时常入城集会,筹备纪念活动。整整一个夏天,她都没有休息。每天一早5点起身,一直忙到深夜,有时整天不吃饭,深夜才回到宿舍。她说:“生活是那样充满了工作,我感觉到了活着的价值。”
  1930年8月1日,事先筹划好的由学生、洋车夫、士兵参加的示威游行照计划进行。游行开始后不久,军阀阎锡山出动两倍于游行者的便衣侦缉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这些手无寸铁的游行者袭击,杨刚不幸被捕。期间,敌人以毒刑拷打来检验杨刚的抵抗力,企图逼她招供。但是,她不是一个弱女子,死亡也不会使她屈服。“我没什么可供的,随你们怎样吧。我既然给你们抓来了,就不打算活着离开。”
  两个星期后,张学良挥师入关,阎锡山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败北,他的司令部离开了北平。于是,杨刚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出了监狱。
  这次狱中的酷刑,没有磨掉她的棱角,却大长了她的锐气,杨刚还是杨刚,更加坚强的杨刚!出狱后,她又回到燕大,多次参加北平党团市委联合召集的西郊区党团活动分子会议,讨论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和非常委员会的问题。作为唯一与会的女同志,杨刚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她是一个辩才。
  期间,杨刚还积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参加左翼文艺运动,她和谢冰莹、潘训(潘漠华)、孙席珍等作家往来、唱和,共同发起成立北方“左联”。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北方“左联”虽然不像上海“左联”影响那么广泛、深远,作家也没有那么多,但它毕竟是左翼文艺运动的一翼,也是那个时代革命文学的火种和旗帜。
  1932年秋,杨刚从燕京大学毕业,随即与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郑侃结婚。
  毕业前夕,她因与党组织负责人发生口角,竟导致退党(1938年重新入党),这是她“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关于这件事,她在一份自传中有过详细的说明:大学毕业那年秋天,杨刚的同班党员都已经离开学校,党小组由一位性格古板、工作方法生硬的山东同志负责。那时,杨刚病后身体虚弱,需要时时躺下休息,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于是向那位山东同志请假。这位山东籍负责人没有答应,批评她“怠工”。杨刚说:“你们说我怠工,我就算了。我不能工作,我退党!”这就是她“退党”的细节。对此,她后来作过诚恳的自我批评。不过,这个偶然事件反映出杨刚当年是多么的“阳刚”。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