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师验证| 初语教师验证|扬州教师验证|快速获积分| 宣传获积分 微信宣传得积分| 积分换VIP |积分来源
唐老师网站
唐老师网站提供免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资源库服务。有希望合作者,请联系我们。 合作内容:1.资源共同开发、宣传、使用。2.网络与语文教学结合技术支持。3.宣传推荐学校、机构、个人及产品。4.为本站用户提供免费产品或服务。5.其他合作内容。

TOP

一面(一)
2009-05-22 12:28:42 来源:唐老师网站 作者: 【 】 浏览:9946次 吐槽:0
最近浏览过的会员: (查看更多)

一、生字学习

1.字音

踱(duó) 地窖(jiào) 踌躇(chóu chú) 摩挲(mó suō)

揩(kāi) 嵌(qiàn) 捻(niǎn) 抖擞(sǒu)

2.形近字

二、词语积累

踱:慢步行走。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里有鲜明的意思。

嵌: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的凹处。

平素:平时,素来。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优遇:优待,优惠待遇。

摩挲:用手抚摩。

捻:用手指搓。

打眼:本文指惹人注意。

抖擞:振作。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陡然:突然。

恣情:放纵感情。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三、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阿累(笔名),原名朱凡(1909~1987),江苏涟水县人。少年时期,他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院上过学,后考入上海同文书院学习日语,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当过售票员,参加过工人罢工,不久加入了**。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1983年离休。

2.写作背景

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阿累正在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阿累虽然崇敬鲁迅先生,也爱读他的文章,但和鲁迅先生却无往来。仅在四年前(1932年),他当售票员时,因在内山书店购书,和鲁迅先生有过一次偶然的相遇。就是那次鲁迅的热心帮助,使阿累深受感动,并永远铭刻在他的心头,永远激励着他前进。于是,当《中流》半月刊要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的专号向阿累约稿时,他便以《一面》为题,于1936年10月写了这篇纪念先生的文章。

四、背景知识

1.内山完造,内山书店

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岗山人,20多岁来到中国,起初在上海贩卖药品,兼售书籍,后开设了内山书店,自起汉名邬其山。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过从甚密。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鲁迅接谈会客,也多定在内山书店里。鲁迅和内山曾数度合作,办过版画展览。鲁迅曾为内山的作品《活中国的姿态》作序,并有《赠邬其山》五律一首。抗战胜利后,内山回到东京,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1959年9月,内山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分来华访问,因脑溢血去世,依他生前遗愿,葬于上海。内山书店亦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场所。

2.对“非日本”的理解

本文第三段中“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作者将“非日本”加上引号,表明其中还有深意。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侵占了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民族仇恨已达到极点。内山完造却不同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特务分子。他的书店里,摆着进步书籍,他是鲁迅先生的好朋友。他在书店里与鲁迅先生用日语倾心而谈,不时传来笑声,充满了友好情意,与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屠杀中国人民的狰狞笑声形成鲜明对比。在有极强民族意识的进步青年听起来,这充满友好的笑声,自然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了。

3.关于《毁灭》和《铁流》两个译本

《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在西伯利亚地区同反革命匪帮进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对鲁迅翻译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铁流》描写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红军队伍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通过跟白军和外国侵略的斗争,锻炼成为具有铁的纪律的队伍的故事。作者成功地描写了革命群众的精神面貌,塑造了**员红军指挥员郭如鹤的英雄形象。

五、文章主旨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一面”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文章通过记叙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见过一面的事情,热情赞颂了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热爱和对进步青年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以及决心踏着先生足迹前进的真挚感情。

六、结构分析

全文分两部分,以空行隔开。

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层:

第一层(第1~2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第3~17段),写内山老板热情地接待“我”和“我”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第18~38段),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也是全文的主体)

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之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

七、重点句子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原是形容大怒,或者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出现的样子。文中表示“鲁迅译”这三个字十分醒目地出现在作者眼前。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信任。

2.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微笑”,表现出鲁迅的慈爱和安详;“点头”,表现出鲁迅的信赖和放心;“知道”,表现出鲁迅的理解和关切。

3.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银元虽少,却是作者艰苦劳动所得,“带着体温”更说明它的珍贵。“鼻子陡然一酸”是对“父亲”般的导师工作之辛劳的心痛,是为同志般的关怀所感动,感情交织在一起,无法用语言表达。

4.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称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是从作者本人体会而言;称战士,从革命斗争角度而言。“瘦”表明鲁迅先生把毕生精力投入了战斗。

5.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因为革命正处在危难时期,应化悲痛为力量,完成鲁迅先生未完成的事业。

八、写作特色

1. 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从多方面运用衬托、对比的方法表现人物。

抓住人物最鲜明的外貌特征──“瘦”,从作者的感受入笔,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思想。

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人物形象随作者的观察和感受而逐渐丰满。

第一次作者观察的地点在远处,在黑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所以人物形象“模糊”,作者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国籍、衣着和抽烟的神态(第3段):“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

第二次的观察在近处,作者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因此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脸色、头发、胡须)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第19段):那个“咬着烟嘴”的老人,“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第三次为“特写”(第32、35、36段),作者面对面地观察鲁迅,不仅观察得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观察不到的细微特点再补写出来了:“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他的脸──瘦”,“带着奖励似的微笑”,这次描写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作者还注意写鲁迅的手──“竹枝似的手指”,“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这些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2.题材典型,以小见大。

本文所写的事情是极平常的,但具有典型意义,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人格。作者是一个爱好文学的进步青年,看过杂志上关于鲁迅的访问记,也一定读过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这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人格。在这一次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中,他又作了仔细观察,这就有可能将所见之“小”与人格之“大”联系起来。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画龙点睛,使“小”中之“大”更加分明。

3.词语的感情色彩强烈。

例如:“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正直”、“慈祥”、“严肃”、“慈爱”等词,充满了尊敬、爱戴的感情。“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充满了强烈的惊喜之情;“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则饱含着尊敬、热爱、讴歌、赞美之情。即使是平实的叙述性语言,也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微笑”,表现出鲁迅的慈爱和安详;“点头”,表现出鲁迅的信赖和放心,“知道”,表现出鲁迅的理解和关切。描写鲁迅的外貌和语言,抒发出了对鲁迅的崇敬和忧虑之情。

九、课后练习解答

(一)鲁迅先生的思想,主要是通过“我”的观察和体会反映出来的,着重表现在鲁迅先生的立场和态度上。鲁迅先生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对待敌人“横眉冷对”,坚决斗争,对待进步青年和蔼可亲,热心帮助,积极鼓励。

课文以“一面”为题,意味深长。“一面”,见一面,一面之缘。本文通过这一面,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人格。

(二)三次比较集中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两点:“瘦”和有精神。这正是鲁迅先生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突出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文中衣服、胡须、头发等描写都能体现鲁迅的突出的性格特征。

(三)1.感到“赫然”,既由于书脊上“鲁迅译”三个字鲜明醒目,更由于心目中早有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因而“鲁迅译”三个字更容易引起注意。作者是一个追求光明的进步青年,了解鲁迅,对鲁迅无比信赖,因而看到“鲁迅译”三个字便感到书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2.加点词语的含义见“重点句子”部分。

(四)(略)

 

相关搜索
中搜索:一面(一)
中搜索:一面(一)
中搜索:一面(一)
62
Tags:一面 分享网友:tiantian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吐槽】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一面 复习资源 下一篇童年的朋友 复习资源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图片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贡献者排行榜(感谢“唐老师们”)

您正在浏览:一面(一) 需要更多请站内搜索,还是没有请免费向我们索取。
唐老师网站**********************一线语文教师互动分享***************部编版统编语文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版权申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Copyright © 2009 - 2013 520yuwe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5032846-1号
站长:唐桂荣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062号

本站与www.yz110.com同为“唐老师网站”旗下网站。